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1977年是中國恢復高考的第一年,當時年僅18歲的劉學紅知道政策改革之後欣喜若狂,激動地報名參加了這場考試。
雖然備考時間短,難度大,但是劉學紅並沒有輕易放棄,即使沒有多少學習資料,她依舊督促自己將手頭的幾本破舊的教科書翻來覆去閲讀,通過模板推敲相關的知識點,不斷克服學習上的困難,最終端正心態,走上高考的戰場。
出人意料的是,她的語文成績僅差一分就是滿分,而且在成績沒有出來之前,她寫的作文就已經刊登上了《人民日報》,劉學紅也最終如願進入北京大學。
畢業之後的劉學紅在中國青年報工作,並積極從事有關網絡的新聞報道工作,最後還成為了中青在線總經理。
43年過去,年過六旬的劉學紅早已辭去了新聞編輯的工作,退休在家享受生活,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説道:"感謝高考!"是的,如果沒有高考,她的人生軌跡或許就會因此而改變。
分析
劉學紅是我國恢復高考之後的"首位女狀元",成功進入北京大學,為我國重啓教育事業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們都知道那時候的人們學習環境艱苦,缺乏教育資源,所以擁有堅持不懈、努力奮鬥的精神才能為自己闖蕩出一片天地。
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代名詞
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代名詞,這句話不僅適用於以前,還適用於當下。爸爸媽媽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除了一昧給孩子補習,更重要的是讓他明白奮鬥的意義,培養孩子學習的自覺性。
孩子不願努力的影響:
1.成績落後,無法進入理想學府
孩子青春期不願努力,最明顯的就是不理解老師上課講的內容,成績會落後,到了高考就會手足無措,對未來很迷茫。如果進入的不是理想學府,還會加重家庭的經濟負擔,徒增煩惱。
2.容易形成輕易放棄的性格
正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孩子吃不得苦,不願奮鬥,很容易形成輕易放棄的性格,對將來的事業發展不利。
父母如何督促孩子勤奮學習
1.獎罰分明,對孩子的行為做出適當的約束
爸爸媽媽要獎罰分明,適當約束孩子的行為,例如限定孩子玩手機、打遊戲的時間等等,並對他自覺的表現做出一些鼓勵,這樣孩子會更有信心努力學習。
2.帶孩子參加勞動,體驗人生的道理
很多孩子沒有體會到勞動的辛苦,不懂得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所以爸爸媽媽可以抽空帶孩子進行"田間實踐",讓孩子明白各行各業都不容易,但是有一定要珍惜現在可以好好讀書的機會,不要荒廢了青春。
3.給孩子配備好學習資料,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由於孩子的能力有限,不能及時獲取一些考試信息和資料,這時爸爸媽媽就可以幫助孩子打印資料,篩選、購買一些書籍,增加孩子的學習資源。
總結: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個道理家長都懂,但孩子理解的還不夠深刻,不願行動起來,改變自己的現狀。希望爸爸媽媽可以多一點耐心,跟孩子分享一下人生經驗,督促他們自覺學習。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