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曹操七十二疑冢,指的是曹操墓之謎。曹操身亡已經很多年了,而後人對曹操生平研究的熱情絲毫沒有退卻,對於曹操墓的疑問至今還有很多人猜測。
曹操七十二疑冢
陳壽在《三國志》一書中,寫到,曹操生平節儉,在去世前對自己的後事都有安排,平生很是敬仰西門豹的處事才能,希望自己死後,能埋在邳城。曹操不希望子孫對自己的後事大操辦,也不希望墓中有任何華貴的陪葬品。後來,曹操死後,曹丕將曹操的棺柩運到邳城進行下葬,也對外公佈了曹操墓地以及曹操墓中的東西,在此清晰地説明,就是給盜墓者申明,曹操墓沒有值錢的財寶,勸他們不要白費精力。
羅貫中先生在《三國演義》中寫到,因為曹操生性多疑,所以,在他去世之前,命令部下在彰德府講武城修了72處墓地,就是所謂的七十二座疑冢,曹操擔心死後被他人盜墓,就修了七十二疑冢,使用障眼法來掩蓋自己真實墓地所在。
後人在瞭解三國這段風雲歷史的時候,大多都會讀《三國演義》,《三國演義》用了章回體章節,講述了很多英雄的故事,讓讀者想象無限。正是因為後人對《三國演義》的依賴,就認為曹操真的修築了七十二座墓穴。
這一説法被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否認了,他們多方考證,曹操並沒有修築七十二座墓穴,這一説法來源於各種書籍的杜撰,只是傳説而已。
曹操墓中兩具女屍
曹操一生中有妻妾無數,為此,曹操還修建了銅雀台,專門用來安置天下的美女。這些美人都是曹操在這征戰討伐過程中,如果當地有貌美如花的女子,曹操就會將她們收入到自己的後宮中。
曹操墓
曹操墓碑發現後,考古學者在墓堆裏發現了三具骨架,一具男性骨架,兩具女性骨架。隨後,鑑骨學家很據比對和分析,男性骨架為曹操,兩位女性骨架,一位大約20來歲,一位大約50來歲。這一研究結果的公佈,引起了很多人興趣,都在關心這兩位女性到底是誰?
曹操的正室為丁夫人,但是因為宛城之戰,因為曹操貪圖美色間接地害死了長子曹昂,丁夫人事後非常討厭曹操,最後和曹操離異了。丁夫人和曹操離異後,曹丕的母親,卞夫人就成為了曹操的正室。等到卞夫人去世後,曹丕便下令將卞夫人和曹操合葬在一起,所以,很多人推測,其中一名女子應該是卞夫人了。但是卞夫人去世時,已經70來歲了,按照年齡明顯不符合。根據曹操所寫的《遺令》有言:餘香可分與諸夫人,不命祭。曹操並沒有下令讓他的妻妾陪葬這一説,所以,曹操墓中的兩名女子到底是何人?另一説法便是,曹操的陪葬者,這兩名女子如果不是曹操的妻妾,那麼應該就是曹操的陪葬侍女了。根據倆人的骨頭化驗得出,一名女子骨頭呈現綠色,生前應該是服了毒藥導致身亡。而另一名女子,骨頭和常人一般。
對於曹操墓中兩名女屍至今還是未解之謎。
怎麼評價曹操
曹操是一個比較複雜,擁有多重人格的人。對於曹操的評價,我們也要一分為二,不能片面的認為他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大壞人。
曹操像
在曹操的一生中,充滿了矛盾和對立面。他姓曹名操,他的父親就希望他是一個有操守,有品德的。但是曹操他正是一個即善即惡的人。善良時的他可以原諒殺愛子殺愛將的仇恨,寬宏大度,重新接納他人。惡恨起來的曹操可以瞬間變成一個殺人如麻,輕易將恩情拋至於腦後的人。但是曹操在政治上,農業上都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他發展農業生產力,提倡要做到節儉,這在當今,也是有十分重要意義的。雖然他愛才惜才,即使有過恩怨仇恨,也會招賢納為己用,但是隻要這個人成為了他前進路上的絆腳石,不管當初有多麼深的情誼,照樣殺之,絕對不留一絲情分。
曹操在文學方面的造詣極高,他的作品至今流傳,很多的描寫手法和感情抒發都體現了一種憂國憂民,氣勢磅礴之感。所以曹操在另一方面確實是一個有才華的人,文化涵養極高。這一點,曹操確實值得我們佩服。
曹操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他寧負天下人,不肯天下人負他。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統一了當時的北方,平定了北方的安定,使北方的農業經濟得以發展,解決了人民的糧食問題和打戰軍人的軍糧問題,同時也加強了社會穩定。
曹操的智謀和勇氣也是令人佩服的。他利用想象,望梅止渴,讓行軍可以繼續前行,而非停滯不前,最後全軍覆沒。
真實的曹操
古往今來,多少正史野史描寫了曹操,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有好有壞,似乎曹操在我們的眼前是一個性格多重人物。但是真實的曹操到底是什麼樣的吶?
曹操像
曹操即是魏武帝,他是三國時期的著名人物,是現今的安徽人,他的小名是阿瞞。在東漢末年的時候,曹操運用自己的謀略與勇氣,挾天子以令諸侯,破各方割據勢力,最後逐步統一了中國的北部。在北方,曹操屯田,他的目光很深遠,不僅僅限於爭奪權力,他還在水利上大力興修,即解決了人民的生計問題,也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一舉兩得,這樣可以使北方變得更加富強,解決了農業生產的問題,一定程度上恢復了經濟。
而且曹操並不是一個斤斤計較,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他愛才惜才,因為他的出生並不是貴族,所以他任用中層階級,打破了門第的觀念,抑制了貴族壟斷仕場的局面。同時,曹操是一個文韜武略的人,他寫過兵書,自身武藝高強,打獵功夫了得。在文學造詣上,曹操著有《觀滄海》等著名著作,這些作品抒發了曹操的真實感想,有心懷天下的氣魄,同時也心疼天下百姓,心疼他們的生活疾苦。但是曹操也是一個重情好色的人。曹操一生擁有太多的女人,無法統計。曹操在教育孩子上也有自己獨特的方法,他激勵孩子學習,同時希望孩子可以堂堂正正做人,要求孩子有良好的品格。
曹操生平
曹操,字孟德,是魏國政權的奠基人,早年在漢天子手下做事,但是董卓出兵京師,圍困漢王,權傾朝野,司徒王允借壽宴為名,召集大臣,意圖出掉董卓,曹操自告奮勇,借王允寶刀,行次董卓,但不料被董卓發現,見勢不妙,急忙將寶刀獻上,才得以脱困。
曹操像
但最終被董卓發現他的意圖,只能逃跑,半路不幸被抓,但是被陳宮義釋,一路逃到親戚呂伯奢家時,誤會其要報官將其殺害,得知真相後説:“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陳宮憤然離去。
曹操只能一個人前往陳留,耗盡家財,終於拉起一隻隊伍,後來曹操,袁術等十八路諸侯一起討伐董卓,在虎牢關大敗董卓手下第一大將呂布,但是十八路諸侯各懷心思,沒有乘勝追擊,之後在王允的連環計之下,董卓慘死。
長安處李傕、郭汜發生內訌,曹操乘機進入洛陽救駕,之後便“挾天子以令諸侯”,後來孫權繼承父兄在江東的霸業,與曹操結好,袁紹得知起兵七十萬討伐曹操,而當時曹操只有七萬兵馬,然而因為袁紹謀士許攸因不被袁紹重用,投奔曹操,並獻計火燒烏巢,導致袁紹軍隊無糧草可用,曹操大敗袁紹,由於郭嘉的妙計幾經波折,曹操統一北方。
後來因為劉備進入夏江,曹操給孫權寫信,望其投降於自己,共同討伐劉備,因諸葛亮舌戰羣儒,孫權決定與曹操開戰,兩軍對峙於赤壁,後因諸葛亮與周瑜的妙計,草船借箭,火燒赤壁,曹操兵敗如山倒。曹操不得不修養生氣,而後在許昌,曹操出掉異己伏皇后等人,平定漢中,為了洗刷赤壁之戰的恥辱,兩次起兵攻打孫權,各有勝負,後來不得不作罷,而後自立為王,人稱魏王。
關羽敗走麥城被殺,孫權將關羽人頭送至曹操,曹操因非常欣賞關羽,從此寢食不安,
後來又因為要建新的宮殿,將洛陽城內的一神樹砍去,重病不起,無奈求助於神醫華佗,但是曹操不相信華佗,認為其要謀害自己,將華佗拷問致死,最終曹操也因醫治無效病逝。
曹操地下運兵道
在安徽省毫州市老城區主要街道下,至今保留着中國現如今歷史最悠久,保存度最完整的大型地下軍事戰道——曹操地下運兵道,被譽為“地下長城”。
運兵道現址
東漢末年,曹操運用運兵道迷惑對手,雖然當時曹操的兵力不多,但是他利用地道戰術,將他的士兵從地下運兵道偷偷送到城外,再讓他們從城外進入城內。經過多次的反覆,使其造成了士兵人數絡繹不絕,兵力雄厚的假象,出奇制勝。
在曹操的地下運兵道中,道路結構亦是十分複雜的。它存在四種道路類型。一是單行道,它是隻可以允許一列士兵單項行進;二是並行雙道,它是兩條單行線並列存在,相隔小距,這樣一來,可以滿足同向行進和逆向行進;三是上下兩層道,兩條路上下並排,使行進互不受影響;四是立體雙叉道,滿足了更多方向的行進,大大加速了行進速度。在運兵道內,還有曹操的“辦公室“,即是中心指揮室,是整個運兵道的中心,也是整個地下運兵道的最高處。由此可見曹操雄霸天下的野心。總而言之,運兵道它的縱橫交錯,神奇之處無不集結了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值得我們敬佩。
如今的曹操地下運兵道早已經成為了安徽著名的旅遊景點。多少遊客慕名而來,想一領它的風采。緩緩走進這地下的運兵道,被眼前震撼的場景所折服,彷彿走進歷史長廊,行進間,好似感受到當年士兵們整齊快速行進在這裏一般。
曹操三笑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赤壁之戰失敗後,逃跑行進於華容道。在逃跑途中,曹操三笑諸葛亮,以為諸葛亮沒有算出自己的逃跑路線,沒有在路上設置什麼埋伏,阻礙自己前行,還在暗自得意。
《三國演義》曹操劇照
沒想到,這三笑卻笑出了事端。第一笑,把趙子龍給笑出來了。趙子龍可是蜀國的名將,他武藝高強,有勇有謀,名聲在外。趙子龍不好應付,如果不是曹操的大將徐晃和張郃兩個人齊心協力,兩人一同對抗趙子龍,曹操是不可能逃脱的。曹操第二笑笑出了張翼德,張翼德就是張飛,張飛是一個嫉惡如仇的人,對於曹操,他早已恨之入骨。而且他是蜀國的勇將,十分勇猛。所以張飛更是不好對付,曹操讓張遼和徐晃去牽制張飛,使他自己可以平安脱逃。曹操本以為過一不過二,他可以逃脱,但是萬萬沒有想到,當他第三次笑的時候卻笑出了關雲。經過兩輪的奮戰,曹操的兵力已經所剩無幾,損失相當慘重,已經無力反擊了。沒想到最後關羽出現了。曹操沒有辦法,只能苦苦哀求關羽放自己一條生路。關羽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念在虧欠曹操情誼,最後放走了曹操。曹操這才可以重新回到江陵。
曹操的三笑,笑出了三名蜀國大將,雖然最後還是逃脱了,但是畢竟傷亡慘重。關鍵是這一切都在諸葛亮的掌握之中。所以故意在最後派了關羽,知道他肯定會放了曹操,使曹操的兵力受損,但卻還是使三國局面存在,相互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