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李商隱的作品 登樂遊原 李商隱

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嫦娥李商隱

《嫦娥》是詩人李商隱的一首詩作,他通過詠歎嫦娥在月宮中獨自一人生活的孤寂場景,來抒發自己的感傷之情。詩文的前兩句描寫了屋內外的不同環境場景,渲染出一種淒涼寂寥的氛圍,體現了嫦娥懷思之情;後面兩句則是指嫦娥在整夜的痛苦愁思之後心中產生的感想。全詩基調帶有孤寂感,意味深長,意藴豐滿,構思獨特,觸動人心。

李商隱 嫦娥

詩文的主要意思是,蠟燭投下的影子深深地映射在以雲母礦石製造的屏風上面,而銀河緩緩地沉了下去,星辰也逐漸暗淡消失不見了。嫦娥一個人心中滿是後悔,不該偷吃長生不死的靈藥結果來到這荒涼的廣寒宮。每天的無聊生活都只是面對着這廣闊無垠的碧海藍天,日日夜夜都在不停地思憶人間。

從內容上來看,這是一首贊詠嫦娥的詩文,但是在歷史上不同學者持有不一樣的意見。有的人認為李商隱寫此詩意在讚頌有情人的私奔,而有的人則是認為他僅僅歌詠主人公的境況寂寥罷了,然而還有的人則認為詩人一定是假託嫦娥實際上定有其它的思想喻示,諸如此類,各家所持觀點不一。暫且就當此文是以詠歎孤身幽居且終日難眠的女子,言語合情合理,飽含深意、基調感傷。

然而當時唐朝的道教盛行,女子入道蔚然成風,但在真正入道後方能感受到清規戒律對生活情愛的束縛從而帶來苦悶,因此詩人在這首詩中將孤身無伴的嫦娥、觀中煎熬的女道、清高孤傲的詩人,三者相結合,渾然一體。概括三種各自身處不同生活環境卻又有相同感受的遭遇,實為李商隱的藝術特長。

登樂遊原 李商隱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廣為傳誦的佳句就是出自李商隱的名篇《登樂遊原》。李商隱在這首詩中讚頌黃昏時刻的的美麗草原風情,傳達自己心中的感受,全詩語言通俗簡潔明瞭,毫無刻意雕琢,節奏輕快鮮明,感嘆深刻極具哲理。

李商隱 登樂遊原

這首詩的前面兩句寫出了詩人外出登原的理由,是因為黃昏時刻暮色降臨,自己的心情很不好,於是驅車上古原。然而詩歌的後面兩句則是盡力感嘆了落日晚霞的美景,在夕陽餘暉的映襯之下這個世界彷彿塗上了一層金色,只可惜美景不常留,已經接近黃昏了。且詩後面兩句自古以來都膾炙人口,意藴非凡,含有很高的美學以及哲學思想價值。

樂遊原是唐朝時期的著名遊覽景點,即使在中晚唐的過渡時期也仍舊是京城百姓出行的好地方。由於此地地理位置較高方便眾人觀賞遊覽,因此文人雅士也常常在此吟詩作對抒發才意。樂遊原地區留下的詩篇幾乎有近百首佳作,向來被人所稱道,然而李商隱就是其中一位。

這首詩反映了李商隱自身的傷感情懷,他本就是為了排遣心中的不愉快之意而驅車登原,結果看到了過於美麗的夕陽晚霞,於是心生感概作下此詩。李商隱的詩文向來晦澀難懂,然而此詩卻語言簡單如同白話文,絲毫不用註解,節奏韻律明快,且極具哲理性,是李商隱的詩中十分罕見且珍貴的。

李商隱名句

李商隱留下千古名句無數,他創作無題詩數首,有很多廣為傳頌、耳熟能詳的佳句都是出自他的《無題》,而本文介紹的這句“一寸相一寸灰”也是出自李商隱的一首七律《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講的是一位獨鎖深閨的女性想要追求愛情卻最終破滅的絕望心情。

一寸相思一寸灰

颯颯東風帶來了濛濛的細雨,而芙蓉塘外面隱隱約約響起了陣陣輕雷聲。用金蟾裝飾的門鎖緊緊關着大門,焚香的青煙能夠飄入門內;用虎狀玉石做裝飾的井上轆轤牽引着吊索,深處的井水也能夠汲取。賈充的次女在簾子後面偷偷望着韓壽,愛慕他英俊的容顏,兩人懷有私情。三國的皇后甄氏因為愛慕曹植的才華,將玉枕贈與曹植留作紀念。而我的春心啊,萬不可與春天的繁花一同爭相開放,每一寸的相思之情,都會化作寸寸的灰燼。

這是一首傷春之作,首聯用以描寫環境的氣氛,傳達了春季時分萬物萌發的生動氣息,同時也帶有絲絲悽淡基調,烘托出女子的春心以及迷惘。頷聯寫的則是女子獨居家中的環境幽深,表現了她長日無聊以及孤單寂寥的現狀,暗示了她的縷縷情思。頸聯則是引用了賈氏與韓壽之間的私情,以及甄氏對於曹植的愛慕這兩個典故,反映了青年女性對於愛情的渴望。而最後一句詩人筆鋒突轉,寫出了獨鎖身居的女主人公內心的苦楚,對於相思無用的悲哀。


李商隱是哪個朝代的

眾所周知,唐朝詩人輩出,而現今史料上可以查找的著名詩人大多出自於唐朝,畢竟唐詩、宋詞、元曲各代表當朝的一個文學發展方向,因此談及詩歌、詩人則首推唐代。作為“小李杜”之一的著名詩人李商隱,其姓氏也不難與李唐盛世產生聯想,而他也的確是唐代詩人,卻無奈生在晚唐。

李商隱 塑像

事實上,李商隱與著名詩人李賀一樣,還是唐氏宗親,也就是大唐王朝的皇家親屬,他自己本人也在多部作品中提及此事,不過因為皇室宗室繁衍過快,且年代久遠,早已不知還剩下幾分唐氏血統,而且鮮有富貴,因此家境在晚唐時期也是一番落寞之態,他的這個皇室宗族身份也並沒有給他帶來任何實際利益。

作為著名的晚唐詩人,李商隱與著名詩人杜牧齊名,一起被世人稱之為“小李杜”,再加上詩人李賀,三人被合稱為三李,另與詩人温庭筠也相交甚歡,被合稱為“温李”。大概因為生不逢時而又懷才不遇,他一生在官場上不得志,卻意外成就了他的文學造詣,李商隱生在晚唐,此時唐詩已成落魄之態,其發展態勢已大不如前,更何況已經歷了唐詩最為繁盛的登峯,難有造極。但李商隱卻在如此大環境大背景下,將唐詩再次推向高峯,並自成自己的一個風格,其詩流傳至今仍被傳誦,也是有所慰藉。

此外,李商隱有着鮮明的政治傾向與抱負,他一心報效國家,但由於他所在的唐王朝處於日漸沒落的時代,因此在他的很多詩歌中能讀到對政治與統治者的強烈不滿、憤恨以及濃濃的愛國情懷。

李商隱是男是女

李商隱是晚唐時期著名的男性大詩人,他為人情感豐富,詩作中含有大量情愛題材,且他筆下的情詩時常站在女性的角度,通過女性視角來描寫情感糾葛與懷春愁思,均刻畫得惟妙惟肖,十分傳神且動人,因此難免使讀者對他的性別身份產生疑惑。

李商隱 塑像

李商隱作為這樣的一名情聖,他的愛情經歷自古以來是專家學者們十分關注的一個方面,尤其是他眾多無題詩中表現出來的撲朔迷離的感情,李商隱向來對自己的生活以及想法有所掩飾,在詩作也極少會直言表達自己的意圖,因此對於他私人的感情生活向來是猜測多於實證,然而儘管如此,世人依然對此津津樂道。

李商隱是個多情男子,除了他的初戀柳枝以及妻子王氏外,他還有不少邂逅經歷。他的作品中有一個出現過多次的名字即宋華陽,據悉李商隱在玉陽山修行道術時,曾經與一位服侍公主並隨之一同入道的宮女一見傾心,兩人雙雙墜入情網,開展了為期兩個多月的偷歡私情,後來由於此事被發現,李商隱只好出山,而宋華陽也被遣送回宮。這段感情在李商隱寫給宋華陽的相關詩作中也有隱晦的記載。

當時的年代由於道、宮之間向來有交往的慣例,因此李商隱在作為羽士入宮的時候,還曾與一對名為鸞、鳳的姐妹花宮嬪產生過情愫,並進行了多次密會,難以自己。這些經歷均能在李商隱含蓄的記敍中找到痕跡,可見李商隱真是個十足的情子。

李商隱圖片

李商隱是我國著名的詩人,他在詩詞上的貢獻是巨大的。但與他寫詩之路相反的是,他在他的政治生涯上過得是十分悽苦的。讓我們通過李商隱圖片來分析一下這個人物形象。

李商隱圖片

李商隱出生於公元813年,因李商隱的祖父、父親和他自己的中舉有了一門三進士的説法,成為了李家最值得驕傲的事。但在李商隱中舉之前,他過着十分困苦的生活。這從李商隱圖片可以看出,但凡是有關於他的畫像和圖片,一般都是瘦骨如柴的模樣。這固然是因為他政治生活上的不順抑鬱而致,但與他的青年生活是分不開的。

李商隱不到十歲時,他父親去世了。他只能跟隨母親回老家,並且擔負起家中的責任,因為他是長子。由於李商隱漂亮的字跡和文筆,他落魄後只能靠抄書來掙錢。後來李商隱終於得到了官場上的前輩令狐楚的欣賞,可以上京趕考。原本以為他的才華可以輕而易舉地中第,但是他卻一直失敗。

而當他好不容易中舉之後,他的恩人去世了。在料理了令狐楚的喪事後,他去王茂元出當了幕僚,並娶了主公的女兒。但正是這樁婚姻使得他後來被視為李姓黨派之中,讓他在牛李之爭中受到了波及,一生碌碌無為。

在會昌二年,由於母親的逝世,他必須辭去了官職,一直閒賦在家。這意味着他要放棄他躋身權力中心最好的機會。而之後,當他結束丁憂時,最適合他發展的時期已經過去,朝廷已經更換了掌權者,李商隱再次被排擠。

李商隱到死都沒有得到朝廷的重用,一生抑鬱不得志,在鄭州病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43 字。

轉載請註明: 《嫦娥》李商隱的作品 登樂遊原 李商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