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報:一到這個年齡就變成了「熊孩子」,寶貝你是怎麼了?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熊孩子之所以熊,大概是因為行為能力和心智能力發展速度的不匹配。前幾年給百度知道日報寫過一篇《孩子,你為什麼這麼熊》,供參考。
春節,不僅是走親訪友的時節,也是“熊孩子”們大顯身手的舞台。相信不久之後,我們又能在網上看到一篇篇關於熊孩子們的血淚控訴:他們弄亂了我們的房間,吃掉了我們的零食,玩壞了我們的手辦,弄丟了我們硬盤裏的數據,他們的叫喊聲迴盪在每一家飯館和每一節車廂裏。
如果總結分析一下網友們遭遇熊孩子的慘痛經歷,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事實:熊孩子的主力軍,大多集中在幼兒園到小學中低年級這個年齡段;有人甚至戲稱,這個年齡的熊孩子是“熊孩子中的戰鬥機”。為什麼這個年齡的孩子格外具有殺傷力?熊孩子的“熊”到底反映了什麼問題?
雖然一百個熊孩子有一百件不同的英雄事蹟,它們之中卻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元素。首先是自我中心——熊孩子大多將焦點放在自己身上,按自己的意願行事,很少從他人的角度考慮,也很少顧及自己的行為會對他人產生怎樣的影響。實際上,根據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觀點,自我中心正是兒童最重要的心理特徵之一。他通過著名的“三山實驗”得出結論,認為兒童直到 7-12 歲才有從他人的視角看待世界的能力。後來的一些實驗表明,皮亞傑可能低估了兒童在這方面的發展進程;但不管怎樣,這些實驗至少説明,從他人視角看待世界的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逐漸發展出來的。兒童往往過度地關注自身,不能很好地從他人角度考慮,這是熊孩子的之所以“熊”的一個重要原因。
熊孩子“熊”的另一個原因是自我控制能力的相對缺乏。作為成年人,我們都懂得根據所處的環境調整自己的行為,抑制不合時宜的內心衝動,這是社會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對於熊孩子來説,如果看到某件自己想要的東西,或是有機會做出某種令自己快樂的行為,他們往往不願意等待或者忍耐,而是希望立即獲得滿足。這種自我控制能力也有一個發展的過程。曾有研究者給各個年齡段的兒童兩個選擇,或者立刻得到少量的零食,或者在等待一天後得到一大包零食,結果發現在 6-8 歲的兒童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願意抵禦眼前的誘惑,等待未來更多的獎勵;在 9-11 歲的兒童中,選擇等待的比例上升到了一半;12-15 歲的兒童則幾乎全部選擇了等待。小孩子在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時,就更有可能受到內心衝動的驅使,表現出各種“熊”的行為。
除此之外,熊孩子之所以“熊”,第三個原因是尚未掌握在特定場合下應該如何表現的社會規範。人類社會充斥着各種成文或不成文的行為規範,比如“在別人家做客不要亂動東西”、“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譁”,它們規定了我們在某些場合下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經過社會化的洗禮,我們對於這些規範早已爛熟於心,會在相應的場合裏自覺調整自己的行為。但是,社會化並非一蹴而就的過程,而是需要不斷地學習和試錯,並且貫穿一生。小孩子的社會化程度相對較低,沒有習得相應的行為規範,當他們的行為打破了這些規範時,就會給我們“熊”的感覺。
綜上所述,熊孩子之所以“熊”,是因為他們的心智和社會發展水平尚未達到“正常”社會生活的標準,所以表現出了各種不合時宜的行為。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幼兒園到小學中低年級的孩子會成為“熊孩子的戰鬥機”——年齡更小的孩子沒有足夠的行動能力,年齡更大的孩子心智發展已經較為成熟,社會化程度較高;只有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有能力對外界產生足夠的影響,但心理上的成熟度較低,尚不足駕馭這種行動力,所以能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
當然,個體差異也是存在的。就像在成年人中,我們也能看到過度沉溺在自己的世界裏,不顧及他人感受的人一樣,孩子們“熊”的程度也是各不相同的。但不管怎樣,在變得“成熟”、“懂事”,變成一個合格的社會人之前,每個孩子都難免會經歷一個相對比較“熊”的階段,難免會有幾件讓家長唸叨許多年的光輝事蹟。
那麼,當孩子表現出了“熊”的行為時,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呢?許多研究表明,過度放任和過度嚴苛都不是最好的教養方式,更好的做法是在二者之間取得平衡,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和自由,同時也設立明確的界線,當孩子越界時做出公正的懲罰,並解釋清楚背後的原因。這樣的教養方式可以促進孩子的心智和社會發展,幫助他們成為獨立而自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