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北魏經過元宏、元恪、元詡三代帝位之後,強大的北魏政權逐步為各大門閥所掌控,北魏王朝開始走向倒計時。而所有的罪責,在歷史評價上幾乎全部由一個女人所揹負,她就是小編前兩篇所寫的胡太后。
公元528年4月,一代妖后胡太后及其新立幼主元釗雙雙被沉入黃河而亡。其後北魏歷史的主角從北魏皇帝變成了一位總被後世史家刻意邊緣化的二貨直男——爾朱榮。
説到爾朱榮的崛起,就不得不交代一下歷史上著名的“六鎮之亂”,也有稱其為“六鎮起義”的。
六鎮,即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懷荒六鎮,是北魏第二位皇帝拓跋嗣為對抗北方柔然入侵所建立的六個軍鎮,這曾是一條最忠於北魏皇室的生命線,軍人基本由非漢族的少數民族構成。
然而,隨着公元493年元宏將北魏都城由平城南遷至洛陽,以及之後加速開啓的漢化改革,以少數民族為主體的六鎮軍人逐步在朝堂上難以立足;到北魏世宗元恪時期,隨着北魏的強大與外交策略的變化,六鎮作為軍鎮的重要性再次被弱化,其時的六鎮在軍事上已經處於可有可無的地位,它們在史書上已成為了北魏囚犯的流放之地。
公元523年,一代妖后胡太后撲滅劉騰、元叉的篡權,為進一步持續、穩固的掌握權力,對已快速進入門閥化的北魏進行了再次提速。至此,刀口舔血的六鎮粗人軍士們,依靠軍功邁入朝堂中樞的進階之路基本被斷絕。
公元523年,六鎮暴動,史稱“六鎮之亂”。後世也有人將“六鎮之亂”歸為農民起義,但客觀來説,被描述為六鎮鎮民的這羣人主要身份依然是軍人,説是軍隊造反可能更為合適。
爾朱榮,姓爾朱,名榮,契胡族,根據後世考證,契胡族即五胡亂華時期的羯族。自爾朱榮的五世祖起就是契胡部落的首領。到其四世祖爾朱羽鍵時期,曾隨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四處征戰,後被授封地爾朱川(今山西北部),封爵梁郡公。
史書記載,爾朱榮自幼聰慧、善決斷,膚色白皙、容貌俊美。然而歷史並沒有給爾朱榮這枚“小鮮肉”成為偶像巨星的機會,相反讓他在“實力派”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爾朱榮接手部族首領的時間非常不巧,正是“六鎮之亂”前後。而爾朱榮家族封地爾朱川的地理位置也十分微妙。一方面,爾朱川不屬六鎮,另一方面,爾朱川又與柔然臨近,因此爾朱家族世代其實也保有着抵禦柔然入侵的責任。
實際上爾朱家族在北魏的加速漢化和門閥化背景之下,其實也是被悄然邊緣化的那羣人。然而,他的崛起正是因為選擇了不同的道路。爾朱榮沒有因不滿而造反,而是幫着北魏朝廷進行平定“六鎮之亂”的工作,這一行為,讓爾朱榮的軍事實力逐步增強,但也讓爾朱榮的歷史定位變得更為撲朔迷離。
前節小編提到了“六鎮之亂”的另一種説法——“六鎮起義”,看似只是説法上的差異,其實這種説法上的差異,對後世評價爾朱榮來説是極為重要的。
如果按照“六鎮之亂”的説法來看,其主旨認同的是軍隊造反,如果爾朱榮平定的是軍隊造反,就應該是國之棟樑;相反,如果按“六鎮起義”的定義來説,那就應該算農民起義,爾朱榮的崛起就應該算是對平民的屠殺,就是亂世逆賊。
但是,根據小編的文獻考證來看,六鎮之亂的幾個主要亂黨,無論是破六韓拔陵還是葛榮,雖都頂着個鎮民的頭銜,實際都應該是北魏體制內的軍人。再看他們甚至還有勾結北魏敵人柔然的舉動,説六鎮之亂是農民起義,實在有點牽強。
反正,爾朱榮的軍事實力在“六鎮之亂”的亂局中是得到了逐步增強,至於其到底是亂世逆賊還是國之棟樑,那就由各位隨心打扮吧!
公元528年2月25日,北魏肅宗殯天。2月26日,北魏胡太后立元姑娘為帝;2月27日,胡太后宣佈元姑娘是女兒身的事實,廢元姑娘,擁立三歲的元釗為帝。
爾朱榮聽聞消息後大怒,上表詢問皇帝咂突然就掛了呢?根據《魏書》記載,關於元詡是被鄭儼、徐紇所殺的猜測就是出於爾朱榮之口,進而為後世推導出是胡太后背後策劃毒殺的親兒子元詡。而之後,胡太后先立元姑娘,一天後又立元釗為帝的行為更是激怒了爾朱榮,因此聲稱:這是啥情況,我要去看看。於是兵鋒直指洛陽。
以上這是《魏書》中的説法,而根據《資治通鑑》的説法稱,在元詡掛掉之前就曾密詔爾朱榮勤王,這是小編前幾篇文章都引用過的説法,因為根據爾朱榮到達洛陽的速度來看,《資治通鑑》的説法更讓小編信服。
反正,爾朱榮大軍在公元528年4月就渡過了黃河,攻至洛陽,隨後擒獲胡太后與幼帝元釗,將他們雙雙沉入黃河。就在將胡太后與元釗沉入黃河的當天,爾朱榮還做了一件得罪後世千年士大夫的舉動,這就是“河陰之變”。
公元528年4月9日,北魏皇室子弟元子攸北渡黃河,投奔爾朱榮。公元528年4月11日,爾朱榮擁戴元子攸為帝,元子攸即為後世正式載入北魏帝王譜系的北魏孝莊皇帝。公元528年4月13日,爾朱榮召北魏王公百官約1300多人(另説2000多人)至河陰之陶渚(今河南孟津縣)祭天,當場溺死胡太后和元釗,並將到場的北魏王公百官盡數殺害。史稱“河陰之變”。
儘管爾朱榮後來的行為還是有被後世千年士大夫們所詬病的地方,但“河陰之變”才是士大夫們必須鄙夷爾朱榮的關鍵。爾朱榮作為軍人,他雖然和六鎮將士作出了不同的選擇,但卻擁有相同的立場,所以會讓他對北魏的門閥政治極為痛恨,才作出了屠戮上千名門閥勳貴的選擇。以當時北魏門閥官員的作為來説,被殺的這些人中或許有良善之輩,但恐怕不會太多。
“河陰之變”發生之時,一位名叫魏收的北魏將門之子21歲;事件發生後的23年,這個名叫魏收的“小子”作為這一歷史性事件的旁觀者完成了一本名叫《魏書》的史書編撰。書中,魏收記錄了“河陰之變”,但也為爾朱榮的行為進行了辯解,稱爾朱榮當時的決定是被一名名叫費穆的武衞將軍的説教所迷惑。
今天這本《魏書》名列為二十四史,被視為正史;而歷史上,這本《魏書》在很長一段時間被認為是“穢史”,恰恰因為魏收作為將門之子的出身,理論上貌似應與爾朱榮處於同一立場;而這個魏收在撰寫《魏書》的時間處於北齊,當時北齊皇帝高澄的父親名叫高歡,當時正是爾朱榮軍中的一員。
於是,帥哥爾朱榮的功與過,再次成為了一個任人打扮的“娘們”。
爾朱榮作為一個契胡部落首領,通過“六鎮之亂”的平叛戰爭成長成為了北魏名將,再通過閃擊洛陽,擁立北魏孝莊帝元子攸,終於成長為了北魏一朝最大的權臣。然而,在魏收所撰寫的《魏書》之中,我們所能看到的爾朱榮不管地位如何變化,始終不改的只有他的“二”。
爾朱榮的“二貨守則”第一條——死忠
“死忠”兩字用在爾朱榮身上,如果對比他後期的行事,其實是很搞笑的,但偏偏在二貨爾朱榮身上就曾那麼合適。
當“六鎮之亂”起時,爾朱榮選擇的不是如六鎮將士一般的叛亂,而是選擇站在了北魏朝廷一邊,這種站隊的方式,或許可以看成是想背靠北魏這顆大樹乘涼而已。但史書記錄的細節是,爾朱榮在選擇鎮壓六鎮之亂的初期,擴展軍力所倚靠的支持並非朝廷,而是以變賣自己封地的財產所獲得的。
再看後來爾朱榮在“河陰之變”的作為,其實爾朱榮對於北魏門閥們的怨念同樣不會小,只是這二貨當時偏偏選擇的是“死忠”北魏朝廷。
爾朱榮的“二貨守則”第二條——手鑄銅像挑皇帝
爾朱榮作為後來的北魏權臣,想不想自己當皇帝?答案是很確定的——想。《魏書》記載:“猶疑所立,乃以銅鑄高祖及咸陽王禧等六王子孫像,成者當奉為主,惟莊帝獨就。”
這裏所説的莊帝就是後來被爾朱榮擁立的北魏孝莊皇帝元子攸,但其中所提及的“高祖”就比較耐人尋味了。北魏高祖是指元宏,此時早已死了幾十年了,那麼能被在這時被爾朱榮稱為“高祖”的只有一個人,即爾朱榮的四世祖爾朱羽鍵。可以想象,如果鑄成爾朱羽鍵像的話,爾朱榮自然就具備了成為皇帝的“天命”。
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最終被鑄造銅像成形的是元子攸,而不是爾朱羽鍵。所以,後來爾朱榮就擁立了元子攸當皇帝。
爾朱榮的“二貨守則”第三條——再“二”一次?手鑄小金人
爾朱榮的權臣之路其實是從“河陰之變”之後才正式開啓的。在擁立元子攸稱帝后,爾朱榮的感受可能不僅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那麼簡單,連皇帝都是自己扶上馬的,説是北魏第一人恐怕也不為過。此時的爾朱榮又動了自己當皇帝的心思。
不知道是不是“手鑄銅像”後有所感悟,二貨爾朱榮又開始為自己鑄造小金人,如果成功就算天命所歸,可以自己稱帝。然而四次嘗試不成功,在手下人勸慰之下,爾朱榮居然放棄篡位的企圖。就算需要所謂的“天命”,既然已經開啓了第二次嘗試,二貨爾朱榮為什麼不嘗試四十次、四百次、四千次呢?我們不知道。反正,爾朱榮就是這麼“二”的帥哥。
爾朱榮的“二貨守則”第四條——受封太原王?其實你就是個靶子
關於被爾朱榮捧上皇帝位的元子攸,之後小編會説。但這裏不得不感嘆這個元子攸絕對不是什麼好東西。在爾朱榮迎立元子攸稱帝后,元子攸封爾朱榮為“太原王”,神奇的是爾朱榮還接受了。
“太原王”這個爵位有什麼問題?其中問題很大!公元492年,拓跋宏開啓北魏全面漢化之時就明確——異姓不得封王。封爾朱榮為“太原王”,其實是違反北魏法制的,因此“太原王”這個爵位就是一個紅果果的坑,不管以後爾朱榮成為權臣還是歸隱老翁,他都會成為所有朝臣羨慕嫉妒恨的靶子。然而,二貨爾朱榮居然接受了,甚至史書都沒記載是否有下屬提醒他這個問題。
爾朱榮的“二貨守則”第五條——成也洛陽!敗也洛陽!
洛陽,北魏都城。終爾朱榮一生,他在洛陽這個都城並沒有呆過太久,但洛陽對於爾朱榮來説絕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城市。
當初,北魏肅宗元詡殯天,爾朱榮稱皇帝死得太蹊蹺,胡太后廢立太兒戲。於是一句:“洛陽怎麼了?我要去看看。”成就了爾朱榮一代權臣之路。
擁立北魏孝莊帝元子攸之後,爾朱榮依然領兵四處平叛,對北魏政局的暫時穩定作出了極大貢獻。元子攸曾對爾朱榮説:“打仗的事讓其他人去吧!你作為朝廷重臣,還是回洛陽享福吧!”結果,爾朱榮回覆元子攸説:“洛陽太破了,我們遷都晉陽吧!”,然後爾朱榮很長時間都一直在晉陽待著。
爾朱榮等了很久,都沒看到朝廷有遷都晉陽的打算,呆不住了,於是又跑去了洛陽。他給自己找的台階是:“我就是太沒見識,洛陽這麼好,搬什麼家啊!”我們的二貨爾朱榮就是這麼逗。
當然,以上敍述只是表象,其背後更多的是權臣爾朱榮與皇帝元子攸在權力上的博弈。不過看史書記載的這些爾朱榮的可愛表象,還是可以讓人忍俊不禁的。
即使爾朱榮多數時間居於洛陽之外,對朝政只是遙控,但他對朝堂的控制從未減弱過,甚至於皇帝元子攸對北魏官員的任命,得不到爾朱榮的首肯都無法下達。於是元子攸開始謀劃刺殺爾朱榮。
公元530年9月,爾朱榮入洛陽。此時元子攸企圖刺殺爾朱榮的消息早已泄露,手下人勸爾朱榮小心,但爾朱榮依然大大咧咧的僅帶10多個隨從赤手空拳的進入皇宮。結果在覲見之時,元子攸與在場官員,以及提前安排的伏兵同時暴起,誅殺爾朱榮。
這場刺殺之中,爾朱榮是被皇帝元子攸親手所殺。於是,二貨爾朱榮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被自己所控制的傀儡皇帝親手所殺的權臣。
本文開頭提到過,爾朱榮一直是一個被後世史家刻意邊緣化的權臣,這不僅僅因為爾朱榮出身契胡,不僅僅因為“六鎮之亂”還是“六鎮起義”讓他的作為難於定性,更關鍵的是爾朱榮軍事集團在日後將出現無數影響中華民族走向的“反賊”,讓後世的人們甚至不敢給他評價。
在此,小編簡單羅列幾個爾朱榮手下的牛人:
宇文泰,爾朱榮部將。北魏分裂後的西魏丞相與實際掌權人。後西魏被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所建立的北周取代,宇文泰被尊為北周太祖。
高歡,爾朱榮部將,最初只是為爾朱榮洗馬的馬伕。北魏分裂後的東魏丞相與實際掌權人。後東魏被高歡的兒子高澄所建立的北齊取代,高歡被尊為北齊太祖。
楊忠,爾朱榮部將。後來,楊忠有個兒子名叫楊堅,鮮卑名:普六茹那羅延,他就是下一個大一統王朝的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
李虎,爾朱榮部將。李虎後來有了個孫子,名叫李淵;還有個重孫子,名叫李世民。這倆“孫子”後來開啓了中華民族最大盛世的朝代——唐。
侯景,爾朱榮部將。這位沒有前面四位那麼高大上,他為後世帶來的不是一個國家或一個朝代,而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災難與殺戮,他後來用3年零8個月為中華民族留下了一段深刻的記憶,史稱“侯景之亂”。
不管爾朱榮是北魏功臣,還是北魏逆賊;不管爾朱榮的“二貨”脾性多逗,有這些牛人手下在,試問身為“反賊”訓練營的總教習,爾朱榮的功過又有誰敢評價?當然,也有人説爾朱榮是一個“功蓋曹操,禍比董卓”式的人物,然而他還是被歷史悄悄的邊緣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