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謀臣 劉邦為什麼殺功臣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劉邦能夠成功登上帝位,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他的身邊,有多位謀臣為他出主意、獻良策,以助他一臂之力。

陳平畫像

張良是劉邦身邊最重要的謀臣,是漢初三傑之一。劉邦自己也曾説過,論運籌帷幄的本事,他比不上張良。當初,劉邦面對鴻門之難,在生死存亡之際,是張良勸他要言辭温和,保存實力,取信於項羽,並助他拉攏項伯,才能轉危為安。之後,又憑着他無雙的智計協助劉邦奪得天下。張良雖被封侯,卻並不貪戀權位,在晚年的時侯喜歡雲遊四海,最終病逝於長安。

蕭何同為漢初的三傑之一,雖然他的智謀不如張良,但也是劉邦身邊不可或缺的謀臣。在助劉邦奪天下之後,被任命為丞相,又助呂后智擒韓信,深得劉邦的信任。

在劉邦病重纏綿於病榻之時,呂后曾問劉邦在蕭何之後,由誰來接替丞相的位置。劉邦告訴呂雉,曹參可以當此大任。呂后又問接下來的人選,劉邦就回答説:“曹參之後,丞相的位置可以讓王陵來接替,但是王陵的能力不夠,還需要陳平來幫助他。陳平智謀有餘,但能力不足,所以少不得需要周勃來安定江山。”

所以,在劉邦的身邊,張良、蕭何、曹參、王陵、陳平以及周勃是比較有名的,不可或缺的謀臣。這些人在劉邦奪天下和定天下的過程中,都佔據了十分關鍵的地位,深得劉邦的信任。

評價劉邦

劉邦從一位市井小民成為一名叱吒風雲的開國皇帝,這與他的個人能力是息息相關的。有人説,劉邦是一位圓滑的小人,有人説劉邦是位遠見卓識的英雄。那麼,後人是怎麼評價劉邦的呢?從劉邦的能力來看,他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人。

劉邦畫像

楚漢相爭時,劉邦率先以“關中”為根據地,採取退則據關而守的戰略來對付項羽。劉邦和項羽發動戰爭時,雖然劉邦數次敗於項羽之手,但是劉邦總會東山再起。正是因為劉邦意識到“關中”的有利條件,才敢於數次和項羽正面發動戰爭。劉邦的個人能力還表現在他善於結盟,廣交朋友這一方面上。劉邦十分看重集體的力量,他善於結盟,以團結之力去對付共同的敵人。所以,劉邦好項羽在楚漢之爭中,劉邦最後贏得了勝利。

關於劉邦的評價,毛澤東曾對劉邦有過這樣的評價:“劉邦是在封建時代被歷史學家稱為豁達大度,從諫如流的英雄人物。”從這句話便可得知,劉邦是位心胸開闊、任用賢才之人。劉邦陣營中多員大將原先都是項羽陣營中的將士,比如英布、張耳等。因劉邦出身低賤,所以他很清楚人與人交往的基礎是信任和公平。所以,當英布、張耳、蕭何、韓信等大將來到他的陣營時,劉邦總能以禮待人,並且尊重他們的意見。劉邦能給這些有志之士提供發揮能力的平台,讓他們盡情地展示。

劉邦項羽對比

劉邦和項羽有着完全不一樣的出身,也有着完全不一樣的結局。接下來,讓我們對比一下劉邦和項羽吧。

黎明扮演的劉邦劇照

劉邦為人謙虛謹慎,注意納諫又知人善用,這也是他能取得最終勝利的主要因素。當年,劉邦滅秦,入駐咸陽。在看到咸陽宮的奢華之後,劉邦有些流連忘返。當張良以暴秦為例勸諫劉邦之時,他能夠及時清醒,下令將秦宮中的一切財寶封存。同時他也採納了張良的建議,與關中的百姓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秦朝的一切苛政律法都盡數被廢除。如此一來,劉邦得到了百姓的擁戴。

而項羽雖然出身貴族,素來以勇武聞名,但卻剛愎自用,胸無城府又盲目輕敵,這些問題都是項羽功敗垂成的重要因素。劉邦手下的大將韓信本是項羽部下。但是項羽不識其才,使明珠蒙塵。是蕭何將韓信推薦給劉邦,而劉邦也對韓信十分信任,讓他帶領將士,盡展奇才。在鴻門宴中,項羽的剛愎自負則更加地明顯。他對於范增屢屢的暗示視而不見,輕信了劉邦的花言巧語,最終讓劉邦得以脱身。等到楚漢之爭時,又中了劉邦的反間計,懷疑范增的忠誠,最後使范增怒而離去。失去了范增的項羽就像是被斬掉了翅膀的雄鷹,又怎麼能飛得起來呢。

劉邦在性格上比項羽更勝一籌,但在感情的專一性上就顯得遜色很多。劉邦冷落了苦苦等候自己的髮妻,專寵戚夫人,而項羽則對虞姬深情不渝,至死不悔,這種對比又是如此的明顯。

劉邦與項羽的對比就是如此,他在性格上比項羽更具優勢,但在感情上遜色很多。


 

劉邦身世

劉邦於公元前256年出生在楚國沛縣,平民出身,原名劉季,在兄弟中排行老三,“邦”是他當上皇帝后才改的名。父母分別名為劉太公、劉媪,都不是正經的名字,只是下層人的俗稱,相當於大爺、大娘的意思。劉邦的身世在史書上多有變化,有好幾個版本,有些甚至還帶有神話色彩。

劉邦畫像

《高祖本紀》記載,劉邦的母親劉媪有一次在水澤之地休息,困頓之際睡着了,夢到了與一個神仙相遇。那天天空昏暗,有伴隨着雷電,劉太公匆忙的跑過去,見到了一條龍盤旋在劉媪身體上方。沒過多久,劉媪就有了身孕,產下了劉邦。劉邦生的很有貴相,有龍顏。

劉邦的身世也跟神母夜號的故事有關,據説劉邦嗜酒,每次喝醉了總能在他上方看到有龍盤旋着。有一天夜晚,他行走到水澤,叫一個人在前面走,那人回來報告説有條大蛇在路上,希望可以返回。醉酒的劉邦毫無畏懼地往前走,拿起劍就把蛇一分為二。後來有人到蛇所,看到一個老婦人在晚上哭,就問她緣由。婦人回道:“有人殺了我的孩子。”那人進一步問老婦人是怎麼知道的,她回答:“我的兒子的白帝,化為蛇來到路上,現在被赤帝子殺了。”那人不相信,想告他,結果老婦人突然不見了。這麼一來,劉邦就是赤帝子了。

《史記·封禪書》記載,劉邦登基後,漢代承襲了秦朝的制度,尊崇黑色,在原來四帝的基礎上加了黑帝,用以祭祀,劉邦也就變成了黑帝的後代。不過按照《劉氏大成譜》的説法, 劉邦的曾祖父名為劉清,是戰國魏國大夫,為避難從大梁搬到了沛縣,家中比較富有,號稱有百萬錢財,樂善好施,導致在他祖父時財產都給光了。

劉邦是怎麼死的

漢高祖劉邦從草根走上皇位,這一路的辛酸讓他深感世道險惡,皇位的難得可貴。劉邦花甲之年,最為擔心的是怕自己的江山旁落他人,對幾位開國功臣心懷戒備。這種多疑的念頭為他的死,埋下了禍根。那麼劉邦是怎麼死的呢?

劉邦像

高祖晚年處心積慮想除掉心中幾根刺,韓信、彭越、英布等人功高震主,若要與他們對抗劉邦並無多大勝算。所以暗中指示呂雉和蕭何出掉了韓信和彭越。這樣一來,英布怕惹火燒身,遂起兵反抗。劉邦年事已高,非要御駕親征,混亂之中被暗箭所傷。

不料回長安後,箭傷愈加嚴重,卧榻不起。呂雉請來名醫為他看病,劉邦問他病情,醫生默默相對,淡淡説能治。劉邦感慨萬千道:“我從一介布衣,白手起家奪取天下,這次看來是命中註定,上天要亡我啊,即使扁鵲在世也治不好。”於是憤憤賜給名醫五十金把他打發走了。彌留之中,劉邦向呂雉交待了後事。就這樣一代天驕在公元前195年安然離世,給後人留下無盡遐想。

關於劉邦之死後人有另一種説法,劉邦是力不從心想死。醫生説能治,他卻非不要治,喜歡等死。於是有人做了以下猜想:劉邦的當時的處境可謂眾叛親離。最好的兄弟盧綰叛變了;一眾功臣殺光了;他控制不了野心勃勃的呂雉;相幫寵姬戚夫人和愛子劉如意又無能為力。這種窮途末路的處境讓劉邦感覺那是天命,選了個適當的時機一死了之。

劉邦是怎麼死的恐怕早已成為千古謎團,可一代豪傑的下場竟如此落魄,真叫人扼腕嘆息。

項羽殺劉邦

在鴻門宴上,項羽殺劉邦其實並不困難,他有很多機會都可以下手。但是最後項羽卻還是沒有殺他,還放他走了。很多人都説,如果在鴻門宴上,項羽殺了劉邦,那麼可能歷史的結局就會不一樣,其實,就算項羽真的殺了劉邦,也不一定就能改寫歷史,只不過歷史上少了一個叫劉邦的皇帝而已。

項羽殺劉邦

項羽並非不想殺了劉邦,只是項羽一直是一個人英雄人物,在他的骨子裏,血液裏,有着非常驕傲的因素。而在鴻門宴上,劉邦又各種認錯,説白了,其實劉邦的性格是有點流氓的。而項羽又是一個貴族般的人,劉邦正好就抓住了他的這個心理,在他面前裝出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

這就好像老鼠可以吃大象是一樣的,老鼠為什麼能吃了大象,就是因為大象骨子裏是高貴的,慈悲的,所以他不願意,也不屑去殺一隻老鼠。這和項羽不屑去殺劉邦是一個道理。

在當時,項羽已經是天下之主了,這一點,我們從他分封天下這裏就可以看出來。

項羽殺劉邦本是自然之事,但是他放走了劉邦,以至於後來被劉邦圍在了烏江邊上。大家都知道,最後項羽是死於自殺的。説是説自殺,其實是被劉邦給逼死的。可是直到最後,項羽也沒後悔在鴻門宴上沒有殺了劉邦,在他死的時候,他對劉邦依然只有不屑和看不起,有人説項羽不懂政治,但是至少他沒有違背自己高貴的內心,一生坦坦蕩蕩。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721 字。

轉載請註明: 劉邦的謀臣 劉邦為什麼殺功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