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塵封書籍海洋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當着有人“熒惑聖聰”之際,也有更多大臣提出了反對意見,但太宗沒有聽取。剛剛出任參知政事的大臣李至的勸諫更為得法,他提出上中下三策,要太宗選擇上策或中策,就是不能選擇下策。他的上疏是一篇美文,值得欣賞:幽州,契丹之右臂,王師往擊,彼必拒張。攻城之人,不下數萬,兵多費廣,勢須廣備餱糧。假令一日克平,當為十旬準計,未知邊庾可充此乎?又,范陽之旁,坦無陵阜,去山既遠,取石尤難。金湯之堅,非石莫碎。臣愚以為京師天下根本,陛下不離輦轂,恭守宗廟,示敵人以閒暇,慰億兆之仰望者,策之上也。
大名,河朔之衝衞,或暫駐鑾輅,揚言自將,以壯軍威者,策之中也。若乃遠提師旅,親抵邊陲,北有敵兵可虞,南有中原為慮,則曳裾之懇切,斷鞅之狂愚,臣雖不肖,恥在二賢后也。幽州城,是契丹的右臂,我大宋雄師前往征討,他們一定會拼死抵抗。那時,攻城之人,不下數萬,兵多,費用就多,所以一定要廣備軍糧。應該假定攻克幽州的日期之前,要準備一百天的軍糧。現在不知道邊境要塞是否有這麼多的儲備?另外,幽州大城之外,平坦而無丘陵山脈。離開山丘這麼遠,取石頭是很困難的。但敵人固守城池,沒有更多石彈,不利用炮具,是很難攻克的。
臣愚鈍,但還是認為,開封京師乃是天下根本,陛下不必離開汴梁,恭敬地守住宗廟,給敵人一種閒暇鎮定的感覺,以此可以撫慰天下敬仰皇上的士庶。這是上策。河北邯鄲一帶,是通往河東朔漠的重要門户之地。陛下如果一定要親征,不妨就在大名邯鄲駐蹕,可以放出風來,要御駕親征,以此來壯軍威。這是中策。如果陛下一定要親提大軍,到達邊陲,那樣,北邊有契丹衝犯的忌諱,南邊有中原空虛的擔憂。如此,三國時辛毗拉着魏文帝的袖子不讓他遷徙民眾,這種懇切;春秋時齊太子砍斷馬鞅繩阻止齊侯逃跑,這種狂愚,都是我欽佩的。
臣雖然很不肖,但也恥於在辛毗和齊太子二位賢達的後面——臣是一定要效法這二位的。細考李至上疏,其實是在“上策”之前,還講述了攻取幽州的困難,主要是糧草儲備與炮具石彈獲取的困難。他認為這一項軍備不預先做好,攻取幽州勝算不大。這是在委婉地勸諫太宗,時機未到,可以暫時不動。至於“上策”,也可以概見,李至已經預見了敗局,他期待太宗不要親征,再次品嚐這個苦果。李至的拳拳之心於此可以略見一斑。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