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香港特別行政區中學文憑考試(相當於“高考”)歷史卷出現了立場歪曲、傾向性極強的一套試題:是否同意“1900至19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的説法。
“有毒”試題,招致愛國愛港人士的一致譴責,香港教聯會副主席穆家駿更是痛斥“引導學生做漢奸”。對此,香港教育局深夜發佈聲明回應稱:試題資料極為片面、具有引導性,“嚴重傷害了在日本侵華戰爭中受到莫大苦難的國民的感情和尊嚴”,要求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嚴肅跟進、向公眾作出合理交代”。
“烽火歲月山河飄搖,蒼生蒙難家國難安。”眾所周知,日本侵華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最黑暗的一頁,給中國人民帶來前所未有的災難。在東北,日本關東軍731部隊泯滅人性發動細菌戰進行種族滅絕;在南京,侵華日軍有預謀地展開慘絕人寰的大屠殺。而諸如此類的血腥與殘暴、欺壓與奴役,幾乎貫穿於這場持續14年之久的戰爭始終。據統計,中國共有6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淪陷,有3500萬以上同胞傷亡,侵華日軍的滔天罪行豈容美化?中國人民用血書寫的歷史豈能顛覆?香港考評局別有用心地引導學生解構歷史、數典忘祖,實在是喪失人倫道德、泯滅民族良知,遲早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而這並非香港教育第一次犯“歷史性錯誤”。小學二年級的網課裏,任課老師公然將鴉片戰爭的起因説成“英國以禁煙為由派兵攻打中國”;中學生的通識課程中,美化西式民主、唱衰“一國兩制”、醜化內地的內容一抓一大把。更過分的是,作為“指揮棒”,香港考評局評核發展部經理竟然在臉書帖文中鼓譟“沒有日本侵華,哪有新中國”的荒謬言論……當育人園丁成為播毒導師,學生怎能不長歪變壞?所以也不難理解,為何香港迴歸已20多年,“廢青”卻一再上街搞事,“港獨”思想屢屢冒頭,一些大學校園幾乎成了“武鬥”主場,很多學生甘當“反中亂港”的急先鋒。
國家認同是國民教育中最核心的內容。其中歷史教育,就是塑造青年、加深國家認同最基本最關鍵的“一課”。欲知大道,必先為史。只有瞭解自己民族的過往,瞭解幾代人為了獨立富強流血流汗的征程,才知道自己從何處來、向何處去,民族歸屬感、尊榮感才會潛移默化、油然而生。從這個意義上説,編撰和審定什麼樣的教科書,選擇和出閲什麼樣的考試題目,是關乎國家發展、民族未來的大事,香港必須補上這些“歷史課”。一方面要持續斬斷“港獨”向青少年羣體蔓延的黑手,另一方面也要通過對基礎教育系統性的正本清源、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國家觀念。下定決心打贏教育領域去殖民化的這場硬仗,“東方明珠”才有未來。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長安觀察出品,首發在今日頭條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