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吳道子字畫
唐朝的文化,不僅僅是一個培育詩歌文人的地方,它同樣也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畫師。吳道子,便是這一時期享有“畫聖”美譽的著名作家。在現在,吳道子字畫也是很多收藏家一直熱衷和追求的作品。可以説,在某種程度上,吳道子的字畫作品代表了唐朝當時最高的繪畫成就。
吳道子畫
關於吳道子的字畫類型,由於他本人更擅長畫人物,山水以及一些鳥獸、草木和樓閣這樣的自然景色,所以現在所流傳下來的字畫類型大多也都是屬於這方面的。由於吳道子曾經因為一些原因,自己流落到了洛陽這個城市,受當地的文化所影響,他在這裏學會了壁畫創作,並把它作為自己的一門絕活,每天不停的練習。所以壁畫也是吳道子字畫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吳道子在當時唐朝的畫界還是有點名氣的。他所創作的《金橋圖》曾經被稱為“唐朝三絕”。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吳道子的字畫不僅生動逼真,同樣更敢於創新,從而推動了當時畫壇的極大進步。
目前,流傳下來的吳道子字畫的主要代表作品有以下幾種。《送子天王圖》、《地獄變相圖》、《汗光武帝燎衣圖》、《托塔天王圖》以及《大護法神像》等等。主要類型還是與佛教有關的一些壁畫創作。在吳道子所畫的人物中,會看到很多人的衣服都是輕飄飄的飛起,似乎畫中有風在吹動一樣。十分的生動形象,這種吳道子字畫的風格在當時也被人稱為“吳帶當風”。
吳道子的故事
吳道子是中國畫史上的著名大師,堪稱唐代畫家第一人,被尊稱為畫聖,唐玄宗賜名道玄。吳道子擅長多種繪畫,無論是宗教、人物、山水,甚至是花鳥魚蟲都獨樹一幟,別具匠心。歷史上對於吳道子的記載很少,但是民間流傳的關於吳道子的故事卻很多。
吳道子畫像
民間傳説中吳道子的故事有很多,有些故事甚至具有一定的神話色彩,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兩個比較著名的小故事。
第一個是傳神之筆的故事。《盧氏雜記》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吳道子去拜訪一位僧人,並想討杯茶水喝,但是僧人對他很不禮貌,吳道子非常生氣,臨走時在僧人房裏的牆上畫了一頭驢。到了晚上,牆上的驢居然活了,甚至還抬起驢蹄子把僧人的房間踩了個稀巴爛。僧人知道這是吳道子畫的驢,就去哀求吳道子把驢擦掉,這才相安無事。
第二個關於吳道子的故事叫落筆生光。傳説吳道子觀景歸來,路過一座茅草房,只聽得裏面有紡車的聲音,卻看不到一點光亮,非常奇怪。後來他才知道里面住着一個孤零零的老婆婆,依靠紡線為生,根本沒錢買燈油,晚上只能摸黑防線,吳道子甚為同情,決定送老婆婆一幅畫。吳道子研磨鋪紙,將蘸飽墨汁的筆往紙上一甩,在紙上綴滿亮晶晶的小點,隨後又用筆在小點上輕輕塗幾下,再畫上幾個圓圈兒就大功告成了。他讓老婆婆把畫貼在牆上,老婆婆照做了,等到天一黑,老婆婆發現,畫中竟是圓月和繁星在閃耀,屋子裏被照得恍如白晝一般。
這兩個故事應該都是杜撰的,其目的就是想突出吳道子畫藝的惟妙惟肖和形象逼真,這也不難看出在當時人們的心中吳道子是何等的厲害和傳神。
吳道子孔子像
吳道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畫家,也是深受當權者唐玄宗器重的宮廷畫家,唐玄宗賜名道玄,世稱畫聖。吳道子擅長繪畫宗教題材、人物、鳥獸、草木、台閣等,且無一不精,唐代敦煌莫高窟壁畫等都受到了吳道子畫風影響。《送子天王圖》《孔子像》《八十七神仙卷》等都是吳道子的代表作品。
吳道子孔子像
吳道子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造詣成就,不僅是因為他的書法基礎和過人筆力,更重要的是他敢於創造,並且想象力豐富,這種無限的創造熱情結合上他自身的高超畫藝,高度嫺熟的技法,就將複雜的事物以簡單生動的方式逼真的描寫出來,這種畫風被稱作吳家樣。吳道子的畫作落筆雄健,用色簡淡,尤為突出的是他善於運用線條描繪富有運動感、節奏感的事物,吳道子的線條有粗細、緊緩的變化,時而渾圓厚實,挺拔有力,時而轉折自然,流暢飄動,被稱為“吳帶當風”。
《孔子像》又名《孔丘像》《夫子像》,原作早已失傳,其刻石摹本被保存在曲阜孔廟聖蹟殿,是國寶級文物。一千多年來,吳道子孔子像被世界公認為最能傳神再現至聖先師風範的孔子像。吳道子孔子像的整體畫風完全符合吳家樣的風格,畫中的孔子極具大家氣度,身體略微前傾,雙手作揖,謙卑有禮。孔子頭扎儒巾,目視前方,髮帶飄逸,處處彰顯着聖人的智慧,這幅作品中嫺熟的畫藝技法,深得“吳帶當風”的精髓。
一千年多年以來,讀書人已經完全接受甚至默認了吳道子所描繪的孔子形象,他們甚至認為,吳道子所畫就是孔子,不得不説這就是名家的功力和實力。
吳道子天王送子圖
吳道子是中國畫界的大師級人物,被尊為畫聖,民間畫工更是尊奉他為“祖師”。吳道子擅長人物畫,主要從事宗教題材畫作,吳道子天王送子圖就是他的經典代表作之一。
吳道子天王送子圖局部
吳道子的《送子天王圖》是紙本手卷,長35.5釐米,寬338.1釐米,又名《釋迦降生圖》,是吳道子根據佛典《瑞應本起經》所繪,原稿已丟失,現藏於日本國大阪市立美術館的是宋人臨摹版本。
吳道子《送子天王圖》共分兩部分,前一部分是兩神騎着瑞獸之神奔馳而來,天王雙手及膝,神態威嚴。身後的侍女態度安詳,武將則劍拔弩張。第二部分淨飯王小心翼翼的抱着初生的釋迦,王后緊跟其後,一神驚慌拜迎。畫中人物雖多,但表情各異,張弛有度,很有節奏感和敍事感,吳道子對於人物身份、心理以及形態的刻畫細緻入微,既富有想象力又不缺乏神韻。獨樹一幟的“吳家樣”線條,粗細頓挫,隨心流轉,將人物、鬼神表現的生動貼切,入木三分。
《送子天王圖》是吳道子畫風的充分體現,他開創了蘭葉描,奉行“行筆磊落,揮霍如蓴萊條,圓間折算,方圓凹凸”。他從公孫大娘舞劍中悟出用筆之道,着意於繪畫中筆力的起伏變化,態勢雄峻而疏放,表現了內在的精神力量。吳道子的畫作,用色簡淡,甚至不着色,很有點表現主義的味道。
吳道子的人物畫像極具個人特色,與顧愷之、陸探微等大為不同,“筆不周而意足,貌有缺而神全”,筆勢圓轉,衣服飄舉,盈盈若舞,形成了“吳帶當風”的藝術風格,風行一時,對後世影響深遠。
吳道子鍾馗捉鬼圖
吳道子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畫家,也是唐朝畫家第一人,被畫界尊稱為“畫聖”。吳道子少年學畫,習有所成,被唐玄宗所賞識,召入宮中任職,歷任供奉、內教博士、寧王友等等,成為了唐玄宗的專屬畫師,沒有詔令不能隨意作畫。吳道子鍾馗捉鬼圖就是吳道子奉唐玄宗之命所畫的作品。
吳道子鍾馗捉鬼圖
根據歷史書籍記載,有一次,唐玄宗從驪山回宮,身體抱恙,太醫們束手無策,病了一個月也不見好轉。某天晚上,唐玄宗在病中昏昏欲睡,只見一個長着牛鼻子,穿着絳色衣衫的小鬼進入殿內,小鬼光着一隻腳,穿一隻鞋,腰間還掛着一隻鞋,後脖領處插有一把扇子,小鬼伸手偷走了楊貴妃的香囊和玄宗的玉笛。
唐玄宗正要大喊侍衞前來護駕驅鬼,又見一大鬼奔入殿中,大鬼長的異常醜陋和恐怖,蓬髮虯髯,頭系角帶,穿着藍袍,一個胳膊暴露在外,腳上穿着皮革,一伸手就把小鬼抓住,挖了小鬼的眼珠就吞了下去。
大鬼説,我是終南山的鐘馗,在武德年間曾赴長安應試武舉,因相貌醜陋而未被錄用。出於羞憤我撞死在殿前的階石上,幸得高祖賜我綠袍安葬,我感激不盡,發誓要替大唐除盡天下虛耗妖魅。唐玄宗醒後,身體不治而愈,他隨即命吳道子根據他的夢境畫一幅《鍾馗捉鬼圖》。畫好後,唐玄宗大為驚異,感嘆到,難道你也和朕做了一樣的夢嗎?為什麼畫的這麼像?
隨後,唐玄宗命大臣將吳道子所畫的《鍾馗捉鬼圖》鏤板印刷,並將畫卷和緣由廣頒天下。吳道子鍾馗捉鬼圖由此流入民間,甚至流傳於世,為後人所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