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關羽跟《三國演義》裏的區別

關羽是中國人最熟悉的歷史人物之一,他在中國民間的影響之大,地位之高,罕有與其相提並論者,關羽能有這麼大的名氣,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功不可沒。

但是《三國演義》是小説,不能當正史看,裏面關羽的故事雖然精彩,但是很多都是作者杜撰的,正史中的關羽跟小説裏的形象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正史中的關羽跟《三國演義》裏的區別

正史裏關羽的武器並不是後世熟知的青龍偃月刀,因為青龍偃月刀是宋朝年間才出現,而且是儀仗、訓練用具。冷兵器時代,騎兵作戰使用的長兵器是矛和槊一類刺殺型武器,關羽也不例外,從《三國志》裏面關羽擊殺顏良的記載從能看出來。

紹遣大將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起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從這段史料可知,關羽是用矛或槊一類的長兵器刺死顏良,然後用佩劍或腰刀把顏良首級砍下來。

正史中的關羽跟《三國演義》裏的區別

演義裏關羽的成名作是温酒斬華雄,而歷史上斬華雄的是孫權的父親孫堅,關羽千里走單騎的事情是真的,但是沒有過五關斬六將,曹操欽佩關羽對劉備的赤膽忠心,成全了關羽,允許他回到劉備身邊,這段歷史裏最值得肯定的是曹操的大度。

初,曹公壯羽為人,而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謂張遼曰:“卿試以情問之。”既而遼以問羽,羽嘆曰:“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遼以羽言報曹公,曹公義之。及羽殺顏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賞賜。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為其主,勿追也。”

《三國演義》裏關羽在劉備集團的地位在諸葛亮之下,正史上關羽才是劉備集團裏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二號人物,關羽生前的職務是前將軍,荊州刺史,而當時諸葛亮職務是軍事中郎將,屬於顧問參謀性質,而且關羽有假節的權力,劉備集團僅此一人,通俗來説,假節就等於是皇帝欽賜尚方寶劍,擁有先斬後奏的至高權力,諸葛亮在劉備死後,執掌蜀國大權才有了此項權力。

關羽和張飛的武力值在《三國演義》裏被弱化了,三英戰呂布是小説家言,是羅貫中杜撰的情節,真實歷史裏關羽和張飛的武藝很可能在呂布之上,呂布在正史裏並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而關羽和張飛都曾做到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因而二人被成為萬人敵,而且後世經常用關張之勇來讚美武將英勇善戰,很少有用呂布之勇的。

正史中的關羽跟《三國演義》裏的區別

文學家寫歷史很多都特別不靠譜,演義當故事看還行,要了解真實歷史,還得看正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72 字。

轉載請註明: 正史中的關羽跟《三國演義》裏的區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