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墨子是個什麼樣的人 墨子的尚同是什麼意思

由 簡振武 發佈於 經典

  墨子,名翟,魯人(也有宋人説),大約生活在公元前468年到前376年。墨子是我國古代非常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軍事家 ,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

  墨子像

  墨子創立墨家學説,代表作品有《墨子》。不過現在保存下來的只有五十三篇,有十八篇已經遺失,而還有八篇只有題目而沒有內容。《墨子》這本書,其實不是墨子一個人獨立完成的,也不是在短時間內完成的,現在比較得到大家認同的是,《墨子》這本書主要是記載墨子和他弟子的一些對話、問答,是由墨子本人或者他的弟子甚至一些後世人記錄而成的。

  墨子以“兼愛”、“非攻”為核心,墨學對後世的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

  墨子善於製造,不管是製造用於軍事攻守的武器還是生活中的工具。《墨子兵法》中關於器械的篇章尤為著名,墨子曾設計了連弩之車、擲車、轉射機、窯灶鼓囊等攻守城的武器。他還曾製成"木鳶",在天空飛了三天三夜都沒有掉落。

  墨子是辯論大家,是我國古代第一位邏輯學集大成者,著作《墨辯》六篇是關於思維形式、思維規律和思維方法的認識。墨子三表法是一種先進的樸素唯物主義經驗論,是言談思想和推理論證的標準。墨子還運用類推的方法揭露對方的自相矛盾。這些方法在今天看來都是極為先進的。

  墨子收了很多門徒,其中比較有名的有:禽滑釐、高石子、公尚過、耕柱子、魏越、隨巢子這幾個。墨子和他弟子的一些言論,是零散的出現在各種古代書籍中。墨子的思想,主要體現在他教育弟子的過程中,這些思想,對現在的我們也非常具有直達意義。

  墨子的尚同是什麼意思啊

  墨子尚同是一種集權主義的思想。這種高度的集權思想認為,一切事物必須統一在上級的手上,等級觀念非常森嚴,必須要自上而下的實現統一的控制和有效的管理,也就是説這是集權制度早期的體現。

  墨子像

  尚同思想的中心內容是對百姓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希望百姓能和天子有統一的目標,上下同心,希望建立一個“大同”的國家,全民為了同一個思想而努力。

  《尚賢》、《尚同》這兩篇主要講述了墨子希望改善小私有者的地位。所以另一方面來看墨子尙同的思想也反應了小私有者的利益追求精神追求,這也反應但是的社會小私有者已經快速的湧現,這或許也是之後社會矛盾急劇突顯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墨子的尚同思想和他所生存的環境分不開,墨子出生的時候,正值春秋戰國,羣雄爭霸的時候,這種時候,各個國家之家都希望通過武力統一天下,再這樣的環境下,墨子認為沒有什麼能比生活太平更為重要的事了。

  《墨子尚同上》裏面説:遠古的時候人們都處於沒有約束的自然條件下。而墨子認為所謂的自然狀態指的是人類沒有被一套共同的規範的法律所約束,而對於整個社會來説百姓來説國家來説,這是一種最自然的狀態。

  不過墨子的尚同思想雖然是主張天下太平,可是大同世界的想法終歸是不成熟,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要有統一的信念畢竟沒有那麼容易實現。

  墨子親士全文及譯文

  墨子是春秋末期戰國初期的宋國人,曾在宋國擔任過大夫一官,名翟,後創建墨家學派,被稱之為墨家鉅子。其主張兼愛平生,非攻墨門。以仁愛治天下。

  墨子像

  而《親士》則是其《墨子》中的一篇,也是最首要的一篇文。以晉文公,齊桓公,還有越王勾踐的事例進行闡述,從而對比突出了“用賢親士”這一主題“三子之能大名成功於天下也,皆於其國抑而大丑也”兼王之道,必要是有仁愛之心,廣招賢才,親近賢士,善於使用賢士。

  《親士》主要主張的是君道,與人道之間沒有必然的關係。後期揣摩時爭議也是頗多。比如文中突然提起的吳起裂,西施沉的典故。於君道之間對比的話就顯得有些突兀。而文中的“今有五錐”到“非此祿之主也”這兩句明顯有點脱離了主題。

  《親士》中最後得出的結論“太盛難守”不像墨家的風格,到有些道家的韻味。如是,便有人猜測説這是墨子早期的作品,應創作於青年時期,還有人猜測説是後期的傳抄有誤。當然其中道理如何,還有待考證,當我們抱着存疑之心再揣摩細讀之時,自是會發現其中收益良多。

  “太上無敗,其次敗而有以成,此之謂用民”此句便教導了我們要善於用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勝在得人,而敗卻在失人。“歸國寶,不若獻賢而進士”親近賢士,廣聽眾議。告訴我們要多聽別人的意見從而才能發現自身的不足,進行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