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報:一個想自殺的人到實施自殺都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

  自殺這樣一個行為包含自殺意念、自殺企圖和自殺行為。


 

  那麼題主的問題似乎就是一個人從有自殺意念,是如何發展到出現自殺行為的。

  從定義上,自殺意念是指那些喪失活下去的願望, 但還沒有導致身體受傷的自殺構想與行為(Beck et al., 1973);而自殺企圖是指非致命性結果的自我傷害行為, 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殺意圖, 其結果可能是受傷或沒有受傷(O'Carroll et al.,1996)。

  也就是説,自殺意念是在意圖和內部心理活動中,還沒有構想出自殺的計劃和企圖。而自殺企圖是沒有完整計劃的一種自殺嘗試,結果可能導致受傷但並不會真正成功自殺。而只有達到自殺行為層面,才是最終產生自殺成功這樣後果的行為。

  它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具有完整的計劃性,會計劃在某個時間和地點,運用某種特定方式去結束生命。而另一種具有衝動性,在一種強烈的情緒衝動下,個體出現脱離現實感,或失控感,而隨機選擇自殺方式很快地實施該行為。

  西方調查結果表明, 自殺意念的發生率在 18 歲以下約為 15~30.8% (Kokkevi, Rotsika,Arapaki, & Richardson, 2012; Nock et al., 2008), 18 歲之後急劇下降, 約為 3.7~14.3% (Crosby et al.,2011; Nock et al., 2008)。我國的調查結果表明, 大學生的自殺意念發生率為 12.9~20.5% (李獻雲等,2011; 梁瑛楠, 楊麗珠, 2011); 社區人羣的自殺意念發生率為 7.9% (李獻雲等, 2010)。

  但是 WHO (2014)的統計數據表明, 2012 年全球範圍內總體自殺率約十萬分之 11.4。

  也就是 0.0114%!

  我們就有一個驚人的發現,自殺意念的出現是非常的普遍的,而真正成功實施自殺行為的人,非常之少。

  而這個過程伴隨了個體一系列心理狀態和心理過程:

  1, 絕望。對生活缺乏希望,對某些目標沒有期待,以及對獲得成功毫無信念等。這種心理狀態是引起自殺行為的一個重要因素。McMillan, Gilbody, Beresford 和 Neilly(2007)的元分析發現絕望至少會增加 3 倍的最終自殺風險。

  2,認知僵化。也就是説個體將自殺當做解決當下問題的唯一辦法。自殺者往往看不到生命中其他的可能性,和新的變化。他們認為發生了某件事,自己就徹底完蛋,某些事情根本沒有辦法應對和解決。

  3,對過去記憶的過度關注和概括。對過去生活事件的回憶中,有些人會十分關注消極部分,對於過去個人經歷中消極的體驗無法釋懷,不斷反覆思考和回憶那些消極部分。並且他們會對過往消極的部分進行過度的概括化,從部分消極推廣至整體消極,從而完全否定自我,否定世界,否定生活的希望,否定生命的價值等等。

  4,問題解決能力的缺乏。很多人缺乏問題解決能力,當面對壓力情景時,無法應對。有些人會覺得自己內部的心理活動是讓人恐懼的,擔憂的,無法被人理解的。這些都會推動個體封閉自我,自我沉溺在消極體驗中,加重無助感和絕望感。

  5,心理痛苦。Shneidman (1993)提出心理痛苦(psychache)的概念, 它是指一種由心理需要受阻或沒有實現引起的被羞辱、內疚、憤怒、孤獨以及絕望等精神痛苦的狀態。當這種精神痛苦的程度超過個體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 個體會將自殺視為終止這種不可承受的意識流動的唯一方法, 從而發生自殺行為。Shneidman 認為心理痛苦是引發自殺的直接原因, 而其他因素, 如抑鬱與絕望, 只有與心理痛苦相聯繫才與自殺相關。

  也就是説,前四點都會通過引起個體強烈的心理痛苦,個體為逃避這種心理痛苦而最終選擇自殺行為。

  在自殺差異激活理論(Differential Activation Theory of Suicidality)中,研究者認為,悲觀、抑鬱的情緒會與負性的認知和信念失調建立連接,這種連接隨着多次反覆就會被強化。不斷被強化之後,會變得越發的自動化。因此,一個非常小的負面刺激,引起很小的負性情緒,就可能激發個體的自殺意念。從這個角度只解釋了為什麼自殺意念會出現

  那麼自殺人際理論(Interpersonal Theory of Suicide)就解釋了自殺意念何以導致自殺行為。。該理論認為, 個體僅有自殺的願望並不會自殺(WHO 的數據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只有同時具備實現願望的能力, 才會自殺。如圖:

  這個理論從人際關係的角度理解,自殺意念的出現源於在人際關係中的挫敗而產生了累贅感和為滿足的歸屬感。也就是説,一個人覺得我被周圍所有的人都拋棄了,我不屬於周圍任何一個團體和家庭,我很孤獨,因此,我感到我是一個多餘的人。

  但是這種感受只會產生自殺意念,而真正的自殺行為出現,需要習得自殺的能力。例如,克服恐懼和忍受疼痛的能力。個體通過反覆多次接觸痛苦與刺激的事件, 可以降低對死亡的恐懼, 並提高身體疼痛的容忍度,從而習得自殺能力。習得自殺能力的內在機制是對痛苦、恐懼及疼痛的習慣化與拮抗作用(van Orden et al., 2010)。

  而認知行為治療的創始人——阿隆貝克(2008)提出了自殺的認知行為模型,如下圖:

  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人格特質,有些人在人格特點上會具備一些自殺的易感因素,他們更加脆弱,心理韌性差,復原力弱,更加極端和完美主義等等。當這樣的人遭遇巨大壓力時,很可能會產生精神異常的認知過程(包含但不限於:抑鬱症、焦慮症、創傷後應激障礙、強迫症、精神分裂症等的負性認知過程)這種認知過程可能影響到個體出現自殺意念,最終產生自殺行為。

  從自殺意念到自殺行為要經過兩個心理狀態,如下圖:

  阿隆貝克認為,精神異常的過程,會引起個體出現自殺圖式,也就是對於自殺的一種核心信念。例如,他們可能會認為「自殺是我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當個體持有這種核心信念的時候,個體內心會處於一種長期的狀態絕望中。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02 字。

轉載請註明: 知乎日報:一個想自殺的人到實施自殺都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