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知乎日報:抑鬱患者殺人 嘆息之後該怎麼辦?

由 司空梓瑤 發佈於 經典

  有哪些措施能夠儘可能地減少「抑鬱症患者傷人」事件的發生?

  首先如果新聞中患有精神病的主角是“抑鬱症患者”的話,那我覺得這倒是意見比較稀奇的事情,因為重症抑鬱症患者的重要指標是興趣減退、反應遲緩和情感淡漠,聽上好像真的和“傷人“這個行為有些難以對應上。


 

  新聞中的主角是因為沒買到東西,進而暴起傷人的,聽上去像是有一些比較嚴重的衝動控制問題,猜測可能是雙向、躁狂等問題。

  當然,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猜測。猜測這個人到底是什麼問題,其實並不重要,尤其對於已經發生的慘劇,和預防未來的慘劇發生。因此請允許我將這個問題擴大到如何儘可能的減少,因精神疾病而差生惡性事件上來。

  避免這種惡性事件我認為分為標本兩個層面的方法。

  所謂治標的方法是建立起健全的心理問題求助機制,這種機制應當是一個由精神科醫生 + 專業心理諮詢 / 心理治療師 + 社會工作者三者相結合的完整機制。這個機制應當具備有科學完備從鑑別診斷、藥物干預、心理治療、社會支持與社會關懷的完整服務體系。但遺憾的説,這一點目前在發達國家也未能夠建立完整。

  所謂治本的層面,就是正確的建立起對精神痛苦的認識和問題,這一點看上去很簡單,但事實上卻是非常困難的。大多數人都無法理解、體會精神痛苦所能給人帶來的痛苦程度。意大利心理學家安東尼奧.梅內蓋蒂曾説過,精神痛苦的根本目的是毀滅自己或者毀滅他人。精神痛苦是一種遠遠要比肉體痛苦對人造成影響更大的痛苦。這是一個需要慎重而嚴肅對待的事情。無論是承受這份痛苦的當事人,還是他身邊的人都應該對這點有着充分的認識。

  首先要充分意識到這種痛苦可能會產生的後果,你可能會傷害你自己,或者傷害你周圍的人。這種傷害未必是直接性的,比如説持刀行兇,它可能是一種持續的自我貶低、自我毀滅,或者對他人的超強敵意。這種持續性的損害會隨着時間的增長而加強,它會不斷地衝擊你的生活,給你的生活帶來很大的損傷,最終影響你正常的生活節奏。

  其次要充分認識到這種問題是可以解決的,但是它需要時間和耐心。時間意味着你需要給予這個問題以解決的時間,而不是單純的依靠大夫或者心理治療師,我見過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或者來訪者在面對自己的問題時,呈現一種“就靠你了”的態度。遺憾的是這種態度對於解決精神、心理問題沒有任何的幫助,這需要你認真的負責,為此付出時間和努力;耐心意味着這個過程並不是變魔術一般瞬間就能改變一個人,而是需要一段時間來完成,這就意味着你能接受暫時沒有變化的結果,依然堅持而不離開治療。

  最後關於治療費用的問題,我想算這麼一筆賬,心理治療確實是一個需要一定金錢和時間的問題。如果一個諮詢師的諮詢費是 400 元一節的話,那麼一年的費用 40 次,就是 1w6,如果一個長程治療比如説 5 年的話,那麼就是 8w 塊錢。這 8w 塊錢能為你帶來的是一個全新的生活體驗,能讓你更加快樂、有力量的面對生活,能讓你發現到生活中以前沒有發現的資源和可能性,能夠讓你不因為焦慮而繃緊神經,不因為抑鬱而內心衝突,不因為恐懼和擔心而傷害自己和你周圍的人,甚至可能會完全的改變你的生活,也許很多東西看起來就不盡相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