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全憑“頂上功夫”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與北京服裝學院共建的“中關村科學城第四批簽約項目——北京服裝學院服飾時尚設計產業創新園”,於4年前落成。當時就讀北京服裝學院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研究專業的碩士生李姍,成為創新園裏首批入駐的學生創業團隊。這位從校園裏走出來的設計師,瞄準“頭頂之上”,在看起來有些“小眾”的帽飾領域演繹工匠精神。她説,她不為追求爆款,只是努力為每頂帽子尋找適合的主人。

  打造適合東方人頭型的帽子

  西裝革履,頭戴禮帽,手握文明棍,外表體面,談吐不凡,彬彬有禮。説到世界上最愛帽子的國家非英國莫屬,英國的帽子似乎已經成為“紳士精神”的載體和工具之一。伴隨着流行“帽子文化”的,是隨處可見的定製作坊。與之相比,隨着時代的發展變遷,帽子似乎正在逐漸退出中國的歷史舞台。李姍對此很不解。

  現在中國人怎麼就不戴帽子了呢?李姍發現,“戴帽子不好看”是一種普遍聲音。然而,佩戴一頂帽子是否好看和帽形存在着極大的關係。東西方人種的頭部結構存在着較大的差異:西方人的頭型屬於“前後長,兩邊窄”,亞洲人的頭型是正圓,甚至偏扁;此外,在佩戴習慣上也有所不同,西方人喜歡在頭頂偏額頭的位置佩戴帽子,但是亞洲人喜歡戴在後腦位置。因此,很多西方人佩戴起來非常好看的帽子卻並不適合東方人,很多愛美的女性雖然想要嘗試帽子造型,卻不得不因為這種差異而放棄。

  李姍敏鋭地發現了這“頭頂之上”的市場潛力。

  實際上,李姍正兒八經的科班專業是北服“服裝設計”。然而,大四以服裝設計師的身份實習時,心懷壯志的她卻受到了不小打擊——在實習的服裝品牌裏,一位服裝設計師的創意和想法並不會受到太多的尊重和重視,急功近利的“拿來主義”才是被很多服裝品牌奉為成功的不二法寶。因此,設計師的使命也不在於創意的碰撞,而變成了以研究其他品牌樣衣為己任的“模仿”和“追隨”。做自己喜歡的設計,堅持自己的風格,這是李姍學習設計以來一直堅持的事情,她決定尋找新的突破口。

  “頭頂之上”尋找突圍

  失望的李姍暫時放棄了服裝設計的夢想,但是也並未放棄突圍的希望。大多數品牌很少會有自己的配飾部門,這給了本科畢業走出校園的李姍不少機會,她開始遵循着自己的心意,成為了一名“自由設計師”,從事圍巾、帽子、禮品等配飾的設計。創意上可以天馬行空了,但是李姍依然有苦惱。“我發現很多沒有被選中的設計是自己很喜歡的作品,看到它們就那麼被遺忘在角落裏感覺到很可惜。”

  2012年,李姍重新回到母校攻讀研究生,她也在開學之前做好了自己創業的打算,創立自己的同名品牌“SHINE LI”,她要為自己設計的每頂帽子都找到適合的主人。

  對於自己的創意和作品,李姍自然是自信滿滿,讓她發愁的是怎麼推廣。由於所有的作品都是手工製作,所以李姍將市場定位為高收入、對生活有着高要求的都市女性。都市女性的消費場所在哪兒呢?李姍瞄上了北京SKP(原新光天地),想在這裏開設一家真正意義上屬於自己的店鋪。“你瘋了嗎?這怎麼可能?!”聽到李姍的“野心”,身邊朋友第一反應就是給她潑上盆冷水。也難怪,以她一個起步設計師的資質,想要贏得如此“高大上”商圈的青睞,的確有些難度。不過,還沒嘗試過的李姍不死心。經過朋友的引見,李姍找到了商場的負責部門,以自己的夢想打動了對方,給自己品牌爭取到了一個月的“生存期”。“我覺得自己特別幸運,遇到了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願意支持我的夢想。”

  一個月的關鍵期決定了李姍這個初創品牌的生死存亡,她內心的壓力可想而知。更加不利的是,當時的位置是傳説中的“死角”,很多品牌在這裏來來去去,卻都失意退場。“那一個月天天跟打仗一樣!”沒有有經驗的銷售人員,李姍只好親自上陣。白天除了帶領銷售團隊還需要兼顧生產的環節,傍晚提着新鮮出爐的作品擺到貨架上。常常到了晚上關門的時候,貨櫃已經是一清而空。“那段時間心情真是挺矛盾的,東西賣出去了,心裏當然高興;可是這也意味着自己得趕緊趕貨了。”賣得好的系列要補貨,還要抽時間推出新的設計,“每天過得都不知道是星期幾,只知道白天要出門做帽子,晚上要去店裏賣貨。”進駐第一個月期滿,李姍品牌的營業額超過所有人的預期,也創造了商場開業以來地下一層的銷售奇蹟。看到第一個月的業績,李姍當場就哭了。而有了第一個月的“超額完成”之後,李姍的品牌開始了迅速的“野蠻生長”,第一年就拿下了商場內同品類的銷售第一,並且一直保持至今。

  李姍的品牌活下來了。

  追尋帽子賦予人的個性

  如今,不少時尚圈人士都成了李姍帽飾品牌的忠實粉絲,大膽的設計是品牌受到追捧的原因之一。李姍認為,她追尋的從來都不是帽子本身的美感,而是帽子所賦予人的個性。

  李姍最得意的作品之一是“金屬耳朵帽子”。當時提出在帽子上添加上金屬元素的想法時,李姍沒少遭到周圍人的反對。首先,工藝特別難,為了減少金屬重量帶來的影響,就要將兩個金屬片無縫黏合後打造成中空。黏合的精細度如何,直接影響到後續電鍍工藝的成敗。“因為黏合口很小,所以對於技術的要求特別高,一開始得有個60%到70%的報廢率,經常到了電鍍液裏才發現兩個金屬片之間有縫隙。”

  儘管如此,李姍對這個設計卻很堅持。在李姍看來,人的五官除了耳朵都有表情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而動物卻能用耳朵的形態來表達情緒。李姍想用金屬的質感,為佩戴者賦予一定的性格,來表達俏皮之外的小叛逆和小堅韌。

  “有的人可能覺得我的設計有些誇張,但是所有的作品都體現了與我的情感聯結,我沒有想過去討好任何人,只是覺得能打動自己的產品肯定會有人產生共鳴,所以我一直在説,我的每一頂帽子都在等待它的主人。”

  如今,李姍的帽飾品牌“SHINE LI”已經成立了自己的手工工坊,她也已經在西單老佛爺百貨、三里屯太古裏等多個商圈開了自己的分店。在大把的機會面前,李姍卻很清醒:不急於開網店、不追求爆款。她説自己不想被商業綁架,始終記得優質的產品和優質的體驗才是品牌的根本,她願意用工匠製造來演繹當代時尚。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98 字。

轉載請註明: 大學生創業全憑“頂上功夫”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