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蘇軾的評價如何 蘇軾是個怎樣的人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對蘇軾的評價

蘇軾,因其才華出眾,才思敏捷,一生所作詩詞無數,後世之人將他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除此之外,蘇軾還有哪些特點,人們又都是從哪些方面評價他,如何評價他的呢?下面咱們簡單分析分析。

人們對蘇軾的評價如何 蘇軾是個怎樣的人

蘇軾圖像

首先,單從外貌論,很多人評價蘇軾是一名翩翩公子,風流倜儻,深得女人的喜愛。這點從他一生中的婚姻便能看出一二,蘇東坡一生曾娶妻三任。在第一任妻子王弗死後,其堂妹王潤之因一直暗戀姐夫蘇軾便託人做媒,最終也是如願以償成為第二任蘇夫人。為了懷念逝去的妻子,蘇軾曾作《江城子》一詞,深深地抒發了對亡妻的悼念之情懷,也因為此,他被後世評價為多情之人,也算是當之無愧。

其次,單從目標方向論,人們對他的定義則是一個有抱負有理想之人,能夠堅持自己的理想,永不放棄。少時的蘇軾是很崇尚儒家思想的,他也一心為考取仕途,以取得功名然後報效朝廷為自豪。但他顯然並不被命運之神所眷顧,仕途之路也算是一波三折,風波不斷,更曾經因為得罪新派勢力而被冤枉入獄,出獄後蘇軾曾經一度重新被任用,但很快地又再次被一貶在貶。但這種曲折的經歷,並沒有打消蘇軾的最初方向和理想,從這點來看,他也應該算得上是一個有為之人。

最後,單從思維論,評價蘇軾是一個思維開闊,豪邁大氣之人可謂是精準確切。他的諸多作品便充分體現了這一點,豪邁之師,當屬蘇軾。

蘇軾是個什麼樣的人

蘇軾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一代文豪,在蘇軾生活的餓那個時期可以稱得上是無人能夠比肩的一代文學大家,這樣一個人無疑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從其一生的經歷來看也是一個非常豁達的人,從其詩詞的風格來看更是一個非常豪放的人,蘇軾堪稱才華四溢,作為官員也是一個具有錚錚傲骨的人。

人們對蘇軾的評價如何 蘇軾是個怎樣的人

蘇軾畫像

首先説蘇軾是一個聰明的人,這從蘇軾的經歷就可以看出,蘇軾的父親蘇洵在蘇軾年齡還比較小的時候就醉心於仕途,在家裏刻苦攻讀,這樣也為蘇軾的早年家庭學習打下來堅實的基礎,蘇軾後來的成就離不開早年的啓蒙。據説蘇軾年未及冠即“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蘇軾二十一歲就參加朝廷的考試並且高中第二名,從以上就可以看到其天資聰穎。

再説蘇軾是一個豁達和豪放的人,俗話説“文如其人”,蘇軾的作品很少有小情調的自憐自艾,蘇軾的文章充斥着一種強烈的生命力,豪放灑脱,有着一日千里的氣概,即使是被遭遇了牢獄之災後的《赤壁賦》和《後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也是那麼豪放不羈,看到的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想到的是“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絲毫沒有悽悽切切的傷感情緒,從這裏我們不難看出蘇軾豁達的胸懷和豪放的做派。

蘇軾是一個才華四溢的人,從蘇軾留下來的數千作品中就可以看到蘇軾的才華,蘇軾不僅僅是一位文壇泰斗,還是一位具有錚錚傲骨的官員,王安石改革的時候蘇軾與王安石政見不和,這個時候蘇軾不是放棄自己的政見為了高官厚祿而曲意迎合,而是選擇了外調,後來新的皇帝上台,王安石的新法被廢除,蘇軾又與統治者的政見不和,這個時候也不是曲意逢迎,而是再次選擇了外調,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蘇軾是一個有思想的人,一個堅持己見具有錚錚傲骨的人。

蘇軾與韓愈並譽為什麼

唐朝的韓愈、宋朝的蘇軾,想必大家都是知曉的,歷史上也都對他們做過評價,那麼大家知道嗎?韓愈和蘇軾被同時稱為什麼呢?先對兩人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人們對蘇軾的評價如何 蘇軾是個怎樣的人

韓愈雕像

韓愈:出生於唐朝,是唐朝的文學大家同時也在哲學上有很大的造詣,他在散文上也很有大的成就,不過他一生和蘇軾一樣,一生坎坷,被貶官都成家常便飯了,韓愈的性格也很開朗,他被蘇軾推上“唐宋八大家之首”。

蘇軾:出生於宋朝,和韓愈相差的比較遠,但是在文化領域不分種族和年代,蘇軾和韓愈同樣都是八大家之一,但是蘇軾和韓愈在詩詞、性格和所面對的坎坷人生是很相像的,他們都看清了、想通了,走出了一條豪邁的人生道路。

他們兩人都是唐宋八大家,其餘六位分別是曾鞏,蘇洵,蘇轍,王安石,柳宗元,歐陽修,其中柳宗元和韓愈是唐代的,其餘是宋代的。蘇軾、蘇洵、蘇轍並稱三蘇。

那麼蘇軾和韓愈並稱為什麼呢?這主要是從兩人所作出的詩詞上來定義的,韓愈的詩詞多偏向於豪邁、奔放,雖然韓愈本人他是偏古的,但是卻不影響他個人作品的發揮,而蘇軾的作品和韓愈一樣,大有一種氣吞山河之勢,也行兩人在性格和所面對的人生是一樣的,所以他們兩人所作出的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韓愈和蘇軾的文章氣勢磅礴,如海如潮。所以人們並稱他們為“韓潮蘇海”。


 

 

蘇軾評價王維

王維,唐朝時期的大家,他的詩、詞、畫都有很高的成就,但是他和蘇軾、韓愈等人一樣,由於人生坎坷的命運和官場上的不得意,而無可奈何,他的詩詞曾經得到過相隔幾百年以後的蘇軾的評價。

王維畫像

蘇軾在後世看過王維的詩詞讚賞王維“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尤其是寫作山水的詩詞稱為了最高的成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比得過王維的造詣。但是在王維後期的作品裏,蘇軾並不怎麼看好,因為王維的詩中大多寫的是自己的心中幻想,王維雖然人生坎坷,但是和蘇軾卻大不相同,蘇軾是抱着豪邁的眼光看人生,而王維則是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來反映當時的黑暗。

在唐代的時候,山水田園派是當時的一個很大的組成部分,當時有很多的人喜歡關於王維山水的詩歌,因為一方面這些詩歌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另一方面也是代表着很多一部分人的思想。

蘇軾贊王維“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無論從性格還是人生態度上來講,蘇軾對於王維還是比較的讚賞。

晚年的時候王維無心再作詩詞,他的作品改變得也是很厲害,那些詩詞也都沒有流傳下來,不值得在後世流傳和討論,全面的説王維此人也算是不幸之人。無論後來他做過什麼,就以蘇軾對他的讚賞,我們也無話可説,也是一位值得我們尊敬的大家。

蘇軾的山水詩

蘇軾的山水詩是宋朝時期山水詩的最高峯,他在山水之上又營造了更高的意境,蘇軾是通達儒家、道家、佛家之人,他的山水詩有種超脱萬物之感。

蘇軾雕塑

蘇軾故鄉在眉山,眉山是四川的一個小縣城,成年以後就離開了故鄉,除了回家戴孝以外,其餘時間都在外地,故鄉是蘇軾想回去回不了的,因此詩中有不少是描寫家鄉的山水景色,所以詩中常見到“峨眉”、“岷山”等地點,這些都是故鄉之景,表達他對家鄉的思念。

蘇軾的山水詩從故鄉到被貶謫的地方或者路途上的景色都包含在其中。詩中的“海南”、“錢塘”、“齊安”、“嶺南”這些地點是路中之景或居住地之景,表達詩人心高氣傲、不肯為權貴折腰,總是被貶。

而家喻户曉的《題西林壁》裏面的一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更是將山水的宏大和當時的困苦的心境描寫了出來。

蘇軾的山水詩不光帶我們看到了風景,還看到風景之外的世界。詩中包含的不僅僅只是山水,還包含着對百姓的關懷和時間萬物規律的認識,這些都是普通人到不了的意境。比如《題惠崇春江晚景》裏面的“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雖然很簡單的描寫卻將春色展現在人們面前。

山水詩開始於漢朝,在魏晉時期已經初具規模,詩人主要採用寫實的手法,表現詩人的眼中之景,到了唐朝時期,詩人更喜歡用景來表達心中之情。蘇軾卻不是用山水詩來紓解心中鬱悶,更多的是表達一種豁達和開朗,不為當時的困境所困擾,而是看得更高、更遠。蘇軾的仕途非常的艱難,他的才能和名氣都是其他人想害他的原因,種種困難,只讓蘇軾更加的勇敢,看事情更加透徹。

蘇軾是什麼居士

蘇軾是宋朝文學界的頂尖人物,他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唐宋八大家之一,但這麼一位不但在歷史上留下眾多詩詞,而且性格十分豪爽的著名詩人,在朝廷任職期間卻多次被貶,但也因為他的被貶經歷,讓他為自己取了一個響徹天下的的稱號,東坡居士。

蘇軾像

在蘇軾被貶的經歷中,有一次是被貶到黃州,當時他雖然身上有一個‘團練副使’的職位,但並沒有什麼實權,而且每個月給的俸祿也很少,加上蘇家當時的人口很多,因此一家人生活的十分貧困,儘管生活的有些困難,但日子還是可以勉強維持下去的,可就在兩年之後,隨着蘇家人口的增長,每天的開銷逐漸變大之後,連這種苦日子也都快過不下去了,就在這個時候他的好友馬正卿來黃州看他,看見自己的好友現在生活的艱難這麼之後,就去找了他的同學,也就是當時的黃州太守幫忙,看在馬正卿的面子上,黃州太守給蘇軾找了一塊不用的土地讓他種點糧食什麼的來維持生計,而這塊地正好黃州城東山坡上,蘇軾想到自己一直崇敬的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擔任忠州刺史的時候,曾經在城東山坡栽過樹,還經常去那裏散步、作詩,而現在他所開墾的這塊土地也在一塊坡地上,和白居易那個時候有些相似,出於對白居易的敬意,他就給自己取了個東坡居士的名號,也在那過了近兩年的農夫生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987 字。

轉載請註明: 人們對蘇軾的評價如何 蘇軾是個怎樣的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