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長坦言:若孩子不想讀書,父母不妨帶他們去3個地方看看

高爾基説:“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也是孩子學習的工具,但是如今卻總有很多家長抱怨孩子不愛學習,剛開始勸一勸還有點作用,但也只是三分鐘熱度!

“我不想學習了”這是很多孩子內心裏最真實的話語,也許有的已經表現在行動中甚至已經向父母挑明,而有的孩子只是將這句話壓在心裏,但無論如何,上學時期孩子的普遍厭學是一種相當廣泛的表現。

北大校長坦言:若孩子不想讀書,父母不妨帶他們去3個地方看看

記得網上曾經爆出一則新聞讓我感慨良久:一位母親為了讓自己曠課的孩子回去上學,竟跪地相求!但即使這樣做,孩子也絲毫沒被打動。其實作為家長,我們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不需要做到這個地步,我們應該從根源上出發,瞭解孩子厭學的真正原因,然後一次解決。

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了這種情緒,就要及時理解跟分析幫助,避免這種情緒的進一步擴大,而且要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努力引出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北大校長坦言:若孩子不想讀書,父母不妨帶他們去3個地方看看

北大校長之前就曾坦言:若孩子不想讀書,父母不妨帶他們去這3個地方看看

1.公交站

在上班高峯期,很多人為了能擠上一趟公交,恨不得被門夾住都不願意鬆手。

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教育孩子,如果你不好好讀書,以後很可能就會過上每天擠公交的生活,但是如果你現在努力讀書,未來雖然可能會有其他的壓力,但是至少不會因為擠公交而發愁。

北大校長坦言:若孩子不想讀書,父母不妨帶他們去3個地方看看

2.飛機場

飛機場的很多人都是西裝革履、光鮮亮麗,他們不會像乘坐火車出行的人們那般灰頭土臉,隨行物品都是裝在旅行箱裏,會有專人幫忙推行李。

這個時候可以教育“不想讀書”的孩子乘坐飛機出行的人基本上都是高端人才,所以學歷水平應當會在大學之上。更高的學歷證書為他們帶來了更好的生活質量,他們可以飛到更遠的地方,認識不同的人,見識不一樣的世界。他們如今的所得都和在學校時的刻苦努力脱離不了關係。

北大校長坦言:若孩子不想讀書,父母不妨帶他們去3個地方看看

3.建築工地

農民工兄弟他們面色紅黑,滿身汗水,早起晚歸,體力消耗巨大,甚至還冒着生命的危險。

在這些人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曾經沒有努力學習、過早地流入社會、又不甘於貧苦,才走上了通過努力勞動和承擔工作風險來獲取真正的“血汗錢”的道路,告訴“不想讀書”的孩子,好好讀書並不是一定比人高一等,但會多一些選擇。

北大校長坦言:若孩子不想讀書,父母不妨帶他們去3個地方看看

家長們現在逼着孩子讀書、看書,真的沒有用,只有真正調動孩子的主動學習能力,他們才會把心思放在學習上,而不是表面上看着在讀書,實際上思想早就在開小差了,這種學習基本等同於零效率。

而有格局見識的父母懂得逼孩子多看書,而且對書的要求也非常高。

奧運跳水冠軍吳敏霞表示富養孩子,讓孩子長見識,並不只是讓孩子享受很貴的衣服食物。

北大校長坦言:若孩子不想讀書,父母不妨帶他們去3個地方看看

不難發現,很多大格局的家長,都讓孩子通過讀歷史書“長見識'。

不僅如此,在最近的一個調查裏暴露了20名清華北大的學霸高中3年以來的書單,驚人的發現裏面都出現了歷史類的書籍。

馬雲、任正非、馮侖這些擅長深度思考,都公開給大家推薦過歷史類書籍。

連一位復旦大學歷史教授叫唐世平的,就寫過文章 ,呼籲多講世界史:

“我們應該少一點中國歷史,多瞭解世界。 ”

北大校長坦言:若孩子不想讀書,父母不妨帶他們去3個地方看看

因此回到開頭我們講的文科狀元曹靜怡,從小讀歷史的孩子,長大註定不平庸。

對於孩子,讀歷史書最好是從小開始讀起,著名的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曾經説過“3-6歲是孩子性格習慣以及大腦開發的”黃金期“,家長在這個時間給孩子讀歷史書,不僅可以促進大腦開發,還能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歷史觀。

但市面上的歷史書,大多艱澀無趣、漏洞百出,適合給孩子讀的實在是太少了。

北大校長坦言:若孩子不想讀書,父母不妨帶他們去3個地方看看

當然了學習歷史需要科學的途徑,不能讓孩子死記硬背乾巴巴的知識,而是先激發孩子對歷史的興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96 字。

轉載請註明: 北大校長坦言:若孩子不想讀書,父母不妨帶他們去3個地方看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