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的時候,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向英國首相温斯頓·丘吉爾提議成立一個類似“國際聯盟”的組織以增進國際間的協調並預防戰爭。
1945年10月經大多數簽署國的批准,《聯合國憲章》正式生效,聯合國誕生。從目前來看,聯合國在國際上發揮的作用是現今任何一個政治組織都無法取代的,它一共有193個成員國,囊括了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主權國家,而常任理事國卻只有五個,那麼這五個國家是怎麼確定下來的呢?
嚴格來説,常任理事國的成員也發生過些許變動,比如蘇聯解體之後,蘇聯的常任席位就被俄羅斯所取代,但蘇俄本身就是血脈相連,這種變動更多地近似於“繼承”。俗話説,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如果採用輪換制的話,常任理事國的位置不會在某個國家身上固定不動,但是自聯合國誕生以來,安理會的常任席位就一直被美英俄法中壟斷,這是怎麼回事呢?原因很簡單,這不是“選”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
在聯合國之前還有一個與之類似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其誕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組建的初衷當然也是為了增進合作,預防戰爭,但因為在遏制法西斯勢頭上表現出的無力並且最終沒能阻止二戰爆發,國際聯盟於1946年解散。聯合國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其前身便是反法西斯聯盟國家,自然在戰爭中誰的貢獻更大,誰就更有話語權。
美利堅合眾國依靠獨特的地理優勢與雄厚的綜合國力,在戰爭前期大發橫財,在戰爭後期鼎定乾坤,一躍成為世界頭號超級大國。無論在戰爭中還是在戰後,美國都毫無爭議地入圍常任理事國的行列,在這一點上沒有任何一個組織和個人會產生異議。
與美國相對的便是蘇聯,蘇聯是一個在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上與美國相去甚遠的國家,這也是後來二者經常在國際舞台上互相掐架的原因之一。但思想不同擋不住蘇聯人武力強大,二戰結束後蘇軍已經攻入德國的首都柏林,此時的蘇聯擁有一支令全世界為之膽寒的軍事力量。既然在反法西斯戰場上付出了巨大犧牲且貢獻突出,那麼在戰後自然少不了蘇聯的好處。上個世紀末解體之後,俄羅斯作為蘇聯的天然繼承人也就繼續履行着常任理事國的職責。
英國亦即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雖然面對法西斯德國的強烈攻勢險些被打殘,但最終挺了過來。況且作為老牌帝國主義國家,英國儘管實力不濟,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它還是擁有着全世界最廣大的殖民地和雄厚根基。而中國是對日戰爭的主戰場,數千萬同胞的生命換來最終的勝利,理所當然地在安理會里要有我們的一席之地。
至於法國,説實在的倒是有一點名不副實,二戰剛一打響沒多少日子投降了,戰後分割勝利果實的時候卻還拿走一大份。當然這與戴高樂將軍領導的“自由法國”密不可分,同時也與美英的支持更加密不可分。不論如何二戰結束後的國際體系是確立了下來,並且一路磕磕絆絆延續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