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教?怎麼做?如何評?——三問勞動教育“硬核”要求咋落實?

怎麼教?怎麼做?如何評?——三問勞動教育“硬核”要求咋落實?

  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小學1至2年級課外校外勞動實踐每週不少於2小時、中小學其他年級不少於3小時,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教育部近日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對勞動教育目標框架及大中小學勞動教育主要內容等進一步作出明確要求。

  勞動教育必修課怎麼上?課外校外勞動實踐如何開展?勞動素養評價怎麼做?結合綱要推進落實,記者在遼寧、廣東、湖南等地採訪多所學校和相關教育專家,瞭解基層學校的實際探索和期盼。

怎麼教?怎麼做?如何評?——三問勞動教育“硬核”要求咋落實?

  勞動教育課上什麼?

  綱要明確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中小學勞動教育課平均每週不少於1課時。職業院校開設勞動專題教育必修課,不少於16學時。普通高等學校要將勞動教育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明確主要依託的課程,可在已有課程中專設勞動教育模塊,也可專門開設勞動專題教育必修課,本科階段不少於32學時。

  目前,廣州市已率先發布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提出小學生會做一日三餐,初中生能煲湯,高中生懂理財等,涵蓋家務、班務、社會服務、職業體驗、科創實踐等多方面,並希望將勞育推廣到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

  但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除上海、北京、廣東、浙江等少數省份建立了勞動教育體系,其他地方勞動教育體系仍是空缺。一些學校目前開展的勞動課實際是“綜合實踐課”,針對性不強,如某市小學階段綜合實踐課內容包括“春季常見流行病的調查”“母校情”“地震有前兆嗎”等常識性課程,每學期僅10課時,每週不足1課時,動手內容很少。

  湖南民族職業學院附屬小學從2004年就開始系統地把勞動教育理論化、課程化、生活化。根據學生年齡特點,一、二年級開設陶藝課,三、四年級開設手工課,五、六年級開設廚藝課。“學校有‘空中菜園’‘學生廚房’,學生在校就可以學做飯、種植蔬菜。”校長方少文説。

  長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學督導與特色建設中心主任秦有才等專家建議,勞動教育課要結合通用技術、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統籌開展,師資、設施都要有明確的設置標準和扶持政策。既要促進學科教學和勞育的有機融合,也要把勞動教育與體育課、學科學習分開來,不能“勞動教育是個筐,什麼東西都往裏裝”。

怎麼教?怎麼做?如何評?——三問勞動教育“硬核”要求咋落實?

  課外3小時勞動實踐如何保證?

  在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的同時,綱要強調,勞動教育途徑要注重課內外結合,要在課外校外活動中安排勞動實踐。中小學每週課外活動和家庭生活中的勞動時間,小學1至2年級不少於2小時,其他年級不少於3小時;職業院校和普通高等學校要明確生活中的勞動事項和時間,納入學生日常管理。

  一段時間以來,中小學生勞動時間、勞動能力“雙赤字”情況突出。有調查顯示,不少孩子在家從不做家務,有些家長對學生勞動也不支持,普遍認為孩子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這個課程不考試,勞動不僅浪費時間也沒有必要,家長完全可以代勞。

  記者走訪發現,各地學校勞動課動手實踐的機會較少,學校除了衞生包乾區,沒有更多勞動機會。學校往往害怕學生在參與勞動實踐過程中發生意外等問題,很多學生可以參與的日常勞動,也交給老師或保潔人員去完成。

  瀋陽市瀋河區自6月初開始試行勞動教育進家庭,規定小學低年段和中年段勞動實踐每天不少於20分鐘,小學高年段和初中學段勞動實踐每天不少於30分鐘。在制定的家庭勞動教育指導方案中,從衞生清潔、內務整理、加工食品、種植飼養等方面按操作難度梳理了54項勞動內容,給家長提供了良好的參考和指導。

  “特別是疫情以來,孩子在家的時間變長,勞動成為孩子們居家抗疫生活的最好方式。”試點學校瀋河區泉園第二小學副校長徐琳瓊説,主題活動開展以來,孩子們的勞動熱情空前高漲,洗碗、刷鞋、包餃子……湧現了一批內務、廚藝和種植飼養小達人,用勞動實踐充實了居家抗疫生活。

  瀋陽市瀋河區初中綜合實踐活動教研員侯衝宇、長沙市天心區北塘小學副校長張墨雨等建議,保證勞動實踐時長,需要學校出政策,家長多鼓勵,社會多監督。學校、家庭、社會要整體轉換觀念,充分提高對勞動教育的認識。同時進一步完善學業評價機制,完善學校應急與事故處理辦法等,促進家長支持學生勞動,學校大膽放手讓學生參與勞動。

   勞動素養如何評價?

  “勞動素養將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介紹,要依據勞動教育目標,制定勞動素養評價標準,注重對學生勞動素養形成和發展情況的測評分析,將平時表現評價、學段綜合評價和學生勞動素養監測區別開來,分別提出相應要求。

  由於勞動教育與考試關係弱,導致學校、家庭重視不夠。多地基層教育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應試、升學的考驗面前,學校勞動教育逐漸被邊緣化,學生勞動觀念和勞動習慣培養被削弱,部分學校勞動教育缺乏規劃、勞動教育計劃性不足、勞動教育無考核。

  方少文介紹,該校勞動素養評價從兩個維度來進行,一是勞動課教師對學期所訓練的勞動技能進行考核評價;二是對勞動實踐情況的評價,每週統計一次。兩項彙總,達到“特優”等級的學生評為“勞動小標兵”,達到“優秀”等級的學生評為“勞動小能手”。而且此項成績作為評選“三好學生”和“優秀少先隊員”的依據。

  侯衝宇表示,勞動素養並不是單純的勞動知識和勞動技能,還包含勞動觀念、勞動態度、勞動習慣和品質、勞動情感、勞動思維等多方面。知識和技能,可以通過勞動技術能力來評價,但其他方面的素養,就需要多學科的整合,與其他四育融合發展。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教授王江松建議,要構建更加多元、人性化和可操作的評估體系。教育行政機構應設立專門的勞育管理和評估部門,用於跟蹤和考評學校勞育的效果,如學生基本勞動常識的知曉度、勞動情感的認同度、勞動意志和信念的內化度以及勞動行為的穩定性和一貫性等。

  新華社記者王瑩、鄭天虹、謝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25 字。

轉載請註明: 怎麼教?怎麼做?如何評?——三問勞動教育“硬核”要求咋落實?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