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一身給自己帶來過好運的衣裳,吃上一頓家常可口的早餐,7月7日,全國一千多萬考生走進高考考場。延期一個月舉行的考試,也許無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壓力。天津市耀華中學心理教師、心航路中國大教育網創辦人張麗珊提醒,作為家長,千萬別被孩子的焦慮帶跑;調整情緒,其實,一切並沒有什麼不同。
第一道題就不會怎麼辦,疫情影響複習怎麼辦
拿到試卷,第一道題就不會做,怎麼辦!偏偏記得老師還説過,第一題不會太難,難題都分佈在後半張卷子。張麗珊提醒,不要對試卷的題目分佈存在“迷信”,老師説的所謂“規律”只是基於以前的情況,而每一次考試都是隨機的。況且,第一題不會和最後一題不會,又有什麼區別呢?
“高考誰都沒法拿滿分,考生要關注的只是這道題是否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一場考試分配給每道題的時間是有限的,考生也應該清楚一道題應該花多少時間,如果超出了時間依然沒有頭緒,果斷放棄就行。”張麗珊説。
如果前面連續幾道題都不會,考生往往容易陷入慌亂。張麗珊建議,穩住,別慌,先把筆放下,做深呼吸,並在深呼吸的過程中給自己積極的暗示,“沒問題的,我的失分點都在前面,後面的大題會越做越順的”。注意,深呼吸吸氣的時候一定要吸滿,呼氣的時候一定要呼盡,讓自己處於一個放空的狀態。
“也有學生問我,考試時間那麼緊,深呼吸不是浪費時間嗎?不是這樣考量的——如果你處於慌亂的狀態,會特別影響正確率,所以不如把筆放下,讓自己慢慢平靜下來,再投入到做題中。”張麗珊説。
在諮詢中,張麗珊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覺得第一科沒考好,哭得不行,等成績出來才發現第一科其實還不錯,後面幾科倒真是被影響了。
“家長此時千萬不要雪上加霜,埋怨孩子平常不努力,這下孩子就可能真覺得沒救了。”張麗珊説,“而從孩子角度,你既不知道標準答案,也不知道評分標準,更不知道別人考得如何,怎麼能判定自己沒考好呢?所以,千萬不要做悲劇的預言。一科考完,無論感覺如何,都要考一科扔一科,以更好的狀態迎接下一科。”
今年高考因為疫情延期,一些孩子對張麗珊説,覺得自己從小到大都不順,幼兒園遇到什麼事,小學又遇到什麼事,歷數了各種負面案例。
張麗珊對這些孩子講,疫情不是某一個人遇到的疫情,而是全體考生都遇到的疫情,即便因為疫情居家上課而影響了複習效果,那大家也都是一樣的。高考看的是相對排位,並非絕對分數,所以,考生完全沒有必要覺得自己不行,這依然是一個公平的環境。
孩子説“不想考了”只是宣泄情緒,家長只須給一個愛的抱抱
經常有家長來向張麗珊求救:高考還剩一天了,或者才剛考了一天,孩子突然説“不想考了”之類的喪氣話,把家長嚇得夠嗆。有的家長還為此十分焦慮,一定要把孩子的思想工作做通才罷休,於是跟孩子從人生講到責任,從12年寒窗講到社會競爭壓力。而孩子呢,也許本來只是情緒緊張,宣泄情緒,結果被説了一通道理後,反而強化了這種意識,壓力更大了,真不想考了。
“家長可以視孩子只是在撒嬌,千萬不要都信以為真。你抱抱他,説一句‘孩子你真的挺辛苦’之類的安慰,就可以了,不用長篇大論。參加高考的孩子已經是18歲的成年人了,他明白自己在做什麼,他已經付出了那麼多努力,沒有不考的理由。”張麗珊説。
在考試這幾天,家長不要對孩子有過多的詢問,考得怎麼樣,有沒有考什麼,千萬不要和孩子説考試相關的話題,更不要催促孩子去複習、去“抓緊”。孩子想聽音樂,就讓他聽,只要讓做能放鬆下來的事情就可以。晚上吃完飯,不妨出門散散步,聊點輕鬆的話題,比如孩子的童年趣事。
“有的孩子考完一天回家,會發脾氣,比如抱怨今天家長做的飯菜不好吃。家長覺得孩子在沒事找事,但其實他只是因為焦慮而發泄。家長千萬不要因為這些事情和孩子吵架,也不用理論,更沒必要生氣,讓孩子慢慢平靜下來就好。”張麗珊説,“做家長的,先讓自己內心強大,才能讓孩子放寬心。”
張麗珊特別提醒,考試期間,家長不要過多關注“家長羣”。羣裏總有一些所謂“消息靈通”人士,散佈各種小道消息,擾亂家長情緒,進而把焦慮傳遞給孩子。所以,珍愛平靜,遠離家長羣。
考完千萬別懈怠,家長和孩子一起填志願
考試結束,並不意味着高考的結束,張麗珊提醒,作為考生和家長,此時千萬不要懈怠,“我們常説的一句話是考得好不如報得好”,馬上就要進入下一個戰疫——填報志願。
有的考生覺得,考完就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忙着各種同學聚會,填報志願是家長的事;有的家長甚至為此沾沾自喜,覺得自家孩子多聽話。事實上,填報志願不是家長單方面能操盤的。張麗珊見過不少學生,大學因為選錯專業導致嚴重的厭學,如果這個專業還是家長給報的,那就更有了“甩鍋”的理由。
所以,切記,念什麼大學、什麼專業,一定要家長和孩子一起選。
接下來的問題是,怎麼選?用不到20天的時間,要為12年的努力做一個方向性的重要選擇,是一件高難度的事情。這也導致一些專門指導填報志願的諮詢機構應運而生,收費不菲。還有很多家長跟張麗珊説,當初為什麼報這個專業,就因為聽(某某親朋)説特別好找工作、特別賺錢。
張麗珊強調,別人怎麼樣都沒用,千萬不要迷信別人的“成功經驗”,適合自己的才是好的。對大部分家庭來説,孩子的興趣特長和將來的就業收入,都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對此,她教給大家一個比較“經濟適用”的方法。
首先,下載幾個靠譜的求職App,廣泛地瀏覽各種崗位,瞭解崗位的對口專業;然後,進行倒推,查詢這個專業需要學習哪些課程。比如,無人機行業欣欣向榮、人才緊俏,這個行業需要招聘飛行器設計相關專業,物理是這個專業的主課之一。如果你家孩子最痛恨物理,那這個專業再好也與他無關;如果孩子恰好喜歡物理,那就接着看,開設這個專業的大學排名和歷年招生情況,孩子的分數能選擇哪幾所……
張麗珊説,從某種程度上來説,填報志願比高考更重要,打贏這一場仗需要親子兩代人。作為家長,沒有辦法在考試的時候幫孩子什麼,但在選擇大學和專業時,你真的能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