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上,方法的力量是有限的,家長在教育孩子問題上真正欠缺的不是方法,是狀態,是父母的教育狀態。
教育的最佳狀態在於一個“養”字
家庭教育重在養,而不在教。現在孩子學習上的問題,各種各樣的問題歸納起來就是心力的不足,學習熱情的不足。養魚重在養水,養樹重在養根,養人重在養心。如果一個孩子的心在家裏面得不到養護,得不到有效的滋養,天賦的聰明就沒有基礎;智商再高,沒有恰當的、相應的心態支撐,天賦很難發揮。
點燃孩子內心的學習熱情需要一定的温度,需要一定的狀態才能點燃。如果家長的心是冷漠、麻木或者是焦慮不安的,我們很難去點燃孩子學習的熱情。面對孩子不管出現任何狀態的時候,保證母親情緒的平和,這是你對孩子最偉大的教育。
正確解讀父母兩個字的意義
父親必須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的一種品質,就是風度。父親拿什麼去教育孩子,就是用自己的風度。在什麼時候表現風度,尤其要在遇到逆境,遇到自己接受不了的人,遇到別人犯錯誤的時候,父親如何表現風度,這是帶給孩子內心的一種力量,也是帶給孩子的一個空間。
母親的“母”包含什麼樣的生命意義?這是我們生命角色裏面必須解讀的內涵。
第一個字是“虛”。很多媽媽很實在,看孩子的時候一眼能看出來三個問題,而且忍不住很快要指出來,這不是母親的內涵。母親看到自己孩子的優點和缺點的時候都不要動,因為他的優點需要母親用良好的情緒去孕育和保護,只有母親看到孩子的優點和缺點都不露聲色的時候,才能賦予孩子內心的成長動力。
第二個字是“弱”。母親在孩子面前學會示“弱”。強勢媽媽的孩子很難自信,孩子的自信會在你這種狀態裏面一點點的削弱。能夠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母親,孩子的內心必然自信而堅強。學會在孩子面前示弱,示弱才能實現對孩子的託舉,凡是站在孩子心口上説話的家長,實際上是在壓制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第三個字是“柔”。一個母親真正的力量,一個母親的教育力量,在於面對孩子成長的過程,做到“柔和”。越柔和的母親,她在孩子面前的指揮能力越強,凡是扯着嗓門整天對孩子嚷,對孩子叫喊的母親,會慢慢失去在孩子中的這種引導能力。
家長的心態放在哪兒
家庭教育重在養,而非在教,最重要的是這兩個字,一個是心,一個是情,無心無意是家庭教育的特點,有情有禮是家庭教育有效實施的必須遵守的原則。
教無定法,對待不同家庭的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需要有不同的方法,但是有一個原則,要有情有禮,情在禮的前面。現在家庭教育的現狀是什麼呢,有情無禮。
愛孩子的時候,愛得沒邊,關心孩子的時候,連孩子的襪子都要家長給他穿,給他洗,説愛孩子的時候愛到早晨起牀的時候,在旁邊喊,甚至幫孩子穿衣服,這個情已經失去了教育的價值。
另一個現狀是有禮無情,尤其是家長給孩子講道理的時候,沒有感情鋪墊。任何層面的教育,首先是要給被教育者傳達教育者本身的真實的內在情感。感情做足了,做足到我們的孩子渴望到問我們要東西的時候,我們這個時候才把道理點出來。
情感交流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孩子就會説,媽媽那我該怎麼呢,或者爸爸我該怎麼辦,這個時候一個小道理過去,才有可能實現帶給孩子的一種引導能力。
家長內心焦慮與浮躁,比孩子有學習問題更可怕
孩子學習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導致孩子內心不安的背後的這些干擾源,這些基礎層面的支撐亂了,更可怕。
如何實現情緒的自我調控和管理,這是對家長提出的一個深層次的問題。“只有平靜的內心,才有可能沉澱和吸收教育的理性思考”,只有我們家長的內心平靜下來,我們對孩子教育的點才會變得清晰,才能把教育者對教育的理性思考沉澱到內心裏面,沉澱為自己的一種狀態。
效果在哪裏,在於你能否做到對教育思考的沉澱,沉澱到你的內心,內化為你的一種狀態,如果沒有這一種過程,你聽任何報告都是無效的。沒有沉澱的消化,就沒有實施教育的資本,也就是沒有沉澱的過程,我們就不可能拿着教育專家的東西在自家家庭裏去實現。
家庭教育的空間一定更要留給孩子
家庭教育要做清晰,應該下功夫做的事在兩頭,一頭是父親,一頭是母親,中間這一段,任何孩子的成長都是在蜿蜒曲折的過程中完成的,這個空間要留給孩子,不要管它。
一流的家長靠放,不懂教育的家長靠管,天天抓着孩子不放的家庭跳到錯誤的空間裏來了,這個空間是每個孩子自己獨立完成的,但是很多家長參與到這個空間裏面盯着不放,拔不出來,不讓他管不行,不讓他管就沒有別的事可管了。
有的家長説,放是不是就意味着不管。放不是不管,而是讓家長站到自己的角色裏面,對孩子的情緒做養護而不是對孩子的行為層面的東西過多地參與。過多的參與等於我們不知不覺、兢兢業業在犯錯誤。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場所,父母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教師。人的成長和教育是從家庭開始。家庭教育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商務合作—《研學旅行聯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