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省市46名高考狀元:解讀學霸養成的4個“共性”家庭教育方式

每一年的高考季,最受矚目的無疑是各省的高考狀元們。這些自帶光環的學霸們,一時風光無限,讓人豔羨不已。

來看一看今年高考狀元們的分數:

25省市46名高考狀元:解讀學霸養成的4個“共性”家庭教育方式
其中,重慶的謝欣穎,三年前是重慶市中考的第一名,今年又以總分726分成為理科狀元。

換作是前幾年,700以上的成績算得上是鳳毛麟角,可今年,700分以上的學霸已經破千,僅天津一地就高達241人。

高考真的越來越難,不少家長紛紛感慨,這麼優秀的學霸,到底是怎麼培養出來的呢?其實,學渣各有各的問題,而學霸的養成卻是“有跡可循”的。

25省市46名高考狀元:解讀學霸養成的4個“共性”家庭教育方式
如今的高考狀元可不是人們固有思維中的“書呆子”,他們不僅愛好興趣廣泛、大多還能文能武。

解讀歷年來的高考狀元的家庭教育,就會發現,他們的教育方式,其實有着驚人的相似之處:

1、閲讀範圍廣泛

今年的全國卷出了齊桓公、管仲和鮑叔牙的作文題,如果僅僅是靠學習語文課本上的知識,拿到這樣的作文題,估計會崩潰。

現在是“大語文”時代,這就意味着除了學習課本之外,還需要閲讀大量的國內外經典名著,以及通曉歷史知識等。廣泛涉獵,才不會在高考的時候抓瞎。

重慶理科狀元謝欣穎一歲多的時候,她的爸爸就給她訂了很多幼兒畫報和繪本:“小時候她看不懂,我們就給她講,她主要是看圖。慢慢地,她自己就能看了,然後講給我們聽。”

就這樣,謝欣穎漸漸愛上了閲讀,還培養出了高效的閲讀能力。

湖南高考理科狀元杜青雲,平時最喜歡的就是博覽羣書,《史記》《資治通鑑》等史學類書籍更是他的“心頭好”。

25省市46名高考狀元:解讀學霸養成的4個“共性”家庭教育方式
而2013年曾經語文考了148分的北京考生孫婧妍,更是讓人印象深刻。她喜歡讀名著、國學經典,歷史、哲學也會涉獵。即便高三學習再緊張,她也會抽出一個小時來看“閒書”。

父母也不會對此進行干涉,而是充分尊重她。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兩種方式,都能擴大視野、提升眼界。即便不是為了高考,培養孩子的閲讀興趣,也會成為他們成長道路上最寶貴的財富。

2、邏輯思維能力強

越來越多的父母意識到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尤其對於理科生來説。

被稱為史上最勵志的高考狀元鄭恩柏,曾經是班上的倒數第一,但在2015年高考的時候,他卻像一匹黑馬,以760分拿下了浙江理科狀元,被北大錄取。

提到學習方法的時候,他坦言:“真正讓我受益而改變的是邏輯思維能力和思考力,這些都是後天培養的。”這得益於他的父母在這方面對他的培養。

25省市46名高考狀元:解讀學霸養成的4個“共性”家庭教育方式
而安徽狀元孫萌的媽媽也説:“如果是一個場景,我們就儘可能帶孩子去體驗,讓孩子‘有感而發’,而不是胡編亂造”。

刷題固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盲目刷題只會事倍功半,高考狀元們用自己的事例證明,善於思考和總結適用於自己的學習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想要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可以多給孩子買一些邏輯思維方面的書籍、陪孩子玩一玩數獨遊戲。

3、專注力很重要

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節目中説過:所有的“小天才”身上都具備一個共同點,那便是“超強專注力”!高考狀元更是如此。

山東狀元孟令昊的媽媽告訴記者,他從小沒上過學科輔導班,但是專注力十分強,學習很自律,自己認定的事情都自覺完成。

即便在高三時期,別人都恨不得每天抓緊每分每秒學習,孟令昊卻還雷打不動地練三個小時的大提琴。這樣的高效和自律,讓人歎服。

25省市46名高考狀元:解讀學霸養成的4個“共性”家庭教育方式
只不過專注力因人而異,雖然能夠後天培養,但想要短期內達到學霸們這樣的高效也很有難度。

這裏有3個方法可以參考:

番茄工作法:每學習25分鐘就休息5分鐘,每4個番茄時段再休息得長一點,讓孩子能夠進入良性的循環狀態;

物理隔絕法:儘量在安靜的房間裏學習,杜絕電視、手機、人為的打擾;

儘量不打擾孩子:孩子專心做一件事的時候,父母儘量不要打擾和提醒,這個需要從小就注意。

25省市46名高考狀元:解讀學霸養成的4個“共性”家庭教育方式
4、堅持做目標規劃和時間管理

除了專注力,如何合理安排時間以及做好目標規劃,也是非常重要的,畢竟每個高三學子的學業都非常緊張。

2017年四川的理科狀元黎雨佳,每週都會給自己制定一個詳細的學習計劃,精確到每個小時。她覺得,不管是學習計劃還是週記,都是自我梳理的過程,這對於她自己來説是十分有幫助的。

2020年嘉縣理科高考狀元吳雨航提到自己的學習方法時,只強調了四個字:節約時間。

“高考複習,最重要的是做好時間管理。每個月想達到什麼樣的目的,每週需要主攻哪一塊,甚至每天、每小時需要做什麼,都要計劃好。哪怕最後沒有做到,但是不能讓自己處於茫然無序的狀態。”

進入高三,就是跟時間賽跑。同樣是24個小時,如何合理利用每一分鐘,就顯得彌足珍貴。

25省市46名高考狀元:解讀學霸養成的4個“共性”家庭教育方式
除此之外,父母的言傳身教也很重要。

安徽狀元董吉洋曾説:“偶爾我也會厭學,不想看書,爸媽注意到了,也不説什麼,就把電視關掉,坐下來看書,看到他們在看書,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書了。”

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曾説:“教育的本質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今年高考已經落下帷幕,但人生之路並沒有就此止步,不管考得好與不好,學子們終將要去攀登更多的高峯、遇見更好的自己。

有人説,雖然學霸們的優秀有目共睹,也知道他們成功的“共性”。但即便再努力,也不一定能和他們一樣成功。

誠然,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一定會失敗。

人生只有一次,不要給自己空留遺憾。

——END——

文| 栗子的生活觀 & 菈媽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感謝!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18 字。

轉載請註明: 25省市46名高考狀元:解讀學霸養成的4個“共性”家庭教育方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