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雖“生僻”,服務須跟上

  據報道,某地蔄女士因為生僻姓氏的緣故,存摺近日被凍結。

  “蔄”姓氏,確實生僻。據悉,以往採用“手寫”在銀行存取款沒有問題。後來用電腦辦公,由銀行電腦來錄入儲户信息,這家銀行的電腦打不出“蔄”這個字,就想了個辦法,用拼音代替“蔄”字。根據最近有關政策,“使用拼音代替姓氏”辦理的業務被叫停了,尷尬的事情也隨之而來——存在銀行的錢取不出來,連銀行卡都被凍結了。

  表面上看,銀行做法沒有問題,銀行有責任有義務確保資金安全。不過,仔細想來,裏面還是有問題的。當初銀行在辦理業務的時候,允許用拼音代替“蔄”這個字,就意味着對存款人的身份是認同的。既然是認同了存款人的身份,豈能到了取款的時候就“不認同”了?

  有人説,銀行的電腦確實該升級了,這一點説到了點子上。“蔄”這個字確實是生僻字,一些電腦裏打不出這個字。不過,為何新聞報道就能出現這個字?究竟是這家銀行的電腦該升級了,還是銀行服務該升級了?

  在科技已經很發達的當下,解決生僻字的問題並非無路可走。關鍵是姓氏可以“生僻”,但公共服務不能“冷僻”。面對“電腦打不出來的字”,需要多些民生情懷,要麼及時更新辦公電腦的字體軟件,要麼採用“拼湊偏旁”的辦法。既然字典裏都有“蔄”字,就應該想辦法把它打出來,以方便羣眾辦事。服務部門只要找字體專家研究一下,解決問題不是多大的技術難題。(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郭元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98 字。

轉載請註明: 姓氏雖“生僻”,服務須跟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