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裏
有些孩子在家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寶貝們變成了小王子和小公主
居家期間如何培養孩子
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肯定成了家長們的大難題
別擔心
吉的堡今天就來為大家支招啦~
陳鶴琴
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
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
培根
什麼是幼兒生活自理能力?
學前兒童生活自理能力主要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自我意識形成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全面提高,即掌握生活自理的技能,提高動手能力;感受自己的成長,樹立自立意識;養成自己做事的好習慣,積累自理生活的經驗。
學前階段是兒童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快速發展的關鍵期,隨着能力的逐漸增強,他們不僅能夠學會自我照顧,而且逐漸擴展到為集體做事、為他人服務,在此過程中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這種能力是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個體的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有着極突出的地位。
自己吃飯
自己穿衣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內容
表格內容來源於《學前兒童健康學習與發展核心經驗》
自理能力訓練之《我會用筷子》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家長請學會“懶惰”
很多家長會覺得帶孩子太累,吃飯穿衣樣樣都得自己來,追着孩子收拾玩具,每天忙來忙去,孩子變得越來越懶,好像年齡越來越小了……
其實只要家長學着“懶惰”一點,很多事情讓孩子自己學着來做,放手讓他們試試,情況就會立馬得到改善。
在保障安全的範圍內,給孩子動手嘗試的機會,成功帶來的快樂也可以是雙倍哦~別催孩子時間長、速度慢,耐心指導一定好過全部包辦!這樣孩子成長了,家長也可以省心省力很多。
家長請學會“計劃”
宅家的日子裏最好幫助孩子製作一份假期計劃表或每日作息表,充分利用每天的時間讓這段時間過得更有意義。
幼兒每天從起牀開始,自己需要完成的事情有:穿衣服、洗漱、入廁、吃飯、整理圖書和玩具等等 ,中大班的幼兒除了每天這些基本的自理內容,還可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洗手帕、擺碗筷、洗水果、澆花等等,家長將這些“小任務”制定到計劃之中,孩子既有事情做,自理能力又得到了鍛鍊,一舉兩得。
家長請學會“鼓勵”
當家長放手讓幼兒嘗試學會每件事時,請給予他們足夠的耐心和鼓勵。不要認為這些對成人來説輕而易舉的事,孩子不會做就是笨。我們要順應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在幼兒自理能力培養的道路上,請不要吝嗇自己的“鼓勵”,讓孩子可以更有信心和勇氣地去完成這些事哦。
家長請學會“畏難”
我們都曾聽過一些孩子對媽媽説過這樣的一句話:“媽媽,我來保護你。”孩子為什麼會説這樣的話語呢?因為在他們的眼裏,自己什麼事情都可以做的,可以保護媽媽的。所以,當家長表現出“畏難”情緒的時候,很多孩子都會想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父母的。
如果家長想讓孩子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可以適當地表現出“畏難”的樣子,裝做不能完成的樣子,其實這就是給孩子一個鍛鍊的機會,當孩子幫幫助家長完成了這件事情的時候,孩子是非常自豪的。
例如:當家長收拾好洗乾淨的衣服,可以對孩子説:寶寶,咱們來個比賽,看誰疊的又快又好,在比賽的過程中,家長若故意的“畏難”放慢速度,孩子就有機會“贏”了家長,其實在這種比賽“畏難”的過程中,家長的“不可能”成就了孩子的“可能”。
家長請學會“堅持”
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不是幾天就可以完成的事,這需要一個長期持續的訓練過程。如果家長不能一以貫之堅持自己的教育方法,那麼任何教育都看不到效果。
好的習慣更需要家園的長期配合才能幫助孩子逐漸形成。所以,請家長堅持同步幼兒園中的常規教育,不要因為寵愛孩子或嫌孩子做事慢等就事事包辦。
蒙台梭利
我們習慣服侍小孩,這對他們來説不僅是一種奴化,而且也是危險的。所以,如果想讓孩子健康的發展,就要讓他們自己動手做事,而只有他們自己動手,才能獲得真正的成長。
愛的提示:5+27
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除了幼兒園,更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在幼兒教育界流傳着一個算式5+2=0,意思是孩子5天在幼兒園養成的好習慣,週末2天時間就足以輕易摧毀,需要重頭再來。就比如孩子在幼兒園的5天老師們會正確引導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但是在家的2天家長會嫌浪費時間又“奪走”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5+2=0造成的後果固然加重了老師的工作難度,但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會更加深遠!家庭的教育、家長的引導,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發揮着巨大的作用,科學的家庭教育方式是讓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