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

由 泉亮霞 發佈於 經典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

  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被稱為中元節、盂蘭節,俗稱鬼節、七月半,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那中元節到底是什麼節日呢?

  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中元節的由來

  相傳地藏菩薩,也就是人們常説的[閻王爺],他的母親去世後來到陰朝地府,被關在牢房裏少不得受十八層地獄的種種折磨,地藏菩薩是個孝順的兒子,看到母親受罪心中不忍,在七月十五這天竟恂私情,讓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門打開放他母親出來,誰知這一開牢門不要緊,牢房中的小鬼們蜂擁而出跑到人間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亂竄之説。那些跑回家鄉的鬼紛紛向家人索要錢財以便回去用來生活和打通關節希望早日託生。後來人們把這一天就定為中元節。

  佛教盂蘭盆節起源於"目蓮救母"的故事,出自《大藏經》(由印度傳入的佛理)。目蓮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蓮尊者,惦念過世的母親,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時的貪念業報,死後墮落在的惡鬼道,過著吃不飽的生活。目犍蓮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給他的母親,但其母不改貪念,見到食物到來,深怕其他惡鬼搶食,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無法下嚥。目犍蓮雖有神通,身為人子,卻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請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説:"七月十五日是結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滿,在這一天,盆羅百味,供巷僧眾,功德無量,可以憑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目蓮遵佛旨意,於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其母,其母親終得食物。"這便是台灣普渡拜"好兄弟"的由來。

  中元節歷史文化

  中元節是本土文化的產物。在梁武帝時已有,至宋代定型成熟。清乾隆《普寧縣誌》言:"俗謂祖考魂歸,鹹具神衣、酒饌以薦,雖貧無敢缺。"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因七月暑盡,須更衣防寒,與人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在20世紀20-40年代,中元節遠比"七夕"、"清明"熱鬧。人們傳承着以家為單位的祭祖習俗,祭祖先、薦時食的古老習俗直至民國時期仍然是鄉村中元節俗的首要內容。

  中元節民間習俗

  晉南地區習慣用紙做燈,焚燒於墳前,意喻亡人前程光明。祭奠祖宗的食品喜用包子。如果先人亡故滿三年者,兒女們要在這一天脱去孝服,改穿常衣,俗稱換孝。

  晉北地區上墳祭奠祖宗,喜用饃饃,麪粉製作,圓形,中間點一個紅點。擺完供,燒完紙,回家時要從地裏挽幾棵穀子和麻,用綠色紙條纏繞,立置窗前,供奉麪人一尊。節後移置房頂,根朝裏,穀穗露在外面,稱為揀麻谷。民間流行的説法是保佑五穀豐登。然而供奉麪人的儀規,分析起來,似乎是早期人殉習俗的遺蹟。

  七月十五日,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後,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傳説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后土廟進行祭祀。定襄縣民俗將麻、谷懸掛門首。

  放河燈

  七月十五日祭奠亡人,最隆重的要數放河燈了。民家習慣用木板加五色紙,做成各色彩燈,中點蠟燭。有的人家還要在燈上寫明亡人的名諱。商行等單位,則習慣做一隻五彩水底紙船,稱為大法船。傳説可將一切亡靈,超渡到理想的彼岸世界。船上要做一人持禪杖,象徵目犍連。也有的做成觀世音菩薩。入夜,將紙船與紙燈置放河中,讓其順水漂流。人們依據燈的漂浮狀況,來判斷亡魂是否得救。如果燈在水中打旋,被認為讓鬼魂拖住了。如果燈在水中沉沒,被認為亡魂得到拯救,已經轉生投胎了。如果燈漂得很遠或靠岸,被認為亡魂已經到達彼岸世界,位列天國仙班了。總之,一切都是良好的祝願。

  中元節禁忌:1、夜遊 2、牀頭掛風鈴 3、偷吃祭品 4、晚上曬衣服 5、熬夜 6、靠牆 7、撿路邊的錢 8、拖鞋頭朝牀的方向 9、晚上拍照10、不勾肩搭背或拍肩膀,聽人喊叫不要隨便回頭

  從由來、歷史文化、民間習俗,以及禁忌四方面對中元節進行描述,相信大家已經瞭解了中元節是什麼節日了?中元節作為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我們應該多加了解,發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