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學院西遷:為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均衡化內涵
7月23日四川成都校區落成,9月將迎來首批6000名學生……近日,吉利學院西遷的消息引發教育界廣泛關注。從北京到成都,從教育到教育,吉利學院校址雖遷,初心未變。
備受關注的,不只是這所知名民辦高校西遷,還有北京大學對吉利學院的戰略支持——在落成典禮上,北京大學副校長張平文提到,北京大學將在學校運行管理、學科和專業建設、課程體系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管理人才培養等方面支持吉利學院建設,並在吉利學院永久設立北京大學西部研究院。這是北京大學首次給予民辦高校全面支持。
近年來,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成了教育“向上”的重要發力點。在此背景下,吉利學院“落户”成都和跟北大的深度辦學合作,是多方在高質量教育棋盤中的“落子”,其意義也會從民辦教育“升維發展”向國內教育產業格局“更加完善”溢出。
教育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民辦教育的“託舉”。從價值維度看,民辦教育能擴大教育資源供給、滿足多元化教育需求、豐富教育事業形態、激發教育整體活力,能以鯰魚效應帶動整個教育服務質量的提升,最終對高質量發展起到強力推動作用;從發展態勢上講,民辦教育的靈活機制、創新基因等與市場需求高度適配,在教育與市場嵌合度越來越深的背景下,民辦教育的重要性也會日益凸顯。
正因如此,新中國成立70週年以來,中國民辦教育經歷了從作為公辦教育“有益補充”到與公辦教育“共同發展”的歷程。近年來,“發展民辦教育”與“鼓勵社會力量辦學”在政策詞典裏出現的頻次越來越高。2017年,教育部發布《關於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放出不少“大招”促進民辦教育發展,積極引導社會力量舉辦民辦學校。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要“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
而作為民辦高校標杆的吉利學院,就為覆盤中國民辦高等教育發展之路提供了切口。吉利學院是世界500強企業吉利控股集團1999年在京創辦,前身是北京吉利大學,創立後,因與產業對接緊密的辦學特色,它開啓了社會力量辦學的“吉利模式”;2014年4月,經教育部批准升格為本科高校。20多年來,吉利學院為全國輸送了大量高素質技能人才和複合型人才,在產教融合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
吉利學院是吉利“企業辦學史”裏的典型樣本。作為“中國製造新名片”,吉利的發展史也是一部教育史:自1997年進入汽車行業起,吉利就傾情教育,22年來陸續創辦了包括吉利學院、三亞學院、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吉利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浙江汽車工程學院等在內的8所學校。這其中,吉利學院早已榮銜無數,三亞學院也成了海南創辦最早的本科院校,連續多年穩居中國綜合類民辦大學排行榜第二位,浙江汽車工程學院則是中國第一所民辦研究生院……
在需求導向和產教並舉、校企一體的新模式下,這些“吉利系”高校產出的大量實用人才填補了製造業的人才缺口,也為企業辦校怎樣利用產教協同找到可持續發展路徑提供了樣板。
如果説,吉利學院跟這些院校之前的發展,都刻上了民辦教育拔節孕穗期的鮮明烙印,為中國高等教育“池子”中注入了更多活水,那如今,吉利學院“落户”成都和跟北大的深度辦學合作,則是在探索“向融合要升維”的教育融合發展模式,也在為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均衡化”內涵。
吉利學院西遷,無疑是應時順勢之舉。這既能拓展學校在產教融合上繼續深度探索的空間,也能發揮高校在區域發展上的撬動效應,從長遠看,還是為西部高等教育提速發展、高等教育資源均衡化加持賦能。
就產業發展層面看,近些年成都的高新產業快速發展,這些企業與高校之間也會產生頻密良性互動,那些產業的升級也需要複合型人才支撐。正因如此,四川和成都主動作為、大力延攬,吉利學院也成了四川省“十三五”高等教育發展規劃的重點項目和四川省2019年重點工程項目,這跟產業佈局是融會貫通的,也體現了地方在發展上的長遠眼光。
而在新一輪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啓動的形勢下,吉利學院西遷,也跟西部教育在質、量、效上做加法的需求吻合。
要知道,中國高等教育如今確實已經進入普及化時代,但高等教育資源地域分佈不均衡的問題由來已久,“東多西少”的局面長期存在。這不只牽涉到各地生源的高校資源獲取機會多寡,更關涉地方發展的內生動力強弱——經濟發展跟教育發展本就是嵌合度很高的兩個齒輪。在“新西部大開發”被提上日程的語境中,西部地區也需要更多吉利學院等優質教育資源的“輸入”。
吉利學院跟北京大學、成都市的共建合作,則是通過民辦公辦高校融通實現另一種“均衡”——憑藉在辦學體制和投入保障機制等方面的優勢,加上主動與頂級公辦高校對接換來的跨越式發展動能,吉利學院能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也能為民辦教育的內涵建設提供經驗。而這,對縮小公辦民辦高等教育資源要素的結構性差距也大有裨益。
支持應用研究型本科高校基礎建設,助力碩博專項培養,實現科研力量專項扶持,進行科教資源共享,共建共享科研創新平台,聯合開展學術相關活動與區域經濟服務研究……北京大學對吉利學院的全方位支持,跟吉利學院的高水平融合,豐富了中國高校對口支援計劃的內涵,也能以產學研融嵌為槓桿撬動高素質複合型人才培養體系的完善。
本質上,無論是整個教育體系還是民辦教育板塊,能實現躍升式發展,跟嵌入“開放基因”不無關係。而北京大學跟吉利學院的“1+1”,秉持的正是開放式發展思維,這對中國民辦教育發展也頗具範本意義:民辦高校發展,要激發內生潛力,也要藉助民辦公辦高校融通突破發展掣肘,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而民辦教育在應勢、順勢、借勢、造勢中升維,也是為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動能。(文/麥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