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工資的鼻祖,還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以詩記賬,你們背了多少
曬工資看來不只是現代人的愛好,古人也有這樣的愛好,而且曬工資的方式,你想不到,也遠比現在的發朋友圈的方式更有內涵。
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曾把自己一生中當過的各種官,小到户曹,大到太子少傅,當任不同級別的薪資都寫成詩拿出來曬,在我國曆史上堪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奇聞。 白居易在早年時當任户曹,説自己“俸祿四五萬,月可奉晨昏。”
35歲時白居易已經官至縣尉,在縣蔚當任中,他寫了一首《觀刈麥》來記賬,詩中寫道:“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對自己不用務農而能有三百石的薪資,很是慚愧。 37歲時,白居易當任左拾遺的職位,薪資也跟着職位翻了幾番。他又在詩中寫道:“月慚諫紙二千張,歲愧俸錢三十萬。”
到了50多歲時,白居易調往杭州做刺史,這時的薪資讓他的生活頗為安逸富裕,感慨而留下了這樣的詩句:“雲我五十餘,未是苦老人。刺史二千石,亦不為貧賤。” 在54歲時,他調任蘇州刺史,上任一年有餘,於次年的九月辭官。而白居易在《題新館》中對時任蘇州刺史間薪資記載寫道:“十萬户州尤覺貴,二千石祿敢言貧?”待遇確實很好。
之後,白居易薪資年年看漲,在當任太子少傅時是“月俸百千官二品”。太和七年(公元233年),白居易被封為太子賓客分司,“俸錢七八萬,給受無虛月”。 然而白居易晚年很是淒涼,因為他花錢也是非常的大手大腳,特別是70歲被罷官,薪資停發,又沒有退休金。就只有“先賣南坊十畝園,次賣東郭五頃田”,“然後再賣居所住宅”,後面乾脆連房子也賣了,即便這樣,他還“但恐此錢用不盡,即先朝露歸夜泉”,擔心自己的錢還沒花完,這輩子就沒了。這也是他一生最困難的時期。
好在半年後,他以刑部尚書之名辦了退休,這才拿到一半的薪資,他在臨死時還不忘留下《自詠老身示諸家屬》,曬最後一次薪資:“壽及七十五,俸沾五十千。” 白居易的“薪資詩”在中國文學史上十分獨特,而又珍貴,為研究唐代的官級薪資制度乃至唐代社會提供了寶貴的數據。
看來白居易在唐朝時應該是那一小撮頂尖人才裏的其中之一,按他的薪資放在現代至少也算年薪百萬級別的人吧!平時你們有曬工資的習慣嗎?要不也試着寫寫詩來記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