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民族:明朝時候的女真

我的民族:明朝時候的女真

編者注:刑警007曾在前年在我們滿族文化網平台發表過他的作品《我的民族》,如今增加了很多資料,分21章節,陸續刊出。

上一節發的文章《我的民族:蒙古族是第一個統一中國的少數民族》

我 的 民 族(9)

按:我作為康熙朝初年被編入漢八旗並隸正紅旗的陳漢軍第10代後人,從對祖先的尊崇而對清朝的歷史情有獨鍾。退休後,想寫本回憶錄作為不能給後人留下多少物質財富的精神彌補。為此,我對滿族和清朝的來龍去脈做些功課,在幾年的時間裏翻看書籍,查閲資料,比對信息,整理編輯出自認為符合主流觀點、接近歷史真實的《我的民族》一章21節,並以《空間日誌》的形式留存和發表。歡迎願意看的朋友關注,尤其是指導。——吉林市公安局退休警官 王家富

(9)朱元璋創建明朝繼承元朝治理東北推動女真族進步

公元1328年10月21日,元文宗天曆元年戊辰九月十八日,朱元璋出生在濠州(haozhou,今安徽鳳陽)東鄉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其父朱世珍,母朱陳氏,在家兄妹四人他最小,但在家族兄弟中排行第八,故起名朱重八,字國瑞。1344年元順帝至正四年,中原天災頻發,黃河決口,又幹旱、蝗蟲災害疊加,饑民湧進城市,朝廷賑災乏力,地方機構癱瘓,屍橫街巷鄉野。

1345年春天瘟疫爆發,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先後去世。他和因養活不了已給別人家的二哥借用鄰居劉繼祖給的一塊墳地,找幾件破衣服包裹好父母和大哥的屍體,安葬在劉家的土地上,就與二哥、大嫂和侄兒分別,各自逃生。走投無路的朱元璋到濠州城西門外的皇覺寺投奔和尚高彬,剃度為僧,兼作清潔工、倉庫保管員和負責添加燈油。不足倆月,因荒年寺租難收,寺主高彬封倉遣散眾僧,年僅17歲的朱元璋與眾僧一起,開始雲遊四方,託缽化緣。

讓我思考的是朱元璋從小沒有上過學,一個放牛娃出身的寺廟勤雜工,怎麼就能成為打敗曾是世界級強國大蒙古帝國,推翻中國大一統元朝,被領導人定格為僅次於唐太宗李世民的“自古能君”,被歷史以政治家、戰略家、軍師統率的定論載入史冊呢?但這不是本回憶錄要討論的內容,如各章節一樣着重研究與滿族相關,且主要與吉林相關的話題。

1351年元至正十一年,元朝宮廷內鬥加劇,皇帝貪色懶政,官員吏治腐敗,百姓税賦如山,加之天災人禍,江南各地爆發紅巾軍(起義者頭裹紅色頭巾)農民起義。1353年元至正十三年,雲遊回到皇覺寺的朱元璋收到發小玩伴湯和的邀請信,推介他參加到江淮紅巾軍領袖郭子興所部起義隊伍,投入反抗元朝的鬥爭,並改名“朱元璋”,意為誅(朱)滅元朝的璋(璋,古代玉製利器)。已經在流浪乞討過程中增長見識、磨練意志、強健體魄的朱元璋,率兵出征,有攻必克,深得郭子興的賞識、信任和器重。特將養女馬氏嫁給朱元璋,致其在起義軍中更加出類拔萃。

郭子興和兒子先後戰死,朱元璋即成為執掌郭子興起義隊伍的最高統帥。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剷平各路起義羣雄,統一江南後,即派徐達、常遇春率領25萬大軍北征中原。北伐中他坐鎮汴梁(今河南開封)靠前指揮,併發布《諭中原檄》文告,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綱領,以感召北方民眾起來反元。

1368年元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在應天府(今江蘇南京)稱帝,定國號大明,立年號洪武,是為明太祖。同年閏七月二十三日,各路大軍沿運河抵達直沽(今天津)。二十六日,進逼大都(今北京)。二十八日,早就做好逃跑準備,不願重演宋徽宗和宋欽宗“靖康之變”的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不顧諸臣勸阻,正式宣佈逃往上都(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上都鎮)。

當天夜裏元順帝帶領三宮后妃、皇太子等及近臣百餘人深夜開健德門逃出大都,經居庸關逃奔至上都。元順帝棄城而逃,其部下將領也在明軍到達前全部率軍逃回蒙古草原。明朝取得長城以內地區的統治權,同時被後晉割讓給契丹而使中原喪失四百年的燕雲十六州也被收回。為中華民族做出五大貢獻:建立行省和村社制度;重修北京城;加強中西方文化交流;創編最先進的《授時歷》;奠定中國疆域版圖的大元朝,經15位皇帝歷162年並實際統治中原98年後,“知順天命,退避而去”,中國再次迴歸漢族王朝的統治,敗北的元順帝開啓北元時代。(參加下圖,明朝疆域地圖)

我的民族:明朝時候的女真

明朝接管元朝的統治權後,廣袤的東北地區也成為明朝的統治範圍。然而,如何統治面積廣大、氣候寒冷、交通不便、民族問題複雜的東北地區,是歷代中原漢族王朝深感頭疼進而忽略東北的問題和原因,自然也是明朝統治者面臨的首要棘手問題。

但明朝作為元朝疆域的唯一合法繼承者,不乏謀士,在東北推行了分而治之和撫綏(撫慰安撫)的政策。除設立遼東都指揮使司,直接管轄山海關以東、鴨綠江以西、開原以南和整個遼東半島的明長城以內範圍外,對白山黑水的廣大地域則採用大規模設置“羈縻”衞、所的辦法實施招撫管理。隨着各遊牧和漁獵部族的臣服,明初在長城以北設立的衞所機構高達130多個。

“羈縻(jimi)”即牽制籠絡的意思,羈縻政策是封建社會中央王朝從歷史發展的實際出發,協調民族關係,解決民族問題的務實政策和有效手段。創始於秦漢,發展於唐宋,鼎盛於明朝。“羈”馬籠頭,“縻”牛鼻紖(zhen,牛鼻鋦子)。

所謂羈縻,“羈”就是用軍事和政治的壓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經濟和物質利益給以撫慰, 即在少數民族地區設立特殊的行政單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數民族原有的社會組織形式和管理機構,承認其酋長、首領在本民族和本地區中的政治統治地位,任用少數民族地方首領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隸屬於中央王朝、經濟上有朝貢的義務外,其餘一切事務均由少數民族首領自己管理。

公元1409年明永樂七年,明朝在元朝努兒哥徵東元帥府舊址黑龍江入海口的廟街(今俄羅斯尼古拉耶夫斯克)設立奴兒干都指揮使司,進而征服骨嵬(亦稱苦兀,即庫頁島)後,大量沿用元朝官員,對遼東明長城以外的東北地區以女真人為主體的少數民族實施有效管轄和統治。

當時,作為明朝東北地方最高軍政合一建制機構的奴兒干都指揮使司,管控自鄂霍次克海沿岸、外興安嶺以北、貝加爾湖以東的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流域2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隨着生產發展、人口增加,其下轄的衞、所最多時高達384個。明朝時的吉林地區即隸屬奴兒干都司管轄,“奴兒干”為女真語即滿語,是“國畫”的意思,表明這裏山川秀麗、風景如畫。(參見下圖,奴兒干都司行政區域地圖)

我的民族:明朝時候的女真

從上面的地圖可以看出,人口密集區都集中在東南部,這是西伯利亞的嚴寒驅攆的結果。為躲避北部的苦寒、獲取食物、發展生產,人們不斷地向南部遷移。松花江中下游的大(拐彎)處地處東北平原腹地,物產豐富,人口集中,水路交通相對發達。

元朝曾在這裏設置過“遼東海西道提刑按察司”、“海西、遼東鷹坊萬户府”、“海西宣慰司”、“海西右丞”等軍政機構和官職,管轄和治理以此為中心的東北女真族人。因此,海西這一名詞始見於元代,主要指今松花江流域。

居住這裏的女真人被稱為海西女真,是東北女真各部中生產力最先進、實力最雄厚、也最為開化的部落。隨着海西東南部的建州女真的形成,到明朝時東北女真分成海西女真、建州女真、東海女真三大部分。東海女真也稱野人女真,也就是松花江中游以下和黑龍江流域,向東到庫頁島的女真人。

從野人女真這個名字就可看出,他們是經濟發展最為落後、生存方式最為原始的部落。根據“羈縻”政策明朝設立的衞、所都是在原有氏族、部落的基礎上組建,任命其酋長擔任衞、所長官,每年向朝廷納貢領賞,朝廷派官員不定期到各衞、所宣慰巡視。

其中,明成祖時期著名宦官(太監)海西女真族人亦失哈,在鄭和從南中國海七下西洋開闢海上絲綢之路的同時,自1411年永樂九年至1432年宣德八年的21年中,九次作為欽差大臣奉命撫慰東北,從船廠(吉林)率船隊沿松花江、黑龍江巡視奴兒干地區,最多時帶官兵、工匠2000餘人,乘大船50艘。

所到之處宣慰各族首領,授以官爵,頒以印信,宴以酒食,宣講朝廷政策;賞賜布料、糧食、器物、服飾等撫慰各族民眾,帶回海東青、貂皮、馬匹等土特產貢賦。亦失哈還在距黑龍江入海口約200公里的奴兒干都司治所所在地的黑龍江東岸邊興建和重建永寧寺,豎立用漢、藏、蒙古、女真四種民族文字碑刻的石碑兩塊(實物1904年被沙俄移入海參崴博物館,後去向不明),以宣示主權。作為明朝女真人高官亦失哈在開闢東北亞水陸絲綢之路,推動邊疆發展的同時為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作出了貢獻。(參見下圖,奴兒干都司和永寧寺附近地圖)

我的民族:明朝時候的女真

公元1407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四兒子完顏宗弼金兀朮的後人,出生在錫伯部綏哈城(今大綏河鎮通氣溝南山山城遺址)的、母親是錫伯族人、從小才華出眾、聰勇善獵,而被居刷覘河(亦作蘇瓦延、蘇斡延)即今飲馬河支流雙陽河流域的金朝所封錫伯國國王招為駙馬的柳葉公主的丈夫納齊布祿,以其先人源自扈倫(亦作胡籠、呼倫、忽喇温)河(即今松花江支流呼蘭河)流域,而從吉外郎(今樺甸市金沙鎮)帶人馬回到祖籍地烏拉衞(今烏拉街),在金州城(今吉林市昌邑區土城子鄉)自立“扈倫國"

後因水淹,即遷都到松花江東岸的烏拉洪尼羅城。納齊布祿藉助明朝招撫政策,以明朝烏拉衞為基礎,發展生產,休養生息,廣泛吸納周邊女真族人,壯大實力成為海西女真最發達的烏拉部的始祖。

扈倫國在納齊布祿兒子尚延多爾和齊繼位後更加重用賢能、強化軍備、擴張領地,整合周邊女真強部結成烏拉、輝發、哈達、葉赫四部聯盟,史稱海西女真扈倫四部。公元1449年明正統十四年,第二十六代蒙古大汗契丹人脱脱不花領兵三萬侵擾遼東,扈倫國第四代國主、尚延多爾和齊孫子綏屯的兒子都爾機(亦譯稱都勒喜)率眾出逃,烏拉部落分裂,扈倫國自行崩潰,扈倫四部聯盟隨之解體,開始各自為政,互不相謀。

公元1561年明嘉靖四十年,扈倫四部之首的烏拉部在納齊布祿六世孫、都爾機次子古對朱顏的孫子布顏的帶領下,勵精圖治、東山再起,逐漸強盛、遠交近攻,經略收復烏拉諸部,以烏拉洪尼羅城為都城,建立烏拉國,雄踞一方。由於烏拉古城地處商貿水陸交通要道,市井繁華,是兵家必爭之地,布顏遂決定對經戰亂破壞、衰敗殘破的洪尼羅城重修擴建。修補和加固原有城牆改成“內羅城”。

在城外新築一道套城叫“外羅城”,外城東、南、北三面築牆,西面臨江內外城牆合一。又在內羅城核心位置白花點將台修築“紫禁城”,四周修築角樓四座,稱為“王城”,在王城內修建國王宮殿。建城時,布顏率家族貴戚親自背土,與軍民共同修築城池,始流傳“挖河背土壘古城”的佳話。烏拉國傳至布顏孫子布佔泰任國王時達到鼎盛,富國強兵、開疆拓土,治理遠達今圖們江流域朝鮮北部及其東海和烏蘇里江流域今俄羅斯遠東南部領土在內的,今吉林省中部和黑龍江省南部的遼闊疆域,足見位於今龍潭區烏拉街滿族鎮的烏拉古國在歷史上的強盛、繁榮和輝煌。

因此,“先有烏拉,後有吉林”的歷史不難理解,而我市歷史名人清代學者、詩人、書法家成多祿,曾寫詩《烏拉古台歌》,以“烏拉部、貝勒家,層樓復殿飛丹霞”的詩句,盛讚烏拉部故城的氣勢雄偉恢宏。(參見下圖,明初海西女真各部分佈地圖)

我的民族:明朝時候的女真

至此,元朝滅金朝使強大的女真共同體瓦解,有的與漢族融合,有的加入了蒙古族,只有留居東北地區的各支女真人,特別是居住松花江、黑龍江流域的女真人,在困境中仍保持本民族固有的特色。經過了約100年之後,他們抓住歷史發展賦予的時機,再度向南轉移,尋找有利的發展環境,進入16世紀以後,又崛起於“白山黑水”地區。

因此,明朝滅元朝給女真族再度興起創造了機遇和條件,明朝的招撫政策及在南遷過程中的內外諸多因素,使女真族發展進步逐漸形成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東海(野人)女真三大部落聯盟集團和各自生存區域。在形成過程中,原以血緣為紐帶的女真部落相繼解體,而向地域組織過渡,最後大多成了滿洲族的成員,處邊遠地區的部分,分別形成了赫哲、鄂温克、鄂倫春和費雅克等少數民族。

原創:刑警007

滿族文化網原創文章。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798 字。

轉載請註明: 我的民族:明朝時候的女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