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易
人生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年少時要勤學苦讀,中年時要穩固事業,老年時宜含飴弄孫。
只是很多人從一開始覺得讀書苦,從此放棄了學習這件事,導致長大後一事無成。
苦是人生的本色,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孩子14歲前,一定要讓他吃這3種苦,孩子早晚會感激你。
一、學習的苦
屠格涅夫説:“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願你首先學會吃得起學習的苦。”
學習苦不苦?肯定苦。古訓曰:“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習不會輕鬆,全世界都一樣。
比起學習的苦,生活的苦更讓人絕望。只有有學識有學歷有能力的人才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沒有知識你如何與別人競爭, 沒有學歷如何進入自己喜歡的公司工作,沒有能力,如果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父母要告訴孩子,千萬別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別在該學習的時候放棄努力。
只有吃過學習的苦,熬過學習的難,孩子才會擁抱更加遼闊的人生。
有位著名作家曾對自己的孩子説: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希望父母也能把這句説給孩子聽,在孩子學習的路上,父母是最好的領路人,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不斷鼓勵孩子,鞭策孩子。
二、失敗的苦
《窮爸爸富爸爸》的作者曾經説過:“成就低的人,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失敗過,他們做事謹慎,沒犯過錯,也怕犯錯。”
人人渴望成功,大人渴望事業有成,孩子希望門門考第一,但失敗是人生的常態。
大人會在事業上栽跟頭,班級裏考第一的人也可能會考第三第四。一兩次的低谷並不可怕,重要的是用什麼心態去面對。
很多父母總是要求孩子成功,期望孩子學習成績好品德好,一直給孩子灌輸成功教育,卻沒有告訴孩子失敗是成功之母,成功的路上少不了荊棘坎坷。
缺乏抗挫能力的孩子,在面對失敗時,心態很容易崩潰,他們害怕沒有達到父母的期望而受到指責埋怨。
他們覺得作為好孩子就不應該犯錯,不應該考差,這種心理很大程度上是受了父母的影響。
父母務必告訴孩子,要去追求成功,追求卓越,但要不懼失敗,跌倒了沒關係,做錯了也沒事,大不了再來一次。
父母要把挫折教育,當成孩子成長路上的必修課,讓孩子對成功和失敗有正確的思考,面對殘酷的現實,有強大的心理素質。
三、批評的苦
珍妮艾裏姆在《養育兒女》中説:
“孩子身上存在的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該鼓勵孩子的時候就要鼓勵,該批評的時候就要批評,不能總拿他是個孩子來模糊孩子的錯誤,幫助孩子逃避懲罰。
前幾日有這樣一條新聞:
28歲的古女士取快遞時被偷拍,偷拍視頻被配以捏造的微信聊天對話截圖,發至微信羣內,古女士被捏造成“出軌快遞小哥”的“蕩婦”。
這給古女士帶來了很大的傷害,此事發生後,古女士被原來的公司勸退,再次找工作一直被拒絕,失眠嚴重,最終被確認為抑鬱狀態。
古女士説,自從事情發生後,沒有收到誹謗者的道歉,反而對方的父親説:“就是小朋友開玩笑”。
都説熊孩子背後,有一個不作為的家長,慣子如殺子,習慣了被縱容,就會視法律和道德為兒戲。
教育孩子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孩子犯錯不可怕,關鍵看父母如何教育。
只有讓孩子經歷了該經歷的苦,孩子才能脱胎換骨。
為了孩子的未來,就放手讓他去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