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代表建議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不是為了錢,更關鍵的是另一因素!

由 沈建伏 發佈於 經典

華南師範大學教授林勇建議把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讓人眼前一亮。

他的立足點,是為了應對出生人口減少,進一步給新婚夫婦減壓——

出生人口減少,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近日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華南師範大學教授林勇建議,大力發展“家門口”普惠托育,發行幼兒園教育劵獎勵多子女家庭,並將幼兒園教育全面納入國家義務教育範圍,通過解決“剛需”來緩解家庭教育撫養孩子的後顧之憂。

對此我十分贊成,但角度卻和林勇不一樣。

他説得很有道理,生育意願偏低,和教育費用密切相關。上幼兒園的費用,在某些地方,已經和供應子女上大學差不多了。

納入義務教育,費用由國家承擔,能夠減輕新婚夫婦的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他們的生育意願。但生育意願,不光是錢的問題。

畢竟,和養孩子的全部費用相比,三年左右的幼兒園教育,佔比十分有限。

其實核心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心理問題——納入義務教育,會讓很多新手父母心裏更踏實,子女教育方面的焦慮感,會大大減輕。

生孩子之前,錢是問題;孩子真正生下來之後,你會發現,錢其實不是主要問題。

為什麼不發達地區,很多人喜歡生?就是因為,生下來之後,只要你心態放鬆,發現也不過如此。窮人就窮養,富人就富養,孩子的生存能力其實很強;之所以顯得弱,是因為父母在攀比。

就像那句話:決定你是否幸福的,不是你自己收入的高低,而是周圍人收入的高低。

周圍全是窮光蛋,你月入1000,也會幸福滿滿;周圍全是億萬富豪,你月入10萬,也不幸福。

養育孩子,也是這個理兒。

國家層面需要解決的,不只是養育孩子的物質負擔問題,還有新婚夫婦的“養育焦慮感”。

這兩者你也沒法截然分開。物質負擔低了,焦慮感自然就能減緩。但光靠物質降負,也不成,因為人總是存在攀比心理,降得再多,只要比別人少,他就有焦慮感。

辨證施治,才是治本之道。把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未必能解決太多實質性問題,卻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人們的焦慮感。

以是否入學為標準,養育可以分為這麼幾個階段:

幼兒園前,幼兒園,小學……

“過來人”都有這樣的深刻體會:

“可怕的兩歲”階段,父母疲憊不堪,心裏想,早點送幼兒園吧,送去了,至少稍微補個覺啊……

幼兒園階段,每個月看看高昂的賬單,哪一次心裏都“咯噔”一下,心想,幼兒園階段快快過去吧,上了小學,至少不用交這麼多錢了……

當然了,到了小學、中學,其實各有各的擔憂,但總體來講,小學階段是最舒服的,既不需要交學費,作業負擔比較輕,也沒有升學壓力。小學,是父母最幸福的六年。

如果每個階段,都像小學這樣,毫無疑問,父母們的焦慮感會大大減輕,生育意願自然會增強。

如果把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可以想見,對家長而言,它將會是一個比小學更輕鬆的階段。父母們的“幸福時光”,一下子擴大成9年。多好啊。

一旦這種幸福來臨,這9年間,很多新父母弄不好會“咔咔”地生了。

在很多地方,有些家長想盡辦法,讓孩子早點上小學,甚至不惜作弊。家長們願意這麼做嗎?誰願意讓孩子早上學呢?

早上學,其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很多家長這麼做,重要的因素就是——幼兒園收費太高了。

但願這個建議成真!

高金國,筆名高了高,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專欄作者,高級編輯,著有《好父母養出好孩子——給家長的35堂教育思考課》《寫給孩子的趣味中國歷史(12冊)》《少年讀史記故事·先秦之治》《少年讀史記故事·秦漢霸業》《少年讀史記故事·列國春秋》《人生是一場修行》《唐朝那層窗户紙》《齊國那些事兒》等圖書26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