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的由來和傳説駕鶴而去的成仙聖地竟是這樣來的

説起中國古代有名的四大名樓滕王閣、岳陽樓、黃鶴樓和蓬萊閣,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但是對這些樓閣的由來和有關它們名字的歷史傳説卻不一定盡知。比如位於今天武漢境內的名樓之一黃鶴樓,為什麼要叫黃鶴樓,難道真的是因為歷史上這個地方有黃鶴出現?據現在遺留下來的唐人詩文所寫,好像還真是這麼回事。比如我們所熟悉的崔顥的《黃鶴樓》就是這樣寫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而李白所寫的《送孟浩然之廣陵》就是這樣:“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都是那麼充滿了詩情畫意的描寫。

黃鶴樓的由來和傳説駕鶴而去的成仙聖地竟是這樣來的
今天我們所能看到的黃鶴樓位於武漢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作為瀕臨長江、俯視武漢三鎮的名樓,黃鶴樓自古以來就被譽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等美稱。並且,作為武漢境內有名的旅遊勝地,黃鶴樓與晴川閣、古琴台並稱為“武漢三大名勝”。雖然黃鶴樓以唐人崔顥和李白兩位大詩人的名作而出名,為今天的我們所熟悉,但是在歷史上黃鶴樓卻不是從唐代開始修建的,它起源於三國時期的東吳黃武二年(223年)。原先,黃鶴樓原址上只是夏口城一角用來瞭望戍守的望樓。後來西晉滅吳之後,三國歸於統一,望樓也就失去它的軍事價值而成為當地官商行人過往、旅遊用的觀賞樓。

黃鶴樓的由來和傳説駕鶴而去的成仙聖地竟是這樣來的
根據唐代《元和郡縣圖志》的記載:孫權始築夏口故城城西臨大江,江南角因磯為樓,名黃鶴樓。而據《極恩錄》記載説原為辛氏開設的酒到了唐代的永泰元年(765年)黃鶴樓已經初具規模,但是受到歷史上戰爭的影響,黃鶴樓屢建屢廢。在明清時期據史料記載:黃鶴樓被毀了7次,重建和維修達到10次之多。民間有“國運昌則樓運盛”的説法。可見黃鶴樓自修建之日起就命運多舛,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黃鶴樓也已經不是歷史上最初修建的黃鶴樓了。關於黃鶴樓歷史上的傳説要數道教的最為矚目,據《道藏》記載:“呂祖以五月二十日登黃鶴樓,午刻昇天而去。故留成仙聖蹟。”可見自唐宋以來,黃鶴樓故地就作為道教的呂洞賓傳道、修行的道場聖地。

黃鶴樓的由來和傳説駕鶴而去的成仙聖地竟是這樣來的
1981年重建黃鶴樓時,選址是在距舊址約1000米的蛇山峯嶺上,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黃鶴樓。黃鶴樓為什麼要叫做“黃鶴樓”?有一個説法就是原來的樓是建在黃鵠磯上,後人念導致以訛傳訛,口口相遂成事實。另一個比較有名的説法就是有關“仙人黃鶴”之説。魏晉之時盛行玄學,有關黃鶴樓的傳説也在專談“神仙志怪”的小説中成形。南北朝祖沖之的《述異記》記為“駕鶴之賓”,後被魯迅先生輯錄在《古小説鈎沉裏面。
主要內容是這樣的:“武昌蛇山黃鶴磯頭原為辛氏開設的酒樓,到過此地的一位道長為了感謝店主人的千杯之恩,臨走之前在牆壁上畫了一隻鶴。並對畫上的鶴告訴它可以下來為店家起舞助興,從此酒樓賓客盈門、生意興隆。過了十年之後,道長重新來到這家酒樓,用笛子吹奏美妙的音樂,然後就跨上黃鶴直上雲天。店主人辛氏為了紀念道長的恩德,便在此地起樓,取名為“黃鶴樓”。

黃鶴樓的由來和傳説駕鶴而去的成仙聖地竟是這樣來的
即使在《江夏縣誌》所引用的《報應錄》裏也有類似的説法。據説是:從前有位姓辛的人在這裏以賣酒為業。後來有一天來了一個衣衫襤褸卻又魁梧的人,他從容地問辛氏:“可以給我一杯酒喝嗎?”辛氏絲毫沒有怠慢這位客人,趕忙拿來一大杯酒給他。就這樣過去了大半年,每次這位付不出酒錢的客人一來都能得到辛氏的酒。辛氏也沒有厭煩的意思,而是大大方方地請他喝。有一天這客人道:“已經欠了你很多酒錢,但還是沒有辦法還你。”然後他從籃子裏拿出橘子皮在牆上畫了一隻鶴,因為橘皮是黃色的,所畫出來的鶴也是黃色的。只要來到這裏的客人拍手唱歌,牆上的黃鶴就會合着節拍起舞,酒店中的客人們看到這番景象紛紛都付錢觀賞。

黃鶴樓的由來和傳説駕鶴而去的成仙聖地竟是這樣來的
就這樣過去了十年,辛氏積累了很多的財富。有一天那位衣衫襤褸的客人又來了,辛氏上前向他致謝並表示願意供養他,滿足他的一切要求。客人笑着説:我哪裏是為了這個而來呢?”接着拿出笛子吹了幾首曲子,一會幾朵白雲從天上落下,牆上的黃鶴隨白雲來到客人面前。客人跨上黃鶴背,乘着白雲直上雲霄。辛氏為了感謝、紀念這位客人,用這十年賺下的銀兩在黃鵠磯上修建了一座樓閣。起初人們稱之為辛氏樓。後來便稱為黃鶴樓這就是黃鶴樓名字的由來,時間跨越了千餘年,至今我們已無法得知歷史的真相。但是這有着奇異傳説的黃鶴樓,承載着我們的民族精神矗立在蛇山之巔,俯視着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的武漢三鎮。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93 字。

轉載請註明: 黃鶴樓的由來和傳説駕鶴而去的成仙聖地竟是這樣來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