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0日,“藝術經驗與知識生產:專業博士的創研之道——第五屆中國藝術教育論壇”在中國美術學院良渚校區舉辦,論壇聚焦藝術學科結構的全面調整與藝術專業博士教育的正式啓幕,探討在專業目標與社會目標、“通人”理想與應用需求、知識生產與實踐導向、藝文傳統與時代語境等多重關係下,藝術專業博士的研創之道與培養路徑。潘魯生應邀出席論壇,並作題為《培養設計學專業博士是時代之需》的發言。
潘魯生圍繞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設計學專業學位的博士人才培養問題展開闡述。他認為,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定位迫切需要培養大批註重創新的高層次應用型設計人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社會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主渠道,需要我們高度重視。
潘魯生提出,在新版的學科專業目錄中,設計類學科專業分設於藝術學、交叉學科門類,增設專業學位,體現了當前設計學科適應社會人才結構變化,更加突出創新本位、學科主體和應用功能。相較於學術學位,設計學專業博士,注重研究解決設計現實問題,更突出人才培養的應用性和職業導向性。
潘魯生介紹設計學專業博士學位的國際經驗。歐洲高校十分注重跨學科的知識和資源整合。跨學科並非僅僅為了創新,而是真實的社會需求。專業設置是為了拓展學科前沿而非純粹迎合商業發展。美國高校注重面向行業前沿,培養全面發展的複合型設計人才。課程設置上,建立了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的自由選課體系。西方國家的藝術院校更為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注重項目制博士培養,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關於設計學專業博士學位的專業設置定位,潘魯生認為,在學科屬性上,要突出交叉學科定位。推進設計學與相關學科交叉融合,實現跨學科的融合升級和聚力突破;在專業領域上,回應新技術、新需求和新國情。在社會需求上,要主動服務創新型國家建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
潘魯生提出設計學專業博士學位人才培養的四個方向。立足創新型國家建設需要,培養高端設計策略型人才。培養該類人才要有國家戰略站位、國際發展視野和綜合創新能力。賦能國家設計戰略的研究、實施和提升;立足新經濟發展模式以及設計思維的系統性,培養高端設計管理型人才。倡導設計領導力的方式從領導產品的設計、過程和體驗,轉向到新的經濟模式的設計。立足文化傳承和生活品質提升,培養中國式高端設計創意型人才。探索構建符合高校實際和專業特色的“中國傳統造物文化傳承體系”“中國傳統造型藝術傳承體系”等設計基礎,加強中華美學精神的傳承與傳播,使設計引領生活方式,融入國際設計前沿。立足科技發展前沿和社會轉型需要,培養推動產業融合的高端設計應用型人才。在傳統行業向數字經濟的轉型中,設計進一步從行業分化走向平台集成。平台化共享機制打破行業劃分,促進跨界融合。通過設計融入,促進資源和技術、文化和產品的創新融合,培育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產品,服務產業升級和社會轉型需要。
潘魯生提出,設計專業博士的設置與建設是時代的責任與使命,順應時代發展趨勢,通過學科專業體系、人才培養定位、社會服務銜接的結構性變革,有效推動設計教育的融合化、時代化、中國化和國際化,形成自主的、有利於中國式現代化設計行業發展的專業博士培養模式,持續輸出經濟文化建設迫切需要的應用型高端設計人才,開創世界水準、中國特色的設計專業博士建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