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湯若望董鄂妃關係 湯若望的出生地在哪裏?

由 睢風娥 發佈於 經典

湯若望 董鄂妃

清朝的第三位皇帝,同時也是清朝入關後的首位的皇帝——清世祖順治帝在清朝的皇帝中是比較重要的皇帝。雖然他僅僅活了短暫的二十三年突然離世,但是他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都有突出的貢獻,為後來著名的盛世“康乾盛世”打下了重要的基礎。而關於順治帝的個人生活,也是非常值得一提的。相傳他一生只對董鄂妃寵愛又加,而這個董鄂妃也是一個非常神秘的人物,在歷史上留下了很多謎團。

董鄂妃劇照

董鄂妃,歷史上稱為孝獻皇后,是清初時的將領鄂碩的女兒,也是大將軍費揚古的姐姐。在她十七歲的時候,她進入了皇宮,隨後便深受順治皇帝的寵愛。順治帝對於她有多喜歡?在董鄂妃入宮只有一個月的時候,順治帝就説她端莊賢惠遠超過其他人為理由,而冊封她為皇貴妃。在清朝鄂後宮等級中,一共分為了九個等級,而皇貴妃所處的等級是僅次於最高的皇后稱號的第二高的等級。要知道很多後宮女子,要升一級一級是很難的事情了,而董鄂妃只用了一個月就爬到了皇貴妃的等級,這在歷史上也是非常罕見的。

而説到董鄂妃的身世,那就要牽扯出另一個人了,這個人就是跟董鄂妃生活在同一年代,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傳教士湯若望。唐若望此人在中西方文化和科技交流史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以自己淵博的知識和出色的才能贏得了順治和康熙兩位皇帝的信賴和器重。值得一提的是,他雖然跟董妃的身世有關係,但是湯若望和董鄂妃兩個人是沒有什麼交集的,唯一把他們兩個聯繫起來的是在史書《清史稿·湯若望傳》中提到的有關董鄂妃身世的記載:順治帝對於一位滿籍軍人的夫人異常喜愛,這件事被這位軍人知道後便訓斥了自己的夫人一番,結果這件事被皇帝知悉後竟然打了這個軍人一個耳光,這位軍人後來就因為積鬱而死。於是皇帝便將這位夫人召進了宮中並被封為貴妃。至於這位軍人,通過查閲其他的史書進行比對之後,很有可能就是順治之弟。

這就是唯一能把兩個人聯繫起來的地方,因此如果在影視劇中看到湯若望和董鄂妃有關係,那一定是電視劇的虛構情節。

湯若望的出生地

在中國近代史上,由於資本主義快速擴張的需要和科學技術的進一步提高,東西方之間的文化交流也漸漸地在增多。而相互交流和溝通的途徑除了一般的商貿往來之外,大批西方傳教士出於傳播基督教教義和思想的目的而來到中國,他們在傳教的同時,也把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帶到了古老的中國,對於加速中國近現代化的歷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這些傳教士中,來自德國的湯若望就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位。

湯若望

湯若望的原名叫約翰·亞當·沙爾·馮·白爾,1592年出生在德國西部萊茵河畔的著名城市科隆,同時也是德國僅次於首都柏林,漢堡和慕尼黑的第四大城市。出生在只有一個歷史悠久和知名的大城市對於湯若望學習各種科學文化知識,接受良好的基督教文化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湯若望的家族是當地非常有名望的家族,可以説全家都是非常虔誠的天主教信徒。在家庭環境的薰陶下,湯若望自小便對天主教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到了他上學的年紀,他選擇的學校就是天主教各團體中最大的修會耶穌會創辦的三王冕中學。在這所知名的學府中,湯若望認真刻苦地學習各種科學文化知識和天主教思想,成績自然名列前茅。

等到他十五歲的時候,由於當時的科隆發生了瘟疫,湯若望所就讀的學校也只能無奈關閉。但是湯若望的學習並沒有就此終止,他因為出眾的成績而被耶穌會推薦到羅馬的德意志學院進行下一步的學習。正是因為他這種異常努力的態度對於他今後開展傳教方面的目的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縱觀湯若望的學習生涯,他在他的故鄉科隆所受到的薰陶和學習是他日後能夠成為一名出色的傳教士的重要因素和文化環境。

湯若望後代

在中國的明清時期,由於西方資本主義出於快速擴張的需要,同時也因為當時的交通技術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因此中西方之間的交流也日趨頻繁。在這些來自西方的人中,除了商人之外,傳教士也是其中人數比較龐大的一支。這些傳教士除了進行傳教活動之外,他們同事也帶來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而湯若望便是這些傳教士中的佼佼者。

湯若望

湯若望出生在德國著名城市科隆,因為全家都是忠誠的天主教徒的關係,因此他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天主教的氛圍影響,立志要成為一名虔誠的天主教的傳播者,把教義傳播到世界各地。後來當他在學習過程中看到了利瑪竇這些人在東方進行的傳教活動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後,深受鼓舞,於是便踏上了前往東方的旅途。從此他便紮根在了中國,整整經歷四十七年的時間直到去世。他在修訂曆法和火炮等我去的製造方面均有突出的貢獻,還留下了《主制羣徵》,《主教緣起》等宗教著作,對於促進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成績。

雖然在中國生活了幾十年,但是湯若望始終恪守作為一名天主教的職責,把畢生的時間都用在了傳播天主教的教義方面,而他的個人生活則是非常清貧簡單。他也沒有留下任何後代,自始至終陪伴他的都是作為傳教者的責任和義務,殫精竭慮,絲毫不敢有任何的懈怠。

正史因為有像湯若望這樣傑出的傳教士的努力和奮鬥,才會使得東西方之間的交流能夠順暢地進行下去。


湯若望墓

明清時期的中國是一個動盪不安和封閉守舊的時期。一方面隨着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科學技術上已經有趕超東方的趨勢。但是因為東方因為人口稠密和財富眾多的特點,仍然讓西方人流連忘返。在這種情況下,大批西方人前赴後繼地來到瑰麗富饒的東方以求夢寐以求的珍寶。而西方的傳教士們也是大規模登陸中國,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傳教士湯若望。

湯若望的墓碑

湯若望,字道未,於1592年出生在德國著名城市科隆。從小就因為家庭環境的影響而對天主教抱有很濃厚的興趣。曾先後就讀於由耶穌會創辦的三王冕中學和羅馬著名的德意志學院。在這些知名學府的學習過程中,湯若望不但學到了很多科學文化知識,也對於天主教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而當他在學校的圖書館中看到利瑪竇等傳教士在東方的活動之後,便深受鼓舞。於是便在1618年跟隨航船來到了中國。在中國的四十七年時間裏,湯若望一方面進行傳教活動,另一方面也把西方的科學知識帶到了中國。他還曾經替明朝修訂過歷法,也對中國製造火炮等武器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可以説在中國,湯若望所帶來的知識是深受當時的皇帝和朝廷器重的。

而當湯若望在1666年病逝於自己的住所之後,當時的皇帝康熙帝甚至還為此專門發佈了一篇悼念他的文章,可見他在中國的地位之高。而他的墓就在現今的北京阜城門外車公莊三塔寺內的北京市委黨校之中,和他一起被安葬在這裏的還有著名的傳教士利瑪竇和南懷仁。

湯若望等傳教士的功績將永遠被我們所銘記,他們的名字也必將被我們代代傳頌下去。

湯若望 農曆

在中華民族數千年的發展歷程中,我們勤勞勇敢的祖先們創造了無數令人驚歎的事物。不提“四大發明”這種改變了歷史的進程的東西,像絲綢,陶瓷等物品和長城,兵馬俑等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蹟都是我們的先民鮮血和智慧的結晶。但是最近出現了一種讓人感到困惑的説法:我們現在仍然在使用的農曆其實並不是我們的祖先幾千年傳承下來的,而是由以湯若望為首的西方傳教士所創造出來的。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的説法,我們來探究一下這個説法的真實性有多少。

湯若望和崇禎皇帝

湯若望是來自德國的一名傳教士,他由於受到以利瑪竇為首的傳教士在中國傳播基督教義的偉大事蹟所影響,從而踏上了前往中國傳教的旅途。他來到中國的時候正是明朝末年崇禎皇帝執政時期,當時中國的歷法已經了很多的弊端和缺陷,而對於像中國這樣的農耕大國來説,曆法的錯誤所帶來的影響是是非常巨大的。而湯若望則因為有良好的天文,數學和地理知識。而被崇禎皇帝任命為修改曆法的官員。湯若望根據當時的《崇禎曆書》,經過自己的修改之後,編成新的歷法。但是還來不及交給崇禎皇帝,明朝就滅亡了。他只得進呈給了剛建立不久的清政府。而清廷把它改名為《西洋曆法新書》之後依據此書制訂了曆法,就是著名的時憲曆。雖然説湯若望編纂的歷法已經跟現在科學的歷法非常相近了,但這並不是由他一人所創造的。他是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修改才編成的歷法。因此不能説現我們現在用的歷法是他創造的,應該説是由他進行修訂的比較科學。

湯若望案

在明清時期,隨着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和科學技術的成熟,中西文化之間的交流日趨頻繁。除了傳統的商貿往來之外,也出現了很多的西方傳教士的身影。而湯若望就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員。可以説他是繼最早來到中國進行傳教活動的利瑪竇之外最重要的耶穌會士之一。

湯若望

湯若望原名約翰·亞當·沙爾·馮·白爾,於1592年出生在德國科隆。他受利瑪竇等傳教士的卓越功績所影響而決心成為像他們那樣胸懷遠大理想的人。於是在1618年乘上輪船,踏上了前往東方的旅途。他在中國生活了整整四十七年,歷經明、清兩個朝代。他在促進中西方之間的文化交流和基督教傳播,以及推廣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在中國傳播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因為中西文化之間存在巨大差異,引起了朝廷中某些保守官員的不滿和反對,最終發生了震驚一時的康熙曆獄,又被稱為湯若望案。

康熙五年,也就是公元1666年,當時的新安衞官生,同時也是穆斯林信徒的楊光先向康熙皇帝上書,認為湯若望等人編纂的《天學傳概》十分不合理,尤其是對書中的“中華民族的始祖伏羲是猶太人”這一點非常不滿,是侮辱先祖的行為,因次以“為官叛國”和“妖言惑眾”等罪名指控這些傳教士。經過官員們的審理之後,決定將湯若望一干人等判處死刑。此時卻出現了很多異象:天空出現彗星,隨後又發生了大地震。在一系列怪事的推動下,湯若望等人最終被赦免出獄。但是直到康熙帝親自處理政事的時候才決定平反此案。

這一案件反映的是東西方在文化交流之間的差異和衝突,也可看出儒道之學在當時的中國根深蒂固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