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為什麼叫孔子 孔子的處世之道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孔子為什麼叫孔子

孔子,孔氏,名丘,字仲尼,名字叫孔丘。在古代,子是用來稱呼成年男子的。在春秋戰國時期,所有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用子來稱呼,而且子是用來稱讚別人的,表示對人的尊重,所以都希望用子相稱。同時子還是一種身份的象徵,以前的子是一種爵位的象徵。

孔子劇照

在古代雖然“子”的用途很廣,但是卻有着很嚴格的要求。一般只有兩種人才能用,一種屬於威望特別高的,在社會中具有很高公信力的人,比如老師;第二種人就是屬於有道德的貴族使用,如西門子。

而孔子大家都知道是屬於前者,他是一位私學教育家,底下有三千學生,其中不乏有威望的人。孔子在當時的教育界很有名,而且古人本就是對禮儀很是注重,所以用子來表示對其的尊稱,不僅孔子,還有老子,孟子,韓非子等人均用了子這個稱呼。

二説起孔子,人們還會好奇子姓是什麼意思。這要追溯到他的祖籍了,孔子的祖籍是河南商丘,是殷商帝王家族的後代,先祖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商朝開國君主商湯,所以本姓就是“子”。孔子的七祖先也都是姓子,但是到了六祖時候,逃亡到了魯國,為了躲避戰亂於是改姓為了孔子,也就是現在的孔氏。

説了這麼多,可以看出孔子的來歷了吧,其實孔子的來歷也沒有那麼多的歷史典故,只是古人對於稱呼上的不同而已,我們現在就以先生,或者女生相稱以此來表示尊重。

孔子與老子

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兩人分別是儒家和道家的創始人。據傳,孔子曾經拜師於老子,在老子門下學習知識。同時,歷史上還有孔子問禮於老子的軼事典故也極為有名。

孔子問禮於老子

春秋時期,孔子曾經不遠千里前往東周向老子問禮。老子對孔子的到來感到非常高興,並且與孔子兩人秉燭夜談一整夜。在此次問禮中,孔子主要詢問了關於喪禮方面的問題,得到了老子詳細的解答。孔子問老子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要清楚宗廟的神主,老子回答在君王或着諸侯過世的時候需要請神主,這是禮制規定。孔子又問小孩子死後可以用壽衣和棺材麼,老子答小孩子死後不能葬在祖墳內,也不能使用棺材。孔子還問在打仗期間如果父母逝世那要怎麼辦,是繼續戰事還是停戰守孝,老子答按照禮制規定,子女在父母死後是一定要服喪守孝的,期間還不能進行戰事。這次問禮中,孔子收穫匪淺。老子不僅解答了孔子關於禮那方面的問題,還帶着孔子拜訪了善於樂器的萇弘與觀看了祭神的典禮,這些經歷同樣使孔子收穫不淺。

在孔子滿意而歸,想老子辭行時,老子還送了一段忠言給他,勸告孔子戒掉過於熱衷宣揚自己優秀之處的毛病,不要太過貪圖功名這些東西。真正聰慧的人會善於隱藏自己的學識淵博,而不是大肆向別人宣揚自己有多麼聰明,有多麼優秀。

孔子提出什麼學説

孔子生活在春秋時代,處於亂世之中,開太平是他的最高政治目標和社會理想,為此他在紛亂的時代裏驚醒了艱辛的探索,構建了一套包括哲學等多方面的思想體系。其中就提出了“仁”的思想,並且這個基礎上,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並且影響中國歷史文化達兩千年有餘的政治觀。

孔子學説

對於孔子的仁説,他的內容體現了人道精神,其中的禮説,則體現了禮制精神,人道主義這一主題是人類永恆的目標,不論是哪一個社會,時代和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正好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在政治思想上,孔子主張的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與“仁”,並且在治國方略上,主張“為政以德”,認為利用道德和禮教來共同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在經濟上,他最要的就是主張重義輕利、“見利思義”的義利觀與“富民”思想。在教育上,他提倡“有教無類”,並且還創辦私學,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對學校教育的壟斷,還把受教育的範圍擴大到平民,順應了歷史社會發展的趨勢。他主張“學而優則仕”,勸告人們在學習後還有餘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主要目的是要培養從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須具有較高的道德品質修養,所以孔子強調學校教育必須將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孔子易經

中國人一般的觀念認為,只要學了《易經》,就可以天上地上無所不知了。但實際上到底能不能達到這個程度,還是個未知的問題。從古到今還沒有一個人能夠把《易經》全部讀懂。

孔子畫像

《易經》這本書也是指《周易》,值得大家注意的就是,這本書沒有提出陰陽與太極等概念,講陰陽與太極的是被道家與陰陽家所影響的《易傳》。自春秋時代以上,中國的學術總跟易學一體,由伏羲氏畫卦到老子出關後之時,官學開始逐漸演變為民間私學。自孔子贊易以後,《周易》就被儒家門徒奉為是儒門聖典,六經之首,而儒門之外。

晚年的孔子甚是喜歡研究書籍,而《易經》則是他最喜愛的研究之物。他在熟讀《易經》後,寫下了許多關於解釋《易經》的名句,其中就有提到如何做人和修身養性的問題。據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有詳細的記載:“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説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據説當時的書,是用漆寫在竹簡上,然後在用以皮帶串訂,稱作“韋編”,而孔子反覆閲讀這本《易經》,連串訂的皮帶斷了三次,可以看得出,孔子是有多麼的喜歡這本書。

之後他記錄下了用來解釋《易經》的句子,還在《易經·繫辭上傳》引申説:“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機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主要是要告誡君子在説話方面要謹言慎行,不要隨便的亂髮言。

孔子與孟子

縱觀幾千年的浩瀚如煙的的歷史,我們從中可以發現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一直的深深影響着我們。兩個人都是我國古代上偉大的思想家,以及哲學家。他們的言行和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中對於“仁”的看法,對我們今天有着重要意義。

孔子與孟子的肖像紀念郵票

孔子對於“仁”,正是以往關於“仁”的思想的總結和發展。首先他將“愛親”作為是“仁”的源泉。但是,在另一方面又將“仁”定為“愛人”。孔子對於“仁”的倫理道德不僅僅指的是個人還指的是政治上的“仁”,儘管孔子對管仲在禮儀上的行為頗為不滿,但是還是站在政治的立場對管仲進行批評。這就説明孔子早就從自身做起將個人意義上的“小仁”上升到國家政治層面的“大仁”。其次還追求“仁、智”統一的思想人格,他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就是與“禮”統一的“仁”德,他認為作為一種完善的理想人格,除了“仁”還要具備“智”和“勇”。

而孟子“仁”的理論是以“仁義”為理論核心,並以仁政“得民心”作為道德作用論。他在繼承孔子“貴仁”的基礎上提出以“仁義”為主體的仁、義、禮、智四德統一的道德規範體系。其次,孟子還主張“施仁政於民”希望能夠給人民切以實際的利益。從這一方面就體現了孟子注重人民的物質需求,相比於孔子,有一定的進步性。

孔子的處世之道

孔子處世之道的核心是“已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也是儒家文化的精華所在,是孔子的經典妙句之一,同時也是孔子“仁”的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孔子“恕”之思想的核心部分。

周潤發版孔子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能強加給別人”,孔子在這裏強調的是寬恕待人。世人都知道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孔子還有一個“恕”的思想,有人將他的這一思想稱為“恕”道。

“恕”道是“仁”這一思想的消極表現,積極的表現應該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是改變自己也要改變身邊的人,自己進步也要讓身邊的人進步。後來,孔子在實行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難,這才有了後來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略帶消極的思想。這句話也被現代很多人立為自己的處世準則,孔子説出這句話的本意是人要有廣大的胸襟,不能心胸狹窄,小氣待人,要有一顆寬恕的心。

但是,這只是孔子的處世之道,雖然被很多人所接受推崇,但是這不是放之四海之內皆準的道理。它本來就是一種消極的處世態度,是一種積極無奈之後,才選擇的一種處世態度。例如,一個警察和一個亡命之徒持槍相對,兩人此時心中都是想殺死對方的,如果警察抱着一種“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思想,那麼死的不僅僅是自己了,可能還會有更多的無辜羣眾送命。

所以,任何一種思想,我們都要辯證的去看待,要學習那些對自己有用的部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109 字。

轉載請註明: 孔子為什麼叫孔子 孔子的處世之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