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在遺囑中提了兩件事,看了李顯的決定後,才懂武則天的智慧

武則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皇帝,同時又是一位了不起的女皇帝,她的野心、智慧和殺伐果決絲毫不輸男子,所以才能在唐朝,從一名默默無聞的後宮才人一步步趟過命運的河流,成為了九五之尊。

武則天在遺囑中提了兩件事,看了李顯的決定後,才懂武則天的智慧


一個女子能在大唐成為女皇后,自然經過了無數的鬥爭,而且武則天最開始的身份還比較特殊,她曾經是李世民的才人,且這個才人一做就是十二年,等到了李世民去世,她又不得不接受命運的安排,被送進了感業寺出家。

這樣的經歷放在一般的女子身上,那必然是青燈古佛一生了,不過,武則天卻不是輕易認輸的人,於是她在李世民病重的最後時刻,與太子李治有了一段情,這段情足以讓武則天日後做文章,所以即便她到了感業寺,甚至度過了近一年的無聊時光,還是通過一首情詩將李治引來了感業寺。

李治到感業寺為李世民做週年祭,與武則天執手相看淚眼,這件事自然瞞不過深宮中的王皇后。王皇后為了對付蕭淑妃,主動將武則天接近了宮中,雖然沒有給武則天名分,但卻給了武則天新生。

武則天先是幫助王皇后鬥垮了蕭淑妃,接着將矛頭對準了王皇后,經過幾年的鬥爭,廢王立武終於成為現實。武則天成為大唐的皇后,而王皇后和蕭淑妃則被武則天折騰的夠嗆。

武則天在遺囑中提了兩件事,看了李顯的決定後,才懂武則天的智慧


先是被關進了一個只開一個進出食器的小孔的房間,後來為了防止李治心軟,有直接將兩人弄成了人彘,扔進了酒甕中,被骨醉數天之後死亡。

即便兩人已經死了,武則天也不肯輕易放過他們,她們的族人都被髮配到了嶺南,王皇后的舅舅柳奭也被貶官外放,而王皇后和蕭淑妃不僅被廢為庶人,還被武則天給改了姓,武則天讓王皇后姓蟒,讓蕭淑妃姓梟。

對於武則天來説,王皇后和蕭淑妃是必須要除掉的,而且是要斬草除根,讓她們再也不可能起來。等解決了這兩人,武則天又將外廷反對自己的聲音紛紛除掉,比如長孫無忌、褚遂良、韓瑗等人,才漸漸坐穩了皇后的寶座,並且逐漸參與政事。

後來更是在李治去世之後臨朝稱制,將剛剛登基不久的兒子唐中宗李顯給貶為廬陵王,在外流放近十五年。而最小的兒子李旦雖然成為皇帝,但基本處於武則天的控制之下。

武則天在遺囑中提了兩件事,看了李顯的決定後,才懂武則天的智慧


就這樣,武則天為了手中的權力和兒子以及李唐王室作鬥爭,並最終取得了勝利,順利登基為帝。雖然武則天登基的過程中充滿了血腥,但不可否認的是,她在位期間,政治還是比較清明的, 只不過,在選立繼承人的問題上,武則天也犯難了,而且相比較其他的皇帝,武則天更難。

因為無論怎麼選,都不理想。選侄子吧,雖然侄子姓武,但是將來卻未必會祭祀武則天,侄子終歸是侄子;選兒子吧,無論是李顯還是李旦,之後天下就不姓武了,重又姓李。

武則天被這個難題困擾了好幾年,後來才終於在狄仁傑等人的勸説下將廬陵王李顯接了回來做太子。等到武則天解決了繼承人的問題之後就稍微放鬆了下來,而身體也因為年齡的問題日漸衰老,病痛也漸漸找上門來,武則天在養病期間,與臣子的溝通多是通過二張兄弟進行的。

而二張兄弟是什麼人?他們正事不幹,只會打着武則天的旗號為非作歹,讓外廷的臣子們很是惶恐,生怕武則天有個三長兩短,而這二張兄弟又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那樣的話, 後果不堪設想,於是以宰相張柬之為首的大臣們聯合李唐王室包括李顯、李旦和太平公主在內設計謀劃除掉二張兄弟。

武則天在遺囑中提了兩件事,看了李顯的決定後,才懂武則天的智慧


這件事發生在705年的春天,他們在除掉二張兄弟的之後,順便讓病牀上的武則天讓位於太子李顯,這就是著名的神龍政變。之後,武則天便在上陽宮度過她最後的日子。

也正是在這段時間裏,武則天在閒暇之時,考慮最多的就是自己的身後事,她的一生太過跌宕起伏,前無古人,她找不到先例,只能依靠自己的智慧為自己籌謀。

705年的十一月,武則天預感到自己時日無多,於是立下遺囑,這個遺囑是很奇特的,其中交代了兩件事,《舊唐書》記載:

“遺制祔廟、歸陵,令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其王、蕭二家及褚遂良、韓瑗等子孫親屬當時緣累者,鹹令復業。”

也就是説,武則天最終決定做回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只有這樣,李唐王室才能妥善處理武則天去世後的一切事宜,而不必為難於武則天的皇帝身份。

武則天在遺囑中提了兩件事,看了李顯的決定後,才懂武則天的智慧


而第二件事更有意思,它預示着武則天在人生的最後日子裏決定原諒王皇后、蕭淑妃二人及其家族,還有就是褚遂良和韓瑗的後代。這同樣釋放了一個信號,那就是她武則天在生前原諒了最不可能原諒的人,那麼,她死後,必然會有人念着她的好,相信她的兒子也不會為難她。

李顯確實沒有讓武則天失望,武則天去世之後,李顯力排眾議促成武則天和李治合葬乾陵。這在當時是非常難的,要知道李治是大唐的第三位皇帝,他已經被葬進了乾陵,按照規制,皇帝下葬之後,就不可能讓皇后再合葬進去了。

畢竟男為尊,如果再次打開乾陵,就是對李治的大不敬,但是,李顯還是不顧羣臣的阻攔促成了這件事,硬是讓武則天合葬於乾陵。

李顯這樣做,自然與武則天立下的遺囑有很大的關係,武則天迴歸自己皇后的身份,為李顯解決了一個大麻煩,即不必太過看重張柬之等五王的功績,因為這本就是武則天在李治去世之後代掌天下,然後又歸政於李顯。

武則天在遺囑中提了兩件事,看了李顯的決定後,才懂武則天的智慧


只有這樣看待這件事,才能弱化張柬之等人的功績,不至於讓他們勢力過大,要知道,神龍政變之後,朝廷勢力重新洗牌,最弱的就是在外流放近十五年的李顯,他總要為自己打算。

所以李顯是感激武則天的,同時武則天又是他的親生母親,他怎麼也要善待她,所以才下令讓武則天的遺體進入乾陵,而這件事之所以並沒有得到大範圍的阻止,也是因為武則天在臨死之前原諒了對她來説本不該原諒的人。

這讓朝臣對她的態度緩和了不少,所以並沒有太過阻攔這件事,不得不説,武則天是真的有大智慧,不虧能在那樣的年代當上皇帝,真是高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45 字。

轉載請註明: 武則天在遺囑中提了兩件事,看了李顯的決定後,才懂武則天的智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