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抗戰的故事,例如日本軍隊的武器裝備、部隊編制等等。今天,我們聊聊日本軍隊對百姓們的經濟掠奪。在抗戰時期,日本軍隊的佔領區內,從1937年到1945年,食鹽的價格足足增長了600多倍。那麼,日本軍隊為何要瘋狂掠奪食鹽呢?今天,我們就聊聊日本軍隊的經濟掠奪手段。當時,百姓們的日子太苦了。
首先,我們聊聊日本的實際情況。日本雖然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國家,但日本的海鹽產量並不高。由於日本國內的人口數量眾多,有限的食鹽根本不夠使用。因此早在明清時期,日本就與中原不法奸商相互勾結,從江淮地區向日本走私食鹽。尤其是日本進行了明治維新以後,工業、農業等各個領域,都需要大量的食鹽。日本自身的生產能力,還不到總需求的20%。
在這樣的情況下,走私食鹽的情況越來越嚴重。負責各種物資儲備的日本大藏省,制定了對我國的食鹽掠奪計劃。按照大藏省1938年規定的計劃“1942年,中國沿海產鹽區要保證供給日本200萬噸鹽,到1945年,要保證具有350萬噸的對日供給鹽能力。”1937年,日本軍隊發動了盧溝橋事變,我國進入了全面抗戰階段。當時,隨着戰爭局勢的發展,日本軍隊先後佔領了華北、東南、華南等大片地區。為了掠奪足夠的食鹽,日本在佔領區內,推行了配給制。日本軍方親自負責食鹽的分配,連各地的偽政權都不能插手。
在日本軍隊的華北佔領區,生活了將近4000萬百姓。但日本軍隊下撥的食鹽總數,只有9萬噸。平均下來,每個羣眾每月還不足0.4斤。由於食鹽的數量不足,很多百姓都出現了身體浮腫、營養不良等情況。至於華北日本的日本僑民,每人每月1.5斤。江淮地區是我國的主要鹽產地,江淮鹽商曾經在歷史上赫赫有名。日本軍隊佔領了江淮地區以後,專門建立了一支3000多人的偽軍部隊,主要就是負責掠奪食鹽。
在抗戰爆發之前,每擔原鹽的價格為54元。但是在日本軍隊佔領江淮地區以後,每擔原鹽僅僅支付25元,相當於比成本價還低了一倍多,鹽商們怨聲載道,但又無可奈何。請注意,對於成品鹽的價格,日本軍隊的出售價格非常高。從1937年到1945年,短短8年時間裏,日本軍隊的控制區內,食鹽價格暴漲了600多倍。1945年春天,上海、江蘇、浙江等地的成品鹽價格,每擔已經暴漲到了9000多元。即便是這樣的數字,讓然供不應求。在上海的黑市上,每擔食鹽的價格在3萬元以上。
由於食鹽價格過於昂貴,普通百姓們根本吃不起,從而出現了一系列的反抗行動。在江蘇省的海州,僅僅2年時間裏,發生了50多起大規模的反抗事件,打死日偽軍290多人。除了掠奪食鹽之外,日本軍隊還出台了極高的鹽税,而且一年比一年高。從1937年到1945年,日本軍隊的佔領區內,食鹽的鹽税暴漲了100多倍。很多鹽商根本無以為繼,最終宣告破產。例如在蘇北地區,原有鹽商300餘户。截止抗戰勝利的時候,只剩下了60餘户勉強維持。在整個抗戰時期,日本軍隊掠奪的食鹽總數,超過了300萬噸。
其中,170多萬噸運往了日本本土。根據一些日本官兵的描述,部分食鹽從海州直接運往日本本土,大部分食鹽通過鐵路運往大連港,然後運往日本本土。由於日本軍隊配給的食鹽有限,民間的食鹽嚴重不足,起初,民間出現了大量的私鹽販子,算是解決了民間的燃眉之急。日本軍隊發現這一情況以後,對於私鹽販進行了血腥的殺戮,到了抗戰的中後期,民間各地很少出現私鹽販。
百姓們沒有辦法,開始採用各種土辦法制作食鹽,滿足組建的需要。對此,日本軍隊明令禁止,並且要求各地的偽政權進行監視。由於日本軍隊對食鹽的封鎖非常嚴格,造成了各地區抗戰根據地內的食鹽嚴重短缺,抗戰軍民的日子並不好過。但由於八路軍、新四軍等抗日武裝,軍紀嚴明、奮勇殺敵,深受各地羣眾的愛戴和擁護。日本佔領區內的很多百姓,寧可自己不吃鹽,也要想辦法把鹽運入根據地,例如出現了羊喝鹽水、棉衣吸水等很多辦法。
八路軍、新四軍等武裝力量的實力逐步壯大,截止抗戰的後期,已經建立了大片的根據地。日本軍隊則龜縮到了各個城市和交通線上,到了晚上,日本官兵甚至不敢出城。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日本軍隊自身開始出現資源短缺。很多日偽軍官兵,開始通過各種手段,用自己手裏的食鹽,與“百姓們”交換其他物品,例如棉花、木材、豆油等等。請注意,到了抗戰的末期,日本軍隊發行的準備票,幾乎喪失了流通能力。各個根據地發行了邊區票,已經成為了主流貨幣,日偽軍官兵也在悄悄使用。
一個重要的問題出現了,日本軍隊為何要瘋狂掠奪原鹽呢?第一,日本國內的食鹽缺口很大,需要從江淮、山西等地掠奪食鹽。第二,日本的軍工生產中,很多時候需要原鹽,例如鋼鐵工業、化學工業等等。由於日本軍隊瘋狂的掠奪和破壞,截止1945年抗戰勝利的時候,很多鹽場的生產能力大大下降,各種設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例如1945年解池鹽場的生產能力,還不到1936年的10%。大量的鹽場和鹽商們破產,眾多的鹽業工人生活艱難,其中的相當一部分,先後加入了各地抗日武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