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起預言書籍,我們認知的怕是上講天文地理,下通人間百事,往前五百年,往後無盡頭,總結成一個詞,真是“牛掰”啊。
數數中華預言類典籍,十個手指怎夠?即使十雙手也不夠。譬如《推背圖》、《乾坤萬年歌》、《馬前課》、《梅花詩》、《藏頭詩》、《燒餅歌》以及《黃櫱禪師詩》,七本並稱為“中國七大預言書”,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巔峯中的巔峯。
今天我們暫且不講其他,單單討論《推背圖》為何能立於世間千年,它的神奇之處到底在哪?
都知道,《推背圖》是唐代李淳風、袁天罡所撰的一部道教典籍。當時,唐太宗李世民為了預測大唐王朝的命運如何,特意找來李淳風和袁天罡,從而有了《推背圖》。該書主要融合了多種學説,其中包括易經學、天文學、詩詞等,不僅預言了大唐王朝的興衰起伏,甚至連女皇武則天都有所提及。
其中有一象圖畫是一個女人拿了一把刀,這表明什麼呢?
在古代刀代表着生殺大權,不正是女性掌權的意思嗎?這一看是不是被驚到了,是不是真有這麼神奇,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本書的神奇之處。
推背圖
其實,“神人”都有他們的神奇之處,比如:李淳風和袁天罡。
先看看李淳風,在17歲時初出江湖,後官至太史丞,從而有了各種著作,其中以《乙巳佔》為代表。
主要對奇異的天象進行了比較深刻的研究,堪稱世界氣象史上最早的專著。此外,李淳風還研究出了八級風力標準,即:“動葉、鳴條、搖枝、墮葉、折小枝、折大枝、折木飛砂石、拔大樹和根。”
後過了一千多年,英國人蒲福才在1805年把風力定為12級,13個等別,並經過多次修改,風力等級增加到了18級,以至於李淳風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給風定級的人。
再看看袁天罡,少時貧寒,擅於修煉長生之術,精於相術。據史料記載,在隋朝時期,他與杜淹、王珪、韋挺等遊,推斷諸人名位,“皆如天綱之言”;在唐朝時期,為岑文本、張行成、馬周等看過相,無一不應驗。
可能這些記載不完全屬實,但袁天罡與一般的江湖術士、算命先生肯定有所不同,以至於元代學者戴良把袁天罡視為荀子以後擅長相術的第一人。
單單説這二人,一位是專於道家學説,一位是精於玄學相術。在常人看來,無論哪一類都是玄而又玄、空而又空、神乎其神的東西。相當於是學霸之間的強強聯合,大師之間的碰撞融合,成就的結晶怎能不為之驚歎?
袁天罡畫像
相傳,唐太宗李世民看着眼前的大好河山,不禁想了解一下大唐以後國祚幾何,國運興旺幾時?於是,找來李淳風和袁天罡,讓他倆預測一番。其實,二人都有兩把刷子,陰陽理論,日月乾坤,五行八卦齊齊上陣。
有一天,李淳風夜觀天象,結合“武周代唐”言論,一時興起,開始預言推算,以術數易卦推衍,竟然上了癮,一發不可收拾。
最終,推算到了唐朝以後兩千年的歷史。直到袁天罡推了他的背,説道:“天機不可再泄,還是回去休息吧。”於是,有了第六十象所述,是以《推背圖》之名由此而來。
可能有人説這書名太草率了,這也能流傳千古?不得不説這一推不但推出了書名,還挽救了李淳風的性命,延續了現今歷史的發展。此話怎講?
影視劇中袁天罡形象
正如袁天罡所説“天機不可再泄”,既然是天機,怎能讓一個凡人窺探了。在封建社會,皇權始終都是至高無上,算的好便罷了,怎能算出了唐朝以外的,這話要是傳到皇帝耳中,怎會舒服?
即使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名主,也不能排除心有不甘的可能,一怒之下總是得找個替罪羊,不得拿李淳風開刀,説不定還會牽扯更多的性命。
而袁天罡這一推不僅及時阻止了李淳風,還維護了皇權,可謂是一舉兩得。再者,如果繼續推演,或許會促使李世民逆天而為,藉着天機改了天命,那我們如今的歷史或許將會是天翻地覆的變化。
可見《推背圖》這一推,推出了一部曠世經典,推出了一斷歷史傳説。試想,你的後背被推了多少次,是否有一次產生過如此奇妙的化學反應,大多都是小打小鬧。最後,被淹沒在無數的“推”中,蕩不起任何波瀾。
晦澀難懂
前文提到全書融合了易經學、天文學、詩詞等內容,它們兼收幷蓄,各個學術相互融匯,不是常人所能看懂的。
其中全書共有60個卦象,每一個卦象都由1幅圖、1句讖語和1首頌詞組成,每個卦象預言着一件大事,都是根據易經八卦演繹而來,並能在易經中找到依據,而圖和讖語等於是天機,要經過思考才能獲取其中的真諦。
此外,頌詞好像是詩歌,主要對事件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描述,包括時間,人物名字,事件細節等等,比較有名的當屬第三象武則天稱帝。
圖畫是一個女人拿着刀,這在前文已經提到過。讖語是“日月當空,照臨下土,撲簌迷離,不文亦武。”其中的日月當空,大家都知道是武則天的名字“武瞾”。
武媚娘
“瞾”字上面是一個日一個月,下面是一個空,完美地解釋了“日月當空照,乾坤任我行”。而照臨下土則是代表武則天威震八方,雖然有點撲朔迷離的感覺,但説白了就是看不清真相。綜上所述,武則天稱帝是不可説之事,緊接着不文亦武。
也就是説武則天出生的家庭,不是文官的家庭而是武士家族,從而影射出了武則天的武姓。
再來看看頌詞“參遍空王色相空,一朝重入帝王宮,遺枝撥盡根猶在,喔喔晨雞孰是雄?”其中的第一句是説武則天當年在感業寺出家為尼之事。第二句引出李治稱帝后,武則天重返大唐皇宮。第三句寫出了武則天的野心,為了稱帝,為了權力,殺了親人以及李氏宗族,真是讓人感慨萬千。第四句是重點,説出身為女人的武則天居然成了一朝的皇帝。
試想,女人稱帝的事在男尊女卑的時代,誰可以理解呢?
總而言之,短短的十六字讖語和四句頌詞道出了武則天的前世今生。但如何在未經此事前,推算身後事,並能一針見血,精闢總結呢?不得不説其中的奧妙無窮,神乎其神。
武則天
雖説《推背圖》是一部預言奇書,但為何從唐宋開始竟成了禁書呢?不為別的,只是這部書大多的預言都成了真事,感覺像是掐住了咽喉,控制了命運,即使有其它的想法,也是難以實施,完全成了別人手裏的提線木偶,以至於遭到了歷代統治者的忌憚。
然而,在該書被禁後,為何還能流傳呢?説起此事,不得不提起趙匡胤。都知道,趙匡胤奪了後周的江山,建立了大宋王朝,成了一朝的皇帝。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趙匡胤也曾嚴令禁止《推背圖》,但因為民間藏書太多,導致難以斷絕,從而出現了各種混淆視聽的辦法。要知道每個人都有很強的好奇心,這種心理促使人們不斷去尋找,從而《推背圖》在民間獲得了更大的市場,單單宋朝竟然出現了一百多個版本。
於是,在明末清初才子金聖嘆批註《推背圖》後,其在民間的影響再次擴大,導致如今市面上流行的《推背圖》有幾十個版本,其中當屬金聖嘆批註版的《推背圖》影響最大。可見是好奇心促進了該書的傳播,越是不想讓人們看到的東西,人們越是想通過各種途徑一探究竟。
然而,現今市面上流傳的金聖嘆批註版本里的人物圖身着清朝服裝,因此有人分析他批註的《推背圖》本身就不是李淳風、袁天罡所著的原本。
這也就讓人產生了一種迷惑,因為從讖語、頌語中不難看出,該書用詞太過現代化,甚至有口語和打油詩的感覺。試想,若真是李世民要求的預言書,它的文字怎會切近現代人的思想?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再者,金聖嘆批註版的《推背圖》,從清朝以後的內容變得非常的模糊不清,讓人很難確定它的真假。因此,有很多人認為金聖嘆批註版的《推背圖》是一種偽作,應該是民國時期的文人所為。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作者本身還是創作背後的小故事,亦或是《推背圖》裏所預言的事件,那些或成為現實的,或消散在歷史中的,或被後人誤傳的,疊加在一起,最終成就了這本“第一預言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