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陵寢選址史事
大家好,我們的小凡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清朝人關後,經歷了十朝皇帝,這些帝王登基時的年歲不盡相同。第一帝順治6歲,第二帝康熙8歲,第三帝雍正45歲,第四帝乾隆25歲,第五帝嘉慶37歲,第六帝道光39歲,第七帝威豐20歲,第八帝同治6歲,第九帝光緒4歲,第十帝宣統3歲,其中雍正帝登基時年齡最大。
清代帝王主張:“聖天子孝天下,首重山陵",所以每朝皇帝登基之後,都要花費很大的精力,派出得力的大臣和術士“總以地臻全美為重”,尋求“龍、砂、穴、水”無處不美的萬年吉地。只是由於各朝代所處情況不同,其選擇萬年吉地的時間才有先後之別。
順治登基時,是個6歲的娃娃,一切政務都由他人擺佈,當時所有的權力都控制在攝政王多爾袞手中,直到順治七年十二月多爾袞暴死於喀喇河屯,順治帝才得以親自主持朝政。時至順治八年,這位14歲的少年天子才在赴京東薊州和遵化狩獵的同時,沿着長城,在豐台嶺-帶為自己選定了萬年吉地。
康熙登基時8歲,不單單因為年幼,着實是國事繁忙,無暇顧及到山陵的選擇。到了康熙十三年正處在平定三藩的緊要關頭,21歲的康熙皇帝不得不考慮萬年吉地的大事,因為他的原配孝誠皇后病故,雖然已把皇后的梓宮停放到沙河鞏華城暫安,終不是長久之計。當時選派了精通堪輿的臣工等人於孝陵附近去相度萬年吉地。沿襲《周禮》之説:“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為左右”,在孝陵左側選中了陵址,開始動工,由於戰事頻繁,財力拮据,直至康熙十七年才完成了萬年吉地的地官工程。然後將暫安在沙河鞏華城的仁孝皇后(孝誠皇后)與孝昭皇后的梓宮奉移至昌瑞山陵(景陵),於康熙二十年三月初八日葬入地宮的。陵寢其他工程是後來陸續完成的。先葬皇后再葬皇帝這種喪葬制度是康熙朝開的先例。
雍正登基時已45歲,理應依昭穆之制在孝陵、景陵旁選建陵址,確切的位置應在孝陵的右側選一塊與康熙景陵相對應的吉地。雍正初年,儘管國事家事都十分繁忙,雍正四年已開始籌備萬年吉地之事宜。雍正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工都奏請萬年吉地需用楠木等項事宜中,雍正帝答覆沿用舊例辦理,但楠木難得,如果不得,即松木亦堪應用。雍正帝所説舊例:“凡楠木系江南、浙江、湖廣、廣東進。金磚系江南進。臨清磚系山東進。青白等石料舊例俱於大石窩、盤山等處盪口開採。其開採石料及應辦松枋圓木、琉璃瓦件、磚灰銅鐵雜料繩斤項等物料數目核算得日,酌量移取户部銀兩陸續給發,派出官員督令商窯鋪户敬謹備辦,凡一 應工價、運價俟興工之日,工部酌量道路遠近,照依題定價值據實確估另行具奏。”根據當時情況,依舊例,楠木難得,如果不得,即松木亦堪應用。當時又考慮備辦木植,如從京城差遣官員,未免騷擾地方,不如交總督、巡撫動用正項錢糧,地方官則會實心料理,着怡親王允祥與大學士馬齊、張廷玉會同辦理此事。相應楠木行文江南、浙江、湖廣、廣東;杉木行文江南、浙江、湖廣、江西;鐵梨木行文廣東,文到之日即行購覓,將所得楠木、杉木數目若干先行報工部,工部核對丈尺徑寸數目之後,再依照其丈尺徑寸的要求來運送,其金磚行文江南;臨清磚行文山東辦料預備,再按工部所定尺寸數目燒造和運送。
雍正五年閏三月初十日和碩怡親王允祥奉諭旨,總兵官李楠、監正明圓等帶領堪輿人員前往陵寢地方踏看龍脈,着行知馬蘭口總兵官特恆。雍正五年八月二十日工部奏:恭建萬年吉地開採豆渣石料、燒造磚灰地方應派堂官前往看視一折,奉諭旨凡關係此事,一切事件著派出侍郎鄂爾奇往來辦理,向日景陵建造之時,派出何等人監辦,並曾否派出漢大人之處着查明具奏。可是一批精於堪輿的臣工居然認為主陵之旁無一處可營造陵寢之地。雍正帝又命堪輿術士們繼續在孝陵、景陵一帶堪選吉地。當這些臣工又呈上九鳳朝陽山風水説帖時,雍正帝無比歡欣。他十分稱讚九鳳朝陽山近依孝陵、景陵,實為一處吉壤。可是,時隔不久,那些精通風水的臣工術士再次親臨九鳳朝陽山相度後,又得出一個結論:九鳳朝陽山規模雖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砂石,實不可用。雍正帝只好捨棄這塊地方,另覓他處了。
九鳳朝陽山被選中又被放棄,為時甚短,隨着時間的流逝,漸漸被人們忘懷。究竟九鳳朝陽山在何處?怎樣使世人瞭解它?一直是個謎。在《遵化州志》曾記載着:“九鳳朝陽山,在州西南,以九峯環抱一山,故名。”而實地尋找了多次,也無從認起。存疑近十年的九鳳朝陽山,後來才在北京圖書館收藏的“樣式雷”圖紙中找到了答案。
我的好友王其亨是天津大學建築系教授,他在北京圖書館整理“樣式雷”圖紙時,發現了一幅九鳳朝陽山位置圖(下圖)。他把這幅珍貴的地圖複印件送我之後,我按圖索驥,並多次去實地考察,終於認清了九鳳朝陽山吉地的面目。
遵化九鳳朝陽山位置圖
九鳳朝陽山與東陵昌瑞山一脈相承,從圖上可見,自昌瑞山向東,山峯連綿起伏,長城上關口座座相連,馬蘭關、鮎魚關、大安口、冷嘴頭、沙坡峪、城子峪、羅文峪、蔡家峪、馬蹄峪等山水城池,清晰可見。在馬蹄峪向東與九泉山之間,有一片山環水繞,規模可觀的開闊地帶,就是曾被選為吉壤的九鳳朝陽山。又在圖上所標東陵陵寢有:孝陵、孝東陵、景陵、裕陵、寶華裕及昭西陵。可斷定此圖為道光年間所繪。因寶華峪本名為繞鬥峪,因道光帝在繞鬥峪建陵寢時更名為寶華峪,時間是道光七年。從史料上記載,乾隆六年在修建康熙景陵妃園寢時,曾取用“九鳳朝陽山存貯的石料和磚塊。”道光年間繪九鳳朝陽山位置圖,仍存在九鳳朝陽山選址的跡象。從形勢看規模宏大,有很多可取之處。
實地考察九鳳朝陽山,坐落在遵化城北40裏馬蹄峪迤東的地方。當地人稱做“風水台子”,背靠五峯山,山勢俊秀,中峯突起,兩側羣峯漸次低下,這座主山是一座天然的屏障,兩翼砂山延緩有情,堂局開闊,近有案山,遠朝山為高聳的龍山。風水台前有東、西二水匯合,是一處山水相宜的地方,難怪當初雍正帝也曾賞識過這負陰抱陽背山面水的地方。“朕之本意,原欲於孝陵、景陵之旁卜擇將來吉地。而堪與之人俱以為無可營建之處,後經選擇九鳳朝陽山吉壤具奏,朕意此地近依孝陵、景陵與朕初意相合....”實地考察,九鳳朝陽山,幾乎“龍、砂、穴、水”都具備,只有穴中之土含有砂石這點不足。早在唐朝,九鳳朝陽山迤東即建有禪林寺,儘管寺廟已蕩然無存,而那些逾千年的銀杏樹,依然根深葉茂,本固枝榮。雍正帝放棄九鳳朝陽山這塊吉壤,真正的原因是聽了怡親王允祥和總督高其倬的話。在這些臣工的奏摺中寫道:“相度得易州境內泰寧山天平峪萬年吉地,實乾坤聚秀之區,為陰陽和會之所,龍穴砂水,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鹹備。”雍正看完奏摺,覺得山脈水法條理分明,潤為上吉之壤。又考慮到此處與孝陵、景陵相去數百里,有些與心不忍,是否合乎古代帝王規制和典禮?他只好去請大學士、九卿等人去研究討論,拿出一個結果來。這些人急忙引經據典,翻閲古籍,按照《帝王世紀》、《通志》、《通考》所載,“歷代帝王營建之地,如夏禹在浙江之會稽,而自啓以下在山西之夏縣,其同相去奚止千里;又商湯在河南府之偃師,太甲在濟南府之歷城,大戊在彰德府之內黃,武丁在陳州之西華,相去各五六百里;至若漢唐諸帝並在陝西,然漢高帝、文帝、景帝、武帝分見於今之咸陽、長安、高陵、興平等縣,唐高祖、太宗、高宗、元宗分見於今之三原、醴泉、乾州、蒲城等處,其間相去遠者四五百里,近亦二三百里。”臣等認為:以地脈之呈瑞,關乎天運之發祥,歷數千百里盤結之福區,開億萬斯年之厚澤,必匯萬善始成其全美,自非一方獨擅其秀靈。又具體説明了所選吉地的情況:“今泰寧山天平峪萬年吉地,雖與孝陵、景陵相去數百里,然易州及遵化州地界皆與京師密邇,同居畿輔,並列神州,其地實未為遙遠。”雍正帝看了大學士、九卿等人引證史冊典籍的陳奏之後,才心安理得地應允了在易州興建山陵。在施工之前他又動一番思索,才下達了一道指令:“一應需工料等項,俱着動用內庫銀兩辦理,規模製度務從儉樸。其石像等件需用石工浩繁,亦勞人力,俱不必建設,著該部遵行。”
雍正八年八月十九日動工修建雍正的萬年吉地,工程持續到乾隆元年九月才完成。歷時8年,耗用工銀240萬兩。泰陵建築大體與孝陵相同,根據地勢建造的陵園,規模沒有孝陵大,南北長2500米,不及孝陵一半。而泰陵的三座石牌坊很別緻,每座大小相同。一座居正,兩座稍後分列左右,氣勢宏偉,在每座呈現五間六柱十一樓牌坊的額枋及夾杆石上,雕刻着龍、鳳、獅等圖紋,佈局得體,栩栩如生。大紅門前一對石獸是仿關外祖陵——福陵而設置的。蜘蛛山是仿清孝陵天然影壁山,因風水所需而以人工堆砌的土山。整個秦陵建築佈局依山就勢,起伏參差與山水十分相宜。
泰陵建築羣是一個完美的整體,主次分明,高低有差,錯落有致。但在石像生設施上是一個敗筆。雍正朝所規劃的泰陵是遵照雍正皇帝的旨意:“石像等件需要用石工浩繁,亦費人力,俱不必建設。”所以在精通風水的大師們規劃時即因地制宜,捨去了石像生。乾隆皇帝並不甘心,或出於孝心,在他登基後提出了石像生增建一事,讓大臣們討論。“諭總理事務王大臣,朕因泰陵前安設石像生一事,於乾隆元年降旨,令王、大臣議奏。據稱,詢問原相度山水之巡撫高其倬、户部員外郎洪文瀾僉稱,泰陵甬道系隨山川之形勢盤旋修理。如設立石像生,不能依其丈尺整齊安供,而甬路旋轉之外,必有向背參差之所,則與風水地勢不宜安設。是泰陵之未議設石像生系典禮之一節。若因甬道前地勢盤旋,難於安設,或將大紅門、龍鳳門展拓向外,俾地勢寬敞,位置攸宜。爾等同和親王帶領通曉風水之洪文瀾再加敬謹相度,妥協定議具奏。尋議,大紅門正在龍盤虎踞之間,護北面隨龍生旺之氣,納南面特朝環抱之水,前朝後拱,天心十道,實天造地設之門户,不便展拓向外。況石像生之設,古制未詳,無大關典禮之處,似可毋庸添設,得旨知道了。”乾隆皇帝一而再的建議設立石像生,被精通風水的大臣們有理有據的一一否定。終於按原設計的方案建成了泰陵。
自乾隆二年三月雍正皇帝葬人泰陵地宮之後,乾隆皇帝對泰陵不設石像生之事仍耿耿於懷。在乾隆皇帝執意堅持下,終於添建了石像生。泰陵置石像生制度如景陵,共五對,其中文臣、武士、立馬、立象、立獅各一對,又有望柱一對。這組石像生安置在一孔橋與龍鳳門之間,顯得十分擁擠,破壞了原來陵園建築的佈局。看來乾隆皇帝出自孝心,花費了許多心機,讓大臣們一再議奏,終於添建了石像生,並且把這件事載入了乾隆十三年的《工部則例》,其中不免露出了一點“私心”,因為乾隆十三年勝水峪工程(乾隆裕陵工程)正在進行之中,如若依雍正帝的旨意,陵寢不設石像生,到乾隆朝再設石像生,豈不是超越祖制,被人們稱做大不孝。乾隆執意為其父雍正帝泰陵添置石像生,正是為他自己陵園設置石像生找到了依據。雍正陵寢從選址到建成前前後後經歷了近二十年,幾經變化,才最後定格為泰陵。
作者:於善浦
來源:《中國紫禁城學會論文集(第三輯)》2000年
編輯:王亭貫
豐潤民間書法家徐振唐老師,欣然給本公眾號題字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