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前,不能聯繫考生及家長,更不能進校園。第一次見到約定的採訪對象秦小喬已是7月10日晚上8點40分,歷城二中北門外,年輕的臉龐很平靜,沒有高考過後的興奮。進了家門,她有些悵然若失,終於真正意識到,高考結束了,自己畢業了。
心態平穩鎮定,性格積極樂觀,這是我採訪多名考生後得到的總體印象。他們眼中的自己,與往屆高三考生沒有什麼不同:有做不完的試題考卷,有緊鑼密鼓的模擬考試,有同學之間的嬉笑調侃,有任課老師的耳提面命。如果非要説有不同,那就是疫情之下,生活作息與習慣發生了變化,但他們很快就適應了。正如採訪考生家長張向飛所言,孩子是這個世界適應能力最強的人羣,他們超乎我們的想象。
居家學習時段,他們更用功,學習有效時間拉得更長;在校等候分餐的時間,他們用來背誦知識點;即使在回宿舍的路上,同學之間還會間隔一米,互相提問古詩詞……他們坦然積極應對變化,並快速習慣變化,在變化中找準自己前進的節奏。
“孩子們長大了!”採訪中,家長、老師對考生給出了這樣的評價。班主任韓濤説,利用居家學習時間提升成績的學生不在少數,甚至發生了飛躍式的提高。此外,他們對國家對社會的認知也更加深刻,被“集中力量辦大事”所震撼,被“以人民為中心”所感動,被“擼起袖子加油幹”所鼓舞。
這屆特殊高考給考生帶來許多啓示,其中,懂得個體的願望與宏大的時代語境息息相關,將個人的成長匯入國家發展與人類進步當中,在選擇未來方向時,更多些敢擔使命、敢負重任的豪情,是應有之義。
所以,他們堅定地認為,自己是幸運兒,是被時代選中承擔重任的人。採訪對象秦小喬告訴我,她“6選3”確定後,還與同學們一起拍攝了一部時長5分鐘的微視頻,題目就是《勇擔時代重任的我們》。“我們作為山東‘新高考’第一屆考生,也是敢於吃螃蟹的人,也會被記入歷史吧!”秦小喬笑着説,同學們從來不會抱怨自己是“新高考”的首屆考生,而是覺得作為“開創者”,更要好好努力、打出“樣板”,“因為學弟學妹們要以我們為研究樣本。”
成長的還有家長。蹲點採訪了6位家長,感受得出他們對孩子絕對地信任,對學校絕對地放心,對交警管理絕對地服從理解。考場外,沒有一絲喧譁吵鬧;家長離開後,地面上沒有一張廢紙或礦泉水瓶。家長正努力陪伴孩子一起成長,一同前進。
還有我,被考生的積極向上、父母的沉着冷靜、老師的認真負責所感染,不時會紅了眼眶、會感慨萬分,我也跟着他們成長了。
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