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怎麼拿高分?復旦大學駱玉明教授公益講座即將上線

全國多省市高考成績近日陸續出爐,因疫情防控高考延期的上海學子們卻仍在備考中。

為此,復旦大學中文系駱玉明教授特別送給苦苦備戰的上海考生們一份大禮——三場公益直播講座,幫助考生們突破高考作文的三大難關:從理解命題到確立主旨;如何處理對立的觀點;文脈的簡明與充實。

高考作文怎麼拿高分?復旦大學駱玉明教授公益講座即將上線

駱玉明教授一直非常關注高考作文,常常應媒體之邀對每年的高考作文題目進行分析,廣大學子受益匪淺。

以今年最受關注的全國高考語文甲卷的作文題目為例,這是與《紅樓夢》有關的作文題目。駱玉明教授認為這個題目並不難:

“今年高考作文全國甲卷以《紅樓夢》這一段故事為材料,歸納為:‘眾人給匾額題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鑑化用,或根據情境獨創,產生了不同的藝術效果’;指出:‘這個現象也能在更廣泛的領域給人以啓示,引發深入思考’。然後要求‘結合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經驗,寫一篇文章’。有人認為這個考題有點‘飄’,不太好把握。但聰明的學生仔細想一下就會知道,題目的落腳點是分析‘直接移用,借鑑化用,根據情境獨創’三者的關係,並不是要求分析《紅樓夢》。當然,如果原來對《紅樓夢》比較熟悉,對故事理解透徹,寫起文章自然就更順。”

2020年上海的作文題目是要求就春秋時期齊桓公、管仲、鮑叔三個人物寫一篇在班級讀書會上的發言稿。對於這個新奇的題目,駱玉明教授點評道:

“今年的高考作文題有兩個特點。首先,這個題目與時事密切相關,目前全球都處在一場巨大的“意外”之中,對這個題目的思考可謂恰逢其時。其次,本次作文題也延續了上海高考作文題重視思辨的傳統。這體現了上海高考對於以思辨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為代表的語文能力的重視,而這類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我們的語文教育對於學生語文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也應當是長期的、穩定的。”

2018年上海高考語文作文題目是“生活中,人們不僅關注自身的需要,也時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體現自己的價值。這種“被需要”的心態普遍存在,對此你有怎樣的認識?”駱玉明教授直言該題目“出得挺好”:

一方面,這個單維度的題目為考生指出了明確的方向,“不容易寫偏”,而且與之相關的生活素材十分豐富,讓每個人都能“有話可説”;另一方面,題目依然藴含思辨性,如果只停留在生活素材的描述,難免流於表面,要想答得出彩則需要進一步理解題目的深意,因此具有良好的區分度。

“被需要”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孩子“常回家看看”是一種“被需要”,醫生救死扶傷是一種“被需要”,老師教書育人也是一種“被需要”,然而正因為材料太多,才更考驗考生是否擁有豐富而獨到的生活經驗,而這和他們的為人、品格、修養也息息相關。

而且,這個題目説到底考驗的還是考生的思辨能力,題目描述中有一個重要的信息——“個人價值”,這就需要考生先理解什麼是“個人價值”,它與“被需要”之間又存在什麼關係。在駱玉明看來,兩者的關聯其實是指個體和羣體的關係,往深了説,是個體和社會結構的關係。這是需要考生們進一步理解和思考的。

……

高考作文怎麼寫才能拿高分?最重要的,也是最首要的是“解題”。“解題”有偏差,文采再好也是走彎路。因此,在高考前聽一聽名師關於“解題”的指導,或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助力作用。

據悉,“駱玉明為你分析高考作文解題”公益講座於6月29日、7月1日、7月3日晚8點在嗶哩嗶哩、抖音、微信視頻號等多個網絡平台同步直播,屆時學子們可以搜索#駱玉明#收看!(羅紅)

高考作文怎麼拿高分?復旦大學駱玉明教授公益講座即將上線
高考作文怎麼拿高分?復旦大學駱玉明教授公益講座即將上線
高考作文怎麼拿高分?復旦大學駱玉明教授公益講座即將上線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84 字。

轉載請註明: 高考作文怎麼拿高分?復旦大學駱玉明教授公益講座即將上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