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開始,廣州初三和高三的學生率先復課,學校的食堂和周邊小賣部也紛紛恢復營業。校園食品安全問題也再次引起關注。
“前期走訪調研發現,許多學生喜歡在放學路上買‘辣條’吃,但是這種食品添加劑特別多,而且防疫期間,摘下口罩邊走邊吃也不安全。”廣州市政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20年廣州市政協“有事好商量”民生實事協商平台第二期聚焦“校園食品安全”,政協委員與廣州市場監管局、市教育局、市城管局等政府職能部門就“加強對中小學周邊食品安全監管”等問題進行了協商。市教育局等部門回應,廣州將制訂有關“學生食品安全健康指引”,引導學生遠離垃圾食品。
●南方日報記者 劉冠南 通訊員 李志潔
完善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監管形成共建共治共管格局
“一包5毛錢的辣條,添加劑有十多種,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藥品説明書。但是孩子們卻很喜歡,辣條之類的零食大量存在學校周圍,這些零食對孩子的身體有什麼影響?怎麼保證孩子們的食品安全?”廣州市政協有關負責人在協商中表示,去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幾家生產辣條的企業。這些生產企業環境惡劣,令人震驚。在廣州的學校周邊,也有很多小賣部賣這種食品。
“市場監管、城管、教育,還有公安等部門加強配合,與學校、家委會等加強協調聯動機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形成食品安全共治局面。”廣州市政協常委李建華表示,廣州中心城區的周邊學校監管做得比較好,但是城市周邊的一些學校,還有“走鬼”和三無產品。建議市場監管部門要科學研究監管執法方案,統籌派遣執法力量。
“建議結合網格化管理、視頻監控、無人機巡查等手段進行監管。”廣州市政協委員蔡武表示:應建立學校保安與街道城管的快速響應專線,保安及時發現並報告給城管流動攤販的行蹤,城管立即行動,予以查處。
對此,廣州市場監管局總工程師吳嶽德表示,廣州的校園周邊食品經營單位被列為最高風險等級,進行全覆蓋檢查。同時,該局推動基層市場監管部門落實屬地化監管責任,持續加大督查問責和工作考核力度,嚴厲打擊生產銷售“三無”食品等違法行為。
廣州市城管局副局長李鋒表示,採用守點巡查加集中整治,去年城管部門就校園周邊流動攤販整治了2.1萬宗。但是像是在偏遠地區的少數校園周邊,確實也存在流動攤販有市場,執法力量不足等問題。接下來,將把執法力量傾斜到問題地區。同時,將鞏固深化提升聯動機制,把流動攤販納入網格化治理,提升城市管理的智慧化。
廣州市教育局副局長華山鷹表示,校園周邊的流動攤販的管理是城市治理中的一個難點,學校應密切配合相關執法部門,尤其是讓保安也發揮作用,同時動員家長也去舉報流動攤販,形成共建共治的管理格局。
廣州將出台“學生健康食品指引”
“許多學生難以抵禦高鹽高甜高油零食。雖然這些零食大多數是安全食品,但是大量的吃,肯定有害健康。”廣州市政協有關負責人介紹,加強中小學生的食品安全自我保護意識,離不開家長、學校的教育和引導。2017年,某省11歲學生陽陽因吃了大量的三無辣條導致肝損傷,曾經引起過各地教育機構的重視。但是,由於辣條、奶茶等網紅食品讓孩子有從眾心理,因此需要學校和家長不斷引導。
吳奇澤委員表示,建議相關職能部門編制《廣州市中小學校學生食品安全健康指引》,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告訴孩子們哪些食品不該吃,吃了有什麼危害,還有就是針對中小學生正處在身體發育階段的實際,指導學生如何吃得健康、吃得有營養,那麼,同時在於這個廣大中小學生進行宣傳教育,引導他們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自覺遠離問題食品。
“廣鐵一中學為了讓學生吃得好、吃得飽,飯堂向學生提供一日六餐,餐餐不重樣,湯、肉、水果均衡搭配。並針對農村孩子相對瘦弱的現狀,專門增加了牛奶供應。”廣州市鐵一中學副校長黃連生表示:該校在保障學生營養均衡的同時兼顧口味的需求,通過食堂提供各類美食,讓孩子們減少在外吃零食。
據悉,廣州地區有各級各類全日制學校共約3740所(不包括在穗高校),學生有227萬人。其中食堂經營點為3245個,由學校自營的 2419個,佔74.5%;此外承包有633個,外送配餐193個。在廣州的學校飯堂當中,A級食堂有839個,B級食堂有2370個,目前沒有c級的學校飯堂。
市教育局副局長華山鷹表示,廣州許多學校的食堂採取“校長陪餐”的制度,敦促食堂做好餐飲工作,這非常值得肯定。下一步教育主管部門也將出台相關的健康指引,比如,市教育局會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的要求,整理編寫《廣州市兒童青少年膳食健康手冊》。“這個手冊,我們將會從健康飲食行為培養、合理選擇零食、以及常見飲食行為誤區等方面,詳細介紹、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使學生了解吃什麼、怎麼吃才有益於健康,幫助我們的學生從小養成健康飲食的良好習慣。”
吳嶽德表示,今年2月份,市市場監管局聯合教育局制定了“互聯網 明廚亮灶”工作方案,計劃在今年年底全市所有學校食堂100%實現“互聯網 明廚亮灶”,建立實時動態的全鏈條閉環監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