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是我國傳統佳節。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歷史學上是有爭議的,不過民間人們最常見的説法是,紀念屈原。
那麼紀念屈原什麼呢?主流的觀點是紀念屈原愛國行為,戰國時期楚國被滅,屈原投江自殺。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愛國壯舉。
仔細對這段歷史進行分析,你會發現事實並不是如此。早在屈原去世400年前,中原大地上便已經有了吃粽子的習俗。
夏商周中原便統一了
屈原投江,當地老百姓感念他的好,紛紛划船來救他,這有可能;但屈原跳江自盡是因楚國被滅,就有點牽強了。
首先我們來看後人對秦始皇的評價,現在有很多人認為是秦始皇統一中原,開始了中原一體化。
這種歷史觀點其實是不客觀的。有歷史記載的夏商周,實際上就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這個國家和後來的秦國基本上一樣。
當時中原地區天子分封諸候國,據史料記載周朝就分封了大大小小几百個諸侯國,把地方交給諸候國君治理。
這與後來秦國由郡縣制來管理其實只是管理方式不同。夏商周時期,各諸候國之間,並不存在嚴重的矛盾。
他們都屬於天子的子民,都認同中原地區的文化,浸透在中原文化的血脈之中。漢字是中原文化的代表。
他們都使用漢字交流,無論天子皇室、還是老百姓的書信往來。漢字將各諸候國的人們聯繫在了一起。
使中原大地上的人們,有了統一的文化認同。正是漢字,讓中原地區能夠成為一個統一的王朝。
諸侯國存在的意義
當時夏商周天子分封諸候國,還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因為那時地廣人稀,交通信息也非常不發達。
而且,漢字和漢語雖是各諸候國的通用語言,但各地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還多是方言。
這麼一個大國,要天子直接治理,在當時是有難度的。實行諸候國分治,地方少了,治理起來當然就容易些。
同時,當時地廣人稀,各諸候國實力的大小,主要取決於人口數量的多少。看戰國時各諸候國發生戰爭,都是説奪取了幾座城,或失去了幾座城。
説明當時戰爭爭奪的就是人口。連劉邦分封功臣封張良三萬户,可見也是以人口論財富的。
而那時人們生活水平相當低下,老百姓根本不可能有什麼財產,如果覺得哪個諸候國的國君對老百姓不仁慈,想遷徙到別的諸候國去,是説走就可以走的事。
這就促使當時的諸候國君們,必須善待老百姓,要對老百姓施仁政,以博取他們的好感,願意成為自己的子民。
夏商周三代比後來的所有封建王朝,統治時間都要長,這應該是主要原因。孔子面對當時諸候爭霸,禮壞樂崩的局面,大力提倡仁政,強調克已復禮。
也應該是對春秋戰國之前,諸候國君以仁義治天下,官民關係融洽,老百姓安居樂業的一種羨慕。
到了戰國時期,隨着周王室的衰落,各諸候國相互征戰、併吞,戰爭的陰雲籠罩在了中原大地。
戰爭是殘酷的事情,看歷史上每場戰爭,就會導致人口急劇下降。戰爭不僅給老百姓帶來了顛沛流離之苦,還會使千百萬人喪命。
誰願意生活在戰爭的陰霾之中,飽受戰亂之苦呢?應該説,當時無論老百姓還是名門望族,都是希望戰爭早日結束。
讓中原大地重新歸於和平的。秦始皇消滅最後存在下來的六國,從此沒了戰爭,絕對是得民心,順民意,造福老百姓的壯舉。
屈原跳江不足以證明愛國
流放中的屈原,聽到楚國被滅,中原統一,中原大地沒有了戰爭;為老百姓的幸福着想,是應該高興的事。
既然是愛國,首先必須愛中原,愛廣大子民,為老百姓着想;怎麼能置整個中原百姓的幸福於不顧,去偏愛楚國呢?
楚國只是中原地區的一個諸候國。況且,秦始皇滅楚,又不是異族入侵,傷了屈原什麼民族感情,要讓屈原如此憤激的呢?
六國都被秦始皇滅了,有哪個國家的老百姓要為自己的國家殉葬了?當然也有一個人,就是韓國的貴族張良。
因為秦始皇滅了韓國,在秦始皇出巡時,他就下決心要行刺秦始皇,於是有了博浪沙那驚天之舉。
這就不難明白,原來屈原聽到楚國被滅,投江自殺;與張良因韓國被滅,謀刺秦始皇一樣,並不是什麼愛國不愛國的問題。
而是因為秦始皇滅了他的國家,讓他失去了貴族身份,享受不到貴族的特權了。由此而產生或怨恨、或絕望的情緒罷了。
如此説來,屈原聽到楚國被滅,投江自殺,哪裏是什麼愛國之舉;不過是捨不得自己的楚國貴族身份。
因為失去了作為楚國貴族所擁有的特權,一時傷心不已,痛苦之極,無奈之下,只好自尋短見了。
戰爭沒有了,老百姓過太平日子了,他一點高興不起來;就想着自己的貴族身份沒有了,從此以後就是一個普通老百姓。
楚懷王召自己回去,官復原職,成了鏡花水月,根本不可能實現的美夢了。這是一個多麼自私的人啊。
而將他的自私行為,説成是愛國壯舉,被謳歌千百年。從這個角度分析,屈原恐怕讓你失望了。
所以端午節吃粽子為了美食尚可,為了紀念屈原,歷史告訴你屈原不值得!
參考資料/
《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