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利器讓東吳能對抗遠強於自己的曹魏
三國是中國人最熟悉的的一個歷史時期。可大眾的視野和觀點難免受制於羅貫中的《通俗三國演義》,所有國家或者政權似乎只要有一批能征慣戰的武將和神機妙算的謀士就能橫掃八荒。真實歷史上,一個政權要相對另一個政權取得優勢,就必須依靠自己的基層組織和資源優勢。曹魏佔據北方,擁有最多的人口和來自蠻族的傭兵;蜀漢得到四川,有着富饒的成都平原和天然的地理屏障;東吳則雄踞長江中下游,有着似乎不可逾越的天塹。這種天塹不同於蜀漢的山川地利,只要北方的對手通過海洋或者湖泊訓練出一支善戰的水軍就能突破。所以,東吳的本錢在三國中最弱,可它卻支撐到最後一刻。原因皆在一個傳承已久的優勢——造船。
百越的遺產
東吳所佔據的領土在上古時期屬於百越人。根據考古顯示,6000-7000年前古太湖已經成型,海岸線卻在今天的江陰、謝橋、太倉、馬橋、金山、玉盤山一線。同時,考古發現當地氣候要比今天高出4-6℃,屬於亞熱帶氣候。和所有的類似氣候、地形區域一樣整個古太湖附近遍佈沼澤。如果人類想要在這樣的地方生存,就必須擁有一定的造船技術乃至航海能力才行。河姆渡出土的船槳證明,大約7000年前的寧紹地區已經很好地掌握了航行技術,甚至可能擁有一定的航海能力。
(河姆渡出土的船槳)
春秋戰國時期,北方的諸夏居民開始南下,並與古太湖附近的百越居民通婚、融合。憑藉太湖平原這個天然的水利優勢,以及南下移民的耕作技術,百越的生產力得到進一步發展。和所有類似文明一樣,百越人開始開始出現明確的私有制和國家組織。社會分工的精細化反過來助推了貿易和手工的發展,金屬的利器也極大地加強了造船業的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漢文史料中,無論吳越都是以南下的華夏貴族作為國君。可《史記》等資料也説明,就算是南下的中原貴胄也需要“斷髮紋身”,拋卻中原地區的習俗擁抱百越的習慣法,得到當地人民的認可才能成為王。所以,吳國和越國的主體人口依舊是當地的百越人,這種人口結構一直延續到南北朝。
而吳越生活就是“以船代馬”,作為長江南岸的住民必須學會駕船才能擁有謀生的能力。用今天的話説,兩國都擁有充足的“技術人才儲備”。無論是吳國還是越國的居民都是水戰的行家裏手。吳軍的戰艦分為大翼、小翼、樓船、突冒、橋船五種。大型戰艦有27.6米長,3.68米寬;中型戰艦有22.08米長,2.99米寬;小型戰艦則有20.7米長,2.76米寬。其中大型戰艦可以容納26名士兵以及53名划槳手和12名手持戰斧與長矛輔助人員。
(古典中國的大型戰艦)
吳國憑藉優越的造船工藝多次北上攻擊楚國和齊國。公元前525年,吳王夫差甚至讓自己的艦隊沿海岸線北上攻入齊國境內,併成功擊敗齊國艦隊,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出海作戰記載。
為了擴大自己的優勢,歷代吳國國君都致力於修建運河,將各個水系鏈接起來,方便各地駐軍彼此支援。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下令開鑿運河連同江淮。兩年後,夫差又下令開鑿新運河,西部連通濟水與黃河,東部連同沂水和泗水,沂水和泗水又天然連接着淮河。如此一來黃河、淮河、長江、濟水這當時的四條主要河道得以成功貫通,吳國的商船、戰船、運糧船都藉此通過。太湖附近的百越部族聚落點也藉此加強了彼此的聯繫,進一步從部族聯盟轉變成封建國度。
(吳國通過開鑿運河把自己從漁獵國度轉變為河道王國)
東吳的轉變與發展
時間來到三國時期,經過兩漢四百年的發展,吳越地區的漢化程度逐步升高。孫家作為典型的外來政權得以在江東地區紮根。許多原百越居民因長期從事農業勞作而漢化,逐漸與依舊居住在山裏的親戚分化。相比平原的親戚,山越人保留了更多先祖的武德。因此,吳國軍隊本身非常依賴山越兵源。全國在冊的二十多萬軍人,超過一半是山越人。吳軍更是誇口憑藉五六千江東子弟就能對抗一倍的北方人。
(許多人以為山越是純粹的野蠻人,其實他們與平原的親戚只是生活方式不同)
有能戰的軍人,必須要有匹配的經濟支撐,不然國家財政進入赤字就是時間問題。雖然,江東憑藉太湖平原已經能供養二三百萬人口,可相對北方千萬人口依舊顯得乏力。東吳的措施也很簡單——揚長避短髮展經濟。吳國除有着魏蜀無法企及的造船工藝,還有先輩摸索千年的航海路線圖。北至遼寧南部,南到柬埔寨北部,都是東吳商人的貿易範圍。
許多百越部族在漢化後依舊管理自己原先的部眾,他們憑藉已經開闢出來的貿易路線賺的彭滿缽滿。孫家對這類族羣採取積極拉攏的政策,不但允許保留封地和私兵,還對他們減免賦税。此舉成功獲得江東大族的支持,三國中孫家的基本盤最穩固,也最得民心。
(魏蜀吳三國,孫家的地位最為穩固)
有了地方大族的支持,孫家就要考慮如何將這個優勢進一步發揮出來。孫權下令在前代的水利工程基礎上,新開鑿出連接建業、丹徒、錢塘的運河用來連接建業、京口、吳縣、武昌這四座都市。這些地方是吳國最重要的四個貿易集散地,也是世家大族的重要居住地和吳國駐軍地。如果敵人來襲就利用城牆阻擋對手,再憑藉運河輸送各地軍隊支援。如果執政者想要北伐,那麼便利用船隻運輸各地的私人部隊以及駐軍到前線,並用專門的運糧船維持後勤。如果我們仔細看東吳歷次主動出擊,會發現其攻擊地點基本在河道附近。
(陸遜就曾藉助河道四次北伐魏國)
無法彌補的弱點
可惜造船業的發達並不能彌補東吳在其他地方的短板。彼時曹魏已經統一北方,有着東亞地區最精鋭的突擊騎兵和更為優質的外族兵源。每次東吳進攻都要藉助河道,可一旦遠離河道他們立刻就會遭到北方騎兵的攻擊。山越人擁有不次於北境的弓箭傳統,卻沒有重甲作戰的習慣。東吳的輕裝步兵根本無法抵禦來自幽州的突擊騎兵,更少的人口也讓孫家比曹家更懼怕消耗戰。
(幽州的突擊騎兵有着悠久的歷史,其主力和今天的東北少數民族有着很強的血緣關係)
這使東吳每次北伐都很難取得決定性的戰果,只能憑藉戰艦和水道抵禦曹魏的軍隊。這在中前期會很有成效,可當北方軍隊攻滅蜀漢,軍隊從長江上游順流而下時,東吳政權的滅亡就進入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