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快評|散散“內卷”式陰鬱氣
最近“內卷”這個詞很出圈,就業內卷、高等教育內卷困境……甚至有人説幼兒園就有了內卷……到底什麼意思?
“內卷”是個舶來詞彙,是指社會或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停滯,而向內消耗尋求維持。這一詞近期不知因何高頻出現,破圈玩“梗”,是藉着年輕人感受到了競爭和生存壓力,還是他們真切地感受到了疲憊感?“內卷”的出圈與前不久刷屏的一文章大有關係,《頂尖高校:績點考核下的人生突圍》一文揭批高等教育的內卷困境——績點、學生會、獎學金、競賽、出國、考研、就業,引發熱議。
圖片來源:東方IC
大學的賽道里當然有競爭、焦慮和迷茫,但空虛和困惑一定不是主流。不久前我和攝影記者在上海交通大學採訪,曾經偶遇食堂門口在新能源動力車上一邊測試一邊吃盒飯,一邊用手機在線開組會的研究生;我採訪中也看到學生創新空間裏通宵接力幹活的社團;也在疫情後剛剛復工復產時,在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真實感受過科技創新企業的蓬勃活力……
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疫情更是顛覆着行業,困局需要突破。但越是這樣,就越需要奮力,以危為機,迎難而上。內卷本來描繪和抨擊的是沒有創新進步的本質,但當下這個舶來詞卻被宣揚一種不以創新為突破的發展觀,散發着陰鬱的氣息。“內卷”這個詞不能像一片烏雲,以致鬱的疲憊感蔓延。尤其是年輕人當中,不能拿“內卷”這個舶來詞,作為自己消極的藉口。現實還是令人欣慰的,此前一張清華學子騎車時仍單手託着電腦運行程序的照片爆火網絡,被調侃為“卷中之王”。中國人民大學李霄騫撰文認為這是大學生的自嘲式“放氣”而非“放棄”,只是一種困境中的自我減壓;知乎上有人發帖“想順應內卷,爭做優秀的後浪,可悲嗎?”得到的回答都是鼓勵。
確實應該反思教育中不以成長為目的的“成功論”,改良企業運營中滋生低效、低級、應付、繁複工作的內部制度,而不是將內卷一詞,作為為虛度的藉口和消極的精神依賴。
易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