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萬人走上街頭反對蘇聯統治,間接導致蘇聯解體,他們後悔嗎?
大家好,我們的邦德侃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打開世界地圖,總會對俄羅斯的東縮感到惋惜,和全盛時期相比,俄羅斯的西線邊境後退了大概1500公里,永遠地失去了烏克蘭、白俄羅斯和波羅的海三國,失去了東德、波蘭,更失去了巴爾幹半島和中歐,如今這些國家大部分都加入了北約和歐盟,調轉槍口向俄羅斯開火,而率先打響反俄第一槍的卻是三個不起眼的小國家。
蘇俄與波羅的海三國的愛恨情仇
打響脱蘇第一槍的是愛沙尼亞、拉脱維亞和立陶宛,大多數人可能都沒聽説過的三個小國,面積加起來和山西差不多,人口只相當於一個重慶市,甚至都沒有資格單獨出現在國際新聞中,人們習慣把它們合稱為“波羅的海三國”。就是這三個不起眼的小國,在蘇聯最危險的時刻在它內部引爆了一顆定時炸彈。
愛沙尼亞,波羅的海沿岸最北邊的國家,自從誕生文明後就幾乎沒有獨立存在過,先後被普魯士、丹麥王國、瑞典王國、波蘭王國統治。18世紀時,俄羅斯人蠻橫地把它納入統治,一直持續到沙俄帝國崩潰。
拉脱維亞和愛沙尼亞是一對難兄難弟,僅僅在一戰結束和二戰爆發之間享受了不到20年的獨立時光,就再次被蘇聯統治。
立陶宛是波羅的海三國中的大哥,13-17世紀時還建立了獨立的立陶宛大公國,一直到18世紀末期才被併入俄國。
慶幸的是,波羅的海三國的語言、文化、宗教信仰完全有別於俄羅斯,大多數人信奉天主教或路德派基督教而不是東正教,宗教信仰的割裂成為波羅的海三國人民長期保持獨立的根本原因,才沒有在長達數百年的統治下被俄羅斯同化。儘管蘇俄政府對他們進行了長期的“俄羅斯化”運動,但還是沒能消除因宗教信仰產生的隔閡。在後來的反蘇運動中,宗教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蘇聯對波羅的海三國的鎮壓
一戰結束後,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同波羅地三國以及芬蘭簽署了《塔爾圖和約》,宣佈放棄對以上地區的主權,但對於蘇聯來説是奇恥大辱。二戰爆發前夕,蘇聯發起大規模侵略戰爭,以極其慘重的代價從芬蘭手中奪回了維堡,又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建立起“東方陣線”,所付出的代價是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的主權。
為了抵抗蘇聯侵略,三國民眾自發組建了游擊隊“森林兄弟”,大約有5萬人。他們用簡陋的武器同蘇聯紅軍進行了殊死戰鬥,先後發起3000多次襲擊,從未向侵略者投降,最後一個“森林兄弟”戰士一直戰鬥到了1978年。
二戰期間,蘇聯短暫地失去了波羅的海三國,但在收復失地後進行了變本加厲地盤剝。在60年代,拉脱維亞當局就敏鋭地認識到“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曾試圖把重點從重工業和生產資料生產向輕工業經濟轉移,但被蘇聯當局視為分離主義,遭到蘇聯的強力打擊。
為了徹底消滅反對派,蘇聯當局對三國進行了殘酷清洗,將大約10萬知識分子和政治犯流放到西伯利亞,他們大部分人都沒能回到家鄉。
但是,作為相對獨立的加盟國,波羅的海三國內部一直存在着一股極強的資產階級力量,隨着經濟的復甦,三國內部的小資產階級民族主義也在不斷壯大,最後成為領導三國人民脱離蘇聯的重要力量。在他們的領導下,三國的分離主義被徹底煽動起來,最後演變成為震驚世界的“波羅的海之路”。
波羅的海之路
“波羅的海之路”是三國民眾反對蘇聯、謀求獨立的一次全民運動,對蘇聯解體造成了直接影響。這起事件的導火索是1986年8月23日爆發的黑絲帶日遊行,三國社會活動家和資產階級策劃了這起運動,包括維爾紐斯、里加和塔林在內的36個城市同時爆發了示威活動,呼籲世界重新認識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正視蘇聯對三國的非法侵犯。
此後每年的黑絲帶日,三國都會爆發類似的遊行,並獲得了當地蘇維埃政權的批准。1988年8月23日,為了抗議蘇聯武裝干涉三國獨立行為,這一年的黑絲帶日遊行規模達到巔峯,主辦機構組織了上百萬人蔘加這次運動。
與前幾次運動不同,此次示威活動是全國性的,城市、城鎮和鄉村居民都參加了,當地政府為示威者們免費開放巴士,資本家允許員工們休假,有些人還贊助了活動費用,廣播電台負責協調工作,一場史無前例的示威運動爆發了。
據多方數據統計,大約200萬人參加了這次運動,包括約70萬愛沙尼亞人、100萬立陶宛人、40萬拉脱維亞人,約佔當時人口的40%。他們手拉手組成人鏈,從維爾紐斯、里加和塔林出發,沿着公路和田野把三地連接起來,創下一項至今未被打破的世界紀錄。
波羅的海三國獨立
此次示威活動讓資產階級力量徹底佔據上風,三國已經既定。1990年3月11日,距離蘇聯正式解體還有一年多,立陶宛宣佈獨立;1991年8月20日,也就是“八一九”事件後第二天,愛沙尼亞宣佈獨立;22日,拉脱維亞獨立。事實上在戈爾巴喬夫發表最後一次講話、宣佈蘇維埃聯盟正式解體時,半數以上的加盟國已經完成了獨立。
接下來,波羅的海三國開始了艱難的入約之路。北約是一個環大西洋的軍事性質組織,是否有必要接納西北歐以外的國家呢?北約首腦認為很有必要。
蘇聯宣佈解體的第二天,北約首腦會議與中東歐國家成立北大西洋合作委員會,吸納它們成為準會員。
1992年,中東歐國家被允許參加北約的軍事行動。
1996年,北約認真考慮了東擴計劃,公佈了《東擴計劃研究報告》。
1997年,北大西洋合作委員會升格為歐洲-大西洋夥伴關係理事會。
2004年,北約首腦會議一口氣吸納7個成員國入會,分別是波羅的海三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
而在此之前,波蘭、捷克、匈牙利已經先一步入約,波羅的海三國是第二批入約的東歐國家,此時距蘇聯解體已經過去13年。
這13年時間裏,波羅的海三國完成了經濟轉型,由於背靠歐盟,小國寡民,經濟變軌比大國更容易。
這13年裏,波羅的海三國一面忙於經濟轉型,另一面忙於消除蘇聯的印記,拆除蘇式建築和蘇聯紅軍雕像、墓園、紀念碑,徹底與蘇聯脱離了關係。
如今,波羅的海三國再也有一絲一毫的蘇聯印記,洗盡鉛華後變回了本來模樣,嶄新地讓人忘記它們也曾是蘇聯的一份子。
他們後悔嗎?呵呵,人家過得很滋潤呢。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