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古代鬧饑荒時,為什麼災民寧可吃野菜、啃樹皮,也不捕魚蝦吃?

由 顓孫佳悦 發佈於 經典

自古以來,中國一直是一個富饒的國度,在十九世紀中期以前的中國,其經濟產值一直居於世界首位(雖然清朝的科技已經落後於西方),但總體來説自古以來中國還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農業對於國家的發展佔有重要的地位。

不過在那個科學技術不發展的時代,只能靠天吃飯,一旦天公不作美,遇到大天災,廣大百姓沒有能力去與災禍作鬥爭,導致田裏大幅度減產甚至是顆粒無收,災區的平民百姓在官府和地主的壓榨下,沒有多少存糧,很快就成為了饑民。


為了活下去,災民們什麼都吃,野菜吃完就刨草根、挖樹皮,甚至吃“觀音土”,但這東西吃進肚子沒法消化,還排不出來,最後只能活活憋死,非常慘。不過此時也有了疑問,災民連樹皮、草根都吃了,為何不下河捕撈魚蝦吃呢?

在尋找答案之前,咱們先説一下導致饑荒的幾種天災,旱災、蝗災和澇災。

説起旱災,當然多發生於氣候相對乾旱少雨的北方。既然是乾旱導致,大災來臨,河流乾涸,自然都沒有魚蝦可食了。


再説蝗災,蝗蟲喜歡温暖乾燥的環境,蝗災往往與嚴重的旱災相伴而生,所以就有“旱極而蝗”“久旱必有蝗”的説法。大旱之後再有嚴重的蝗災降臨,真是對災情雪上加霜,這時官府再賑災不利,沒有活路的災民必舉兵起義,甚至嚴重到推翻朝廷,建立新王朝,這也就是為何各朝各代末期為何災荒連年的原因。

而澇災往往發生於南方,不過南方的自然環境優越,湖泊河流眾多,物產豐富,一直是國家的重要產糧基地,平民百姓也很富有。及時遇到嚴重的澇災,也不會引起嚴重的饑荒,畢竟百姓家家都有存糧,而且地方糧倉豐沛,也可以給予災區及時的救助。


而還有一點就是南北方風俗習慣和飲食結構不同導致的。

南方水鄉一直被稱為“魚米之鄉”,也可以看出魚類是平民百姓所習慣的食物,而往往這樣的地區,水資源豐沛,不會發生旱災,蝗災更不可能形成,也就不會形成饑荒了。而河流稀少的北方,特別是西北方,平日裏連飲用水都十分缺乏,十里八鄉都以水井取水,基本上看不到魚蝦,以麪食為主的北方人也沒有捕食魚蝦的習慣。

大災來臨,即使河裏還有水,但北方居民缺少捕魚的工具和技巧,就是下河捕撈往往收穫很小,再説饑荒來臨,災民長時間飢腸轆轆,也沒有力氣和精力去下河捕魚蝦,有點力氣還不如出去尋找野菜,畢竟這樣的難度還是小很多的,短時間內可以收穫滿滿的。


慶幸的是,隨着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現在的我們雖然無法避免災害的發生,但是有能力去阻止災害的擴大。即使出現大的災情,我們的國家也完全有能力去賑災,安置好災民的生活,再也不會發生古代災荒後的饑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