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春秋初期以來,經過三十多位國君的拼搏,秦國逐漸崛起;到秦昭襄王時期,秦國對六國的優勢已經相當明顯,再經過秦惠文王和秦莊襄王的努力,秦國國力進一步增強。
到秦王嬴政接位時,面臨着一個重大問題,統一六國的戰爭什麼時候打,又該怎麼打?
對於這個問題,有兩個人提出了方案,一人是李斯,一人是韓非。
上奏《諫逐客書》後,嬴政不僅收回了逐客令,而且重用了位於驅逐之列的李斯,令他擔任廷尉。
《史記》記載,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復李斯官,卒用其計謀,官至廷尉。
廷尉是負責司法的最高官員,與大多數人的客卿不同,這是一份實差,李斯正式踏上秦國的政壇。
這時候的李斯意氣風發,胸懷大志,一心想為秦國統一天下獻計獻策。
他認為秦國經過數百年的經營,已經到了收官階段,如果錯過這個時機,讓六國緩過起來,重新聯合起來合縱抗秦,那樣再滅六國將會更難。
嬴政也有這種想法,因此李斯的想法剛一提出來就被採納,還被任命為長史。
雖然決定立即發動對六國的統一戰爭,但不能一下子全部滅掉六國,需要一個一個地來,這就涉及到要先打哪個國家的問題。
李斯提出先滅韓國,這樣不僅可以恐嚇其他諸國,還利於秦國吞併其他五國,嬴政批准了李斯的計劃。
然而,這時候出現了一個人,提出了與李斯不同的主張,此人便是韓非。
韓非是韓桓惠王之子,出生於戰國末期,為人口吃,不善言辭,師從荀子,與李斯是師兄弟,但李斯自認不如韓非。
作為宗族之地的韓非從小就立志要幹一番事業,振家興國,多次上書獻策給韓王安,可惜不被採納。
韓非頗為無奈,辭官之後發憤著書,先後寫出了《孤憤》、《五蠹》、《説難》等,講述了“尊主安國”的理論。
讓人意外的是,韓王安沒有被打動,遠在西邊的嬴政卻非常欣賞韓非的才華。
公元前235年,秦國發兵進攻韓國,或許是因為李斯提出先滅韓的策略,也或許是因為嬴政想得到韓非。
面對秦軍大舉來犯,韓王安不得不重新啓用韓非,派他出使秦國,當韓非進入秦國後,嬴政便下令撤軍。
《史記》記載,秦因急攻韓,韓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秦王悦之。
韓非與李斯不同,他是王室宗親,就算不受重視,但依然看重韓國的利益,因此對秦國要滅韓國的計劃是堅決反對的。
為此,韓非給嬴政上了一封奏疏,上面的基本主張是滅掉趙國,把韓國留下來。
為什麼要“滅趙存韓”呢?韓非提出了三條理由。
第一,韓國是小國,實力遠遠弱於秦國,近三十年來一直奉行侍秦的政策,在外人看來,韓國已經是秦國的內臣;
第二,三晉之中,趙國最強,此時秦國應將精力投放在趙國身上,如果此時滅了韓國這個內臣,以後還有誰會和秦國交好?
第三,韓國雖然小,但是身處四戰之地兩百多年,沒有兩把刷子是很難辦到的,再説,如果秦攻韓,韓國可以投靠楚國、魏國等。
所以,韓非主張不能先滅韓國,應當選擇先滅趙國,為此,韓非也提出了四步走的具體計劃。
第一步,派出使者出使楚國,用重金賄賂楚國重臣,離間楚、趙的關係;第二步,給魏國送去人質穩住魏國,為進攻趙國解除後患;
第三步,秦國聯合韓國進攻趙國,即使趙國和齊國結盟也不為懼;第四步,滅了趙、齊兩國之後,只要發一封文書給韓國,韓國必然無條件投降。
到了這個時候,楚國和魏國定然會自動屈服,秦滅六國就完成了。
韓非提出的主張意圖保韓,但是嬴政卻很動心,因為這些理由都是站在秦國的立場考慮的。
嬴政沒有立刻下決定,而是在朝議的時候把方案提出來討論,結果李斯第一個跳出來反對,他認為韓國是個隱患,終究會發作,還不如趁機解決。
後來,嬴政採納了李斯的提議,決定先進攻韓國,而韓非則被投入監獄,最後被迫服毒自殺。
(參考文獻:《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