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廣網5月9日消息:近日,網傳“中國人民大學退出國際大學排名”引發關注。8日,記者就網傳信息進行了求證,從多個權威信源和知情人處得到證實。
多位知情人表示,對於“中國人民大學退出國際大學排名”一事,校方領導層已形成共識並做出決定。該決定符合我國教育發展方向,也將成為趨勢。
其中,該校一有關領導透露,中國人民大學確已決定不再參加國際排名。而另一知情人表示,中國的知識體系已發展了數千年,是世界上最悠久、最豐富、最深厚的知識體系,創新性發展中華文化傳統,創建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維護中國教育主權和文化主權,“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退出所謂的‘國際大學排名’,反映了中國大學、中國教育、中國文化的自主性和勇氣”。
記者注意到,除了中國人民大學,有消息稱南京大學、蘭州大學也已陸續退出“國際大學排名”。就在4月15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佈的《中共南京大學委員會關於十九屆中央第七輪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中,南京大學校方明確,在《南京大學“十四五”規劃》和《南京大學“雙一流”建設高校整體建設方案》編制中,學校發展和學科建設均不再使用國際排名作為重要建設目標。
而蘭州大學一位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則表示,該校未參加過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之前泰晤士曾專門聯繫學校,最終決定不參加。QS之前聯繫學校時,報過一年數據,後來應該沒有再跟進。”
“大學排行榜”存爭議 專家:理性看待莫被綁架
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王鵬分析,對於以往的“世界大學排名”需兩面性看待。一方面中國大學發展不能固步自封。在過去數十年中,通過國際交流和國際上的評價、評判體系排名,發現自身不足之處、取得長足進步。如近年來中國的綜合性大學,清華、北大,包括港大為代表,在全球的大學排名逐步向前,也證明了中國高等教育水平影響力的逐步提升。反過來,雖然大家對排名認可,但其公允程度以及是否真正反映大學或學科的整體情況,還值得深思。此外,大學不僅是比學術科研,還要以社會責任感引導社會、開啓民智、培養更多人才,這才是未來“雙一流”高校或中國大學的發展之路。但這些在目前的大學排名指標體系中可能沒有一個完全的體現,因此對國際大學排名不能完全盲目相信,中國教育也需符合中國特色、體現出中國大學的內涵。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表示,從大學排行榜性質看,不管是國內還是國際,基本均是研究機構或媒體根據其自己對大學辦學的理解設置的指標排名,因此它本身其實是對大學的一種社會評價。過去十多年來,很多高校存在着按照大學排行榜排名指標辦學的問題。但這些指標和整體的排名體系一直存在爭議,尤其世界大學排名需找到每一個大學可量化的共性指標和數據顯性指標,如規模體量、教師中博士學位比例、研究生比例、國際生比例等,這樣一來就使得大家容易重視數量而忽視質量,重視規模而忽視內涵。尤其世界大學排行榜學術性指標可能要佔到50%、60%以上,導致學校要提高排名就要增加規模體量、在數量上做文章,“功利”地做論文,這也是這幾年我國大學存在的問題及被社會詬病之處。此外,也存在着過度重視排行榜問題。
熊丙奇説,有的大學排名提高了,但大家對其人才培養質量和學校整體風氣並不滿意。因此,對於排行榜應理性看待,比如學校可根據一些信息結合自身情況做決策參考,但不能圍繞排行榜辦學,變成“排行榜中的大學”,也不能把排行榜作為學校非常重要的辦學成就加以宣傳,更不要追名逐利、被排行榜綁架。“過於在意排行榜會導致排行榜機構排行亂象,反之排行榜機構為提高公信力,在指標設定和獲取數據真實性時,會進一步做得更嚴謹,從而起到對辦學更好的參考作用。”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説,世界大學排名,是各個舉辦單位根據自身設計的評判體系與指標權重測算並進行的一個排名,因此也各不相同,僅供有需要的人或者機構參考。一個有自主意識的大學與機構的聲譽、實力與品牌影響力是長期形成的和綜合性的,不會太過於注重某一排名榜單,更不會以此作為考核的依據,“中國有大學主動退出世界大學排名,説明了自主意識和主體自信的提升,會帶動國內其他大學更加客觀對待大學排名問題,這也反映出部分高校新的發展戰略,以及教育改革中對自身發展與建設可持續性的更加重視。”
如何走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
對此,熊丙奇認為,要辦成有特色的大學,首先要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給大學更大的辦學空間,這也是我們國家一直在提的。熊丙奇説,當前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大學辦學自主權缺失,包括在專業設置、課程設置、教育教學模式上存在很雷同的現象。但如果所有大學都是千校一面,就無法辦出有個性的大學,更無法在國際競爭環境中獲得競爭力地位,因此近幾年國家一直強調教育要推進“放管服”改革,給學校更大的設置專業、課程的自主權,這非常重要。
熊丙奇分析,目前看來,我國在具體辦學過程中存在着“拍腦袋”決策的問題。比如開設專業一哄而上,盲目追逐所謂熱門,熱門隨後變成冷門,以及不少大學排行榜的排名提升其實是靠數量取勝,而數量的背後則產生兩大問題,一是急功近利追求論文發表;二是出現大量垃圾論文,甚至學術不端、學術抄襲問題。因此,我國大學要進行現代治理,改革評價體系,要強化專業評價、質量評價,而非數量評價、行政評價,高等學院評價改革也要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現象。
此外,熊丙奇指出,不管什麼大學首先要以人才培養為第一位,這是最重要的。而現在國內一些大學未把人才培養放在首位,這是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比如,排名靠前的大學靠論文發表提升,而存在着重學術研究、輕人才培養、辦學空心化問題。比如有些地方本科院校圍繞考研辦學,不能給學生完整的教育,更談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因此要辦一流大學,首先是要培養一流人才,偏離了人才培養無法辦出有特色的大學,也辦不出高質量的學校。“我們現在要辦自己的紮根中國大地的教育,就要真正解決現在制約我們辦出這種大學的關鍵因素。”
【來源:央廣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