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產獅子,為何石獅像到處都是?

獅子原產於非洲、西亞等地。

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之後,一些西域國家為了和漢朝建立友好關係,將獅子這種大型兇猛的食肉動物傳入了漢朝。

獅子最初稱為“師子”。

《後漢書》記載:東漢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國王“滿屈”派遣使者,進獻“師子及條支大烏”。

漢和帝永元十三年(101年),安息王滿屈再次向漢朝進獻“師子及條支大烏。”

漢順帝陽嘉二年(133年),疏勒國獻“師子、封牛。”

這些外來的猛獸被飼養在皇家園林,成為皇家獨有的觀賞性動物。

《後漢書》記載:“……汗血之馬充於黃門,巨象、師子、猛犬、大雀之羣食於外囿。”

可見,東漢時期,皇家動物園內的動物還是很豐富的。

《洛陽伽藍記》記載:南北朝時期,波斯國胡王向北魏進獻獅子,被叛亂的匈奴人万俟[mò qí]醜奴截獲。

直到永安三年(530年),朝廷平定了万俟醜奴叛亂,這頭獅子才被運抵洛陽。

《唐國史補》記載:

唐朝開元末年(約為公元741年),西方某國向唐朝進獻獅子,中途被拴在了驛站的樹上,這棵樹旁邊有一口水井。

獅子不知怎麼了,有點發慌,就吼叫起來。

這時,井中一條疑似龍的動物從井中鑽出來,繼而騰空而起,不知去向。

《馬可波羅遊記》也有記載:元朝時期,皇家訓練獅子,表演一些雜技節目。

明朝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西夷又貢獅子”。

陝西布政使張子文親自接見了該國的大使,同時有訓練員一同來訪,傳授“狎習戲舞”的技藝。

獅子為國人所喜愛,源自於這種動物既有兇猛的一面,也有温順的一面。

因此,古代五品以上官員門前可立石獅子,表現出官員的威嚴。

皇宮門前的石獅子髮捲是十三排,親王為十二排,親王以下,根據爵位的大小,依次遞減。

後來,民間的酒樓等商家也以石獅子來鎮宅、辟邪。

訓練獅子跳舞最初是宮廷的雜技表演,後傳至民間,演化為舞獅子民俗。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34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不產獅子,為何石獅像到處都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