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有個關於孩子上進問題的討論。有個媽媽説,他二年級的兒子,簡直太“佛性”了,什麼都與世無爭,考試不得滿分,不要緊,作業沒做完,不要緊。如媽批評孩子,孩子的回答很簡單:“我知道了”。但是孩子依舊是那輛推不動的車,任憑媽媽怎麼説,孩子就是不上進,他的耳朵好像被堵上了,什麼話都聽不進去。媽媽想知道,孩子道理哪裏出了問題。
實際上,學校的日常瑣事對家裏的每個人來説都是很困難的。早上,家長們面對的是昏昏沉沉的孩子,不管你怎麼嘮叨、賄賂、責罵,他們都不願起牀、不願準備上學。家庭作業時間可能更糟,每晚的爭吵和指責在你家裏迴響。那麼你怎樣才能改變這種不上進的孩子呢?怎麼才能讓他們更有動力?孩子的這些狀況是家長的問題還是孩子的問題?
當一個孩子缺乏上進心,他們可能表現為早晨不起牀、做作業或參加活動不積極,對自己的成績不在意,父母要意識到孩子其實是有動力的,只不過孩子的動力是抗拒你,他們想按照他們的方式做事,而不是按照你的方式。
為什麼激勵孩子這麼難?
作為父母,我們常常有一種可笑的的信念,認為我們的孩子不會在意我們的話,除非我們擰他們的胳膊。但一個簡單的事實是,家長這種試圖激勵孩子的行為可能並沒有效果。
如果你比孩子更關心他的成績,那就有問題了。過度關心孩子成長的父母可能會阻礙他們的上進心。試圖激勵孩子通常會變成權力鬥爭。家長要停下來問問自己,“孩子在我這裏的責任是什麼?如果孩子沒有完成他的工作,沒有達到他的目標,作為家長,我們的工作就是讓他負起責任,教他如何在現實世界中工作。因為,在現實世界中,如果你不完成工作,你就不會得到報酬。
作為父母,我們常常覺得要為孩子的生活結果負責,但要明白,情況並非如此,最終,孩子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但是,因為我們認為孩子的成功取決於我們,所以我們走進了一個不屬於我們的地方。我們被教導我們需要以某種方式控制我們的孩子,所以我們經常毫不猶豫地比他們自己更關心他們。我們認為我們應該激勵孩子們去追求生活中的某些東西,孩子可能會順從你,甚至取悦你,但這並不能幫助他得到自我激勵。
為什麼你的激勵方式無效
事實是,有些孩子沒有其他人那麼有動力。有些孩子很聰明,但他們的成績卻不是很理想。儘管老師和你盡了最大的努力,有些孩子就是喜歡坐在教室裏凝視着天空。也許孩子忘記了作業,或者做了作業卻從不上交。或者孩子似乎對什麼都不感興趣,也沒有真正的愛好或激情,也許孩子很容易放棄或者不想嘗試,儘管你盡了最大的努力,他還是停滯不前或開始落後。
如果孩子是一個缺乏動力的孩子,是一個沒有上進心的孩子,這對家長來説,可能是一個巨大的擔憂和挫折,有時甚至是絕望。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家長對孩子缺乏動力的反應,而不是孩子缺乏動力本身。
如何讓孩子變得有上進心呢?
這裏有一些技巧可以幫助你影響他們的自我激勵。
1. 不要讓你的焦慮驅使他們去獲得動力
如果是你的焦慮讓你去驅使孩子,這隻能讓他們反抗你或順從你,並不能真正增加他們的內驅力。家長應該平靜下來,要冷靜,如果你過度激勵孩子,孩子的關注點就變成了對你的反應,而不是專注於他們自己,去尋找內在的動力。家長的焦慮只會製造一場權力鬥爭。
家長的唯一激勵方法就是停止激勵,而是自己做出鼓舞人心的行為。做一個鼓舞人心的人,讓孩子看到你。家長可以問問自己,你的行為是在鼓舞人心還是想要控制。要明白,如果你控制慾太強,孩子會想要走另一條路。想想你生命中對你有啓發的人,朝着這個目標努力。記住,如果你在督促孩子,你唯一能激勵他們的就是你的上進行為。讓孩子看到你的勤奮,看到你為了讓生活更美好而付出的努力,看到你為了責任的不辭辛勞。這會在無形中影響孩子,榜樣比語言更有力。
2. 讓孩子自己做選擇並面對後果
讓孩子自己做決定。當帶來的結果很不理想的時候,讓他承擔責任,讓他面對隨之而來的自然後果。如果不做作業的結果是被剝奪了玩遊戲的世界,那麼如果他完成了他的作業,他就可以玩遊戲了。這將是他朝着正確方向前進的動力,而不是你告訴他該做什麼,怎麼做。孩子的動力其實很簡單,不是人生價值,而是眼前的那些愉悦。
孩子的選擇能力其實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力,我們總以為孩子不行,以為孩子還小,大家想想是不是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自己要穿哪件衣服,喜歡吃什麼東西,這些都是他們懂得選擇的結果。給孩子機會,讓他們去試錯,讓他們品味自己選擇的美好成果,也讓他們承擔因為錯誤選擇帶來的後果,但是前提是,安全是最重要的。
3. 選擇您想要進入的門
想象有兩扇門供你選擇。第一扇門是給那些想要激勵孩子,讓他們在生活中做正確事情的父母:起牀、上學、完成作業、取得成功。第二扇門是給那些想讓孩子自己有動力去做這些事情的父母。他們想要影響孩子去做他們感興趣的事情。
你會從哪扇門進去?如果這是第一扇門,那麼實現這個目標的方法就是推動、懲罰、乞求、嘮叨、賄賂、獎勵和哄騙。如果你選擇了第二扇門門,你就可以通過問不同的問題來達到這個目的。而不是“你完成作業了嗎?”。你可能會説,“你為什麼選擇在今天做作業而不是昨天?”或者“我注意到你昨天沒做英語作業,而今天在做語文作業。有什麼區別呢?”做一個調查員,探索和發現,幫助孩子發現他自己的動機和癥結。
記住,孩子缺乏動力不是家長的錯,所以不要把它個人化。如果你用盡全力去激發孩子的時候,你可能會為他們的上進心創造了一些阻力。
我們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如果對着看得太近,你就看不見自己,只是一片模糊。但當你走得更遠時,你會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對孩子做同樣的事情。有時候,我們太過親近,太過糾結,以至於我們無法將孩子與我們分開。但如果你能站得足夠遠,你就能開始把孩子看作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並開始找出他行為的原因,然後你就能幫助他了解他自己。當你退後一步觀察的時候,你就會知道什麼對他有用,為什麼他要去做某些事情,以及是什麼讓他有動力。
孩子就是沒有上進心怎麼辦
有些孩子對父母的任何方法都漠不關心。他們該怎麼辦?如果你排除了學習和行為障礙的可能性,而孩子仍然沒有動力,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讓他負起責任,讓他知道沒有動力的後果。一旦孩子完成家庭作業或在考試中取得理想分數,他就必須得到獎勵。同時,站得足夠遠,看看孩子是誰。如果他不按時起牀,退後一步看看他的睡眠模式。如果他不喜歡做什麼,你可以和他一起做。這樣做並不意味着我們必須滿足孩子的每一個願望,但檢查並知道孩子怎樣才能變得更好並不是壞事。也許你兒子不喜歡做家庭作業,但他喜歡做飯,因為他想當廚師。這樣,你就幫助你的孩子認識和定義自己。不要妨礙他,好好看看他,同時,讓他對生活中需要做的基本事情負責。 這樣做的目的是當孩子不得不做一些他不想做的事情的時候,去影響他,去了解他自己的願望。作為一個家長,幫助孩子定義自己是誰,遠遠比學習成績更重要。在你眼裏,他不上進,可能只是你激勵的方法不對,或者是他不感興趣的事情。我們的責任是幫助我們的孩子知道自己是誰,然後成長。我們需要在遠處看着孩子,這樣他們才能知道自己是誰,怎麼想,他們自己的興趣在哪裏。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