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如果能多活幾年,能統一六國嗎?
秦昭襄王能多活幾年,他也滅不了六國,説白了這個時候秦國是不具備統一六國的條件的。我們先看看秦昭襄王是嬴政的什麼人吧?
秦昭襄王的兒子是秦孝文王,秦孝文王的兒子是秦莊襄王(異人),秦莊襄王的兒子才是秦始皇。
也就是説秦昭襄王是秦始皇的老爺爺!
秦昭襄王死後,他的兒子秦孝文王只當了三天的秦王就死了。之後,就是秦莊襄王當秦王,他在位時間也不長,當了3年的秦王就完了。
然後,嬴政開始登基。
當時,嬴政是16歲,但是,嬴政是22歲開始掌權的。他掌權之後,到了30歲,才開始實行統一天下的計劃,在他38歲的時候,終於把六國給滅掉了。也就是説嬴政統一六國,距離秦昭襄王時期,差不多有40年的時間。
這個時間是秦國不具備滅六國的條件。
下面我們再説一下,為何秦昭襄王時期,秦國不具備滅六國的條件。
秦昭襄王連一個趙國都沒滅掉,還殺了一個名將白起
秦昭襄王在位的時候,秦趙之間打了一場戰國時期規模最大的戰役,也就是長平之戰,這一次戰役,秦國名將白起擊敗了趙國的趙括,坑殺了趙國四十萬將士。
本來按照白起的意思,秦軍一鼓作氣,滅掉趙國還是沒有問題的。而且白起也把自己的作戰計劃給秦昭襄王報告了上去。
但是,由於丞相范雎從中做梗,秦昭襄王並沒有讓白起直接滅趙國,而是讓他們回去休養生息,打算過幾年再去滅趙。
白起知道這個時機錯過了,以後就沒有機會滅趙國了。到了秦昭襄王想明白,再次發兵滅趙的時候,已經滅不了趙國了。
原因有兩方面:
1、趙國已經恢復了元氣
2、六國救兵來到了,尤其是魏國的信陵君和楚國的春申君。同時,還有韓國的軍隊,他們已經到了趙國。
這個情況下,秦國以一國之力,對付四個國家,很顯然秦國想要打勝仗,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白起明白錯過了滅趙的最好時機,所以,他不去攻打趙國,秦昭襄王命令他帶兵滅趙,但是,他寧願被罰,也不去滅趙。
最終秦昭襄王一怒之下,就把白起給殺了。
白起可是四大名將之一呀,而且是四大名將當中戰鬥力最強的一個人,秦昭賢王竟然殺了他,這不是自毀長城嗎?
秦昭襄王連一個趙國都滅不了,就不要説統一六國了。再活幾年,他也是滅不了趙國的
宰相范雎和秦昭襄王不是一心
秦昭襄王肯定是想要統一六國的,但是,當時的宰相范雎是沒有做好準備的。一個國家中宰相的意見,往往也是最為重要的。
秦昭襄王不管做什麼事情,最起碼會聽范雎的意見,范雎這個人和秦昭襄王不是一心的。
為何這樣説呢?
白起打了長平之戰後,是想要滅趙國的。但是,范雎作為宰相收了趙國的禮物,他就建議秦昭襄王不要滅趙了,秦國的軍隊也是要休息的。
事實上范雎不想滅趙的原因,是他不願意讓白起立太大的功勞,白起已經是武安君了,若是在滅了趙國,他的地位在秦國就是僅次於秦昭襄王的。
范雎是宰相呀,他願意讓范雎一個武將的地位超過自己嗎?很顯然是不可能的,他就想當秦國的二把手,除了昭襄王就是他。
所以説,沒有一個和秦王一心的宰相,想要統一六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嬴政能夠滅六國,宰相李斯的功勞很大,而且李斯堅決讓嬴政按照遠交近攻的策略,來實現統一六國的戰爭的。
嬴政和李斯兩個人配合,在運用秦國的名將,正是因為如此,秦國才統一了天下的。試想一下,若是李斯和嬴政不一心,他在嬴政面前進讒言,説王翦有謀反的野心,嬴政是不是會懷疑王翦呢?
六國基本上都是被王翦父子滅掉的。王翦父子功勞這麼大,若是李斯從中作梗,打壓功勞大的王翦,嬴政根本滅不了六國。
所以説一個好的宰相,是可以和君王一起做一番偉業的,同樣,一個有私心的宰相也是能夠毀掉秦王的偉業的。
秦昭襄王時期,戰國四公子在,他們不允許秦國滅任何一個國家
戰國四公子,他們可都是當時的明白人,他們每一個人的門客,就有幾千年。
沒有人比他們更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若是秦國想要滅六國當中的任何一個國家,他們都是會最先發起抵抗的。關鍵是戰國四公子,他們都不是秦國的。他們一起合縱連橫抗秦,秦國根本不是六國的對手。
可以説只要戰國四公子在,秦國想要滅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不可能。正如秦國滅趙國的時候,魏國的信陵君他即便是得罪魏王偷走兵符,也是要去救趙國的。因為他知道,趙國若是被滅了,其它國家也是會步入後塵,被秦國滅掉的。
趙國的平原君在看到趙國打了敗仗之後,他就去其他五個國家搬救兵了。為了共同的利益,抵抗秦國,只要六國聯合起來,秦國就不可能得逞。
所以,戰國四公子在,秦國不具備統一天下的條件。
到了嬴政統一六國的時候,戰國四公子全部都已經死了,六國當中沒有威望高的人了,即便是六國想要合作,也沒有牽頭人了。這個情況下,秦國對他們一一進行殲滅,也就不難理解了。
所以説滅秦的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在秦昭襄王時期,都是不具備的。
參考資料:《史記》